2024年,长兴县卫生健康局在市卫健委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富美长兴”建设,奋力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示范,全面深化医改打响了县域品牌,健康长兴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年争取省级试点4个。5月27日长兴县作为全国唯一区县参加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并交流发言。“优质服务基层行”实现国家推荐标准全覆盖,全国领先。健康浙江考核“六连优”,其中最新一轮考核全省第一,并在全市交流发言。
2.公立医院高质量加速推进。全面优化与浙二医疗合作模式,压减合作经费,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长兴第二医院成功重整,由县中医院集团全面托管,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3.中医药改革持续深化。高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并作为湖州市推荐县区,圆满完成示范市评审任务。
4.急救体系高效运作。率先在全市区县独立设置急救中心,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8分23秒,院前急救综合能力位列全省第一,县域急诊急救三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通过省级验收,达标率100%。
5.职业健康管理提能升级。连续5年卫生行政执法效能持续位列全省第一,全省首家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实训基地落户长兴,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工作经验在国家疾控局官网推广。
6.承办国家级重大活动。10月30日,中国计生协等六部门主办的人口家庭健康主题专场活动在长兴举办,中国计生协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于学军充分肯定长兴家庭健康建设工作。
二、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力打造区域领先的“病有良医”高地。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年争取省级试点4个。出台《长兴县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1315”改革示范路径,全力实现百姓认同的高质量示范硬核成果。综合医改“七连优”,5月27日长兴县作为全国唯一区县参加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并交流发言。二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实施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七大行动”,持续推动“医共体”向“健共体”迭代转变,释放更大改革效能。在对外医疗合作方面,联动争取省内外长兴籍名医回乡义诊,全面优化与浙二医疗合作模式,压减合作经费,完成新一轮合作协议签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功申报浙江省县级优势学科1个(中医药),市区县级重点专科8个,科技项目立项省部级7项、市厅级19项。三是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高站位谋划信息化项目,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贯通诊疗、体检、健康档案、签约服务、健康指数等业务数据,开发“网格化健康管理数字应用”“掌心健康”村社版、个人版和单位版,打造数智健康服务新模式。《长兴县医疗卫生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入选2024年浙江省网络安全优秀案例;长兴县卫生健康局、县人民医院入选“医疗医保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省级试点;“掌心健康”获长兴县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县妇保院顺利通过互联互通四甲测评。
(二)聚力打造群众有感的“舒心就医”高地。一是基层医疗网络巩固夯实。长兴县第三人民医院晋升“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创成县域次中心,龙山、画溪、太湖、图影创成社区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实现国家推荐标准全覆盖(雉城通过市级初评),全省领先。在和平、林城、泗安等乡镇基础上新增煤山、虹星桥开设血透服务,极大便利当地群众。二是中医药改革示范持续强化。完善中医药服务治理体系建设,局机关独立设置中医药管理科,创新建立中药管理等6个中医药服务指导团队,新建3个旗舰中医馆和11个旗舰中医阁,实现乡镇全覆盖。“数智检康站”—数智结合中西医健康管理健康场景入选省中医药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建设试点清单,高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并作为湖州市推荐县区,圆满完成示范市评审任务。三是舒心就医服务迭代升级。出台《长兴县美丽医院建设迭代舒心就医增值服务实施方案》,全覆盖实施“微笑服务之星、优质服务之星、暖心服务之星”月拼季评,“互联网+护理”数量全市第一。严把“准入关”,制定诊所等社会办医疗机构举办9条原则,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行为。受理12345热线988件,同比下降13%。初次回访满意率为82%,其中表扬件32件。
(三)聚力打造全民覆盖的“优育康养”高地。一是生育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坚持以母婴安全为核心,打造母婴安全城市样板,创新建设“全周期妇幼健康平台”,实现高危孕产妇全流程智慧化管理,连续11年孕产妇零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维持历史低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月30日,中国计生协等六部门主办的人口家庭健康主题专场活动在长兴举办,中国计生协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于学军充分肯定长兴家庭健康建设工作。二是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逐步优化。推进幼儿园办托、国有企业办托、社区配套(公建民营)、纯市场化承办等托育服务模式,满足不同人群入托需求,全县共有已备案托育机构42家、驿站6家,共可提供托位3205个(其中公办托幼一体1640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67个,提前超额完成省建设任务。
(四)聚力打造全民参与的“健康长兴”高地。一是网格化健康管理提速增效。依托乡镇政府力量,将健康管理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对全人群做好分类动态管理,打通卫生健康服务“最后一百米”,组建网格化团队292个,加入团队的镇村干部有422名、专科医生有113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网格化健康管理被列入浙江省基层卫生健康创新示范项目”,入选“构建以居民健康体检为基础的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模式先行先试”省级试点,“政医企联动网格化健康管理改革”获评“湖州市改革突破奖”铜奖。健康浙江考核“六连优”,其中最新一轮全省第一,并在全市交流发言。二是职业健康管理提能升级。精准施策、优化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年累计服务企业968家,发现职业健康隐患3139项,已指导排除隐患3080项。浙江省首届职业健康监管领域“助企@健康”行动在长兴启动,首家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实训基地落户长兴,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工作经验在国家疾控局官网推广,2024年度卫生监督执法效能在全省区县中排名第一。
(五)聚力打造底座坚实的“公共卫生”高地。一是公共卫生屏障稳固坚实。持续开展重点传染病监测及防制,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对报告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守住公共卫生安全底线。全年我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79.75/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63.67%,规范、及时、有效处置登革热、诺如病毒、水痘、百日咳等各类聚集性传染病疫情32起。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签约校地合作,共同建设“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公共卫生创新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成绩全市第一名。二是“无结核县”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主动干预、关口前移,科学设置预防治疗门诊,筹集专项资金保障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免费住院隔离治疗减低社会面传播风险,全年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14例,发病率31.86/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2.29%。三是急救体系高效运作。率先在全市区县独立设置急救中心,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8分23秒,院前急救综合能力位列全省第一,县域急诊急救三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通过省级验收,达标率100%。县中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高分通过创伤中心验收的中医院,我县成为全国第三个完成“双中心”评审的县域。全年急救中心120急救出车22821次,接诊17544人次,平稳处置3人以上的伤亡事件104起。县人民医院团队在2024年创伤中心建设环太湖大会创伤院前急救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六)聚力打造德医双强的“人才强医”高地。一是人才队伍扩充从“追求数量”向“质量优先”转变。紧盯各大平台、不同区域人才线索,发挥招商员钉钉子的“招商精神”开展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工作,招引优秀卫生人才和紧缺急需岗位人才32名。二是人才能力培养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推进重点学科骨干人才培养,6人入选重点学科带头人研修计划,12名青年骨干去上海瑞金医院等省内外名院名科进修。稳步推进“县聘乡用、乡管县育”试点,派出分院“县聘乡用”专科人员15名,上挂总院“乡管县育”进修人员15名。三是人才管理使用从“硬性指标”向“工作能力”转变。全面推动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熟定型,3家县级公立医院书记、院长人事到位。实施系统中青年干部培养项目,52名青年储备干部已入库培养。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提拔20名,转重干部6名,交流23名,退岗干部11名。《建好基层卫生健康人才“三支队伍”》在《中国卫生》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