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按照全县“三农”工作“136”工作体系(即围绕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标杆县总目标,以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优选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地、现代化共富共享先行地为三大定位,实施乡村产业提质、美丽乡村提标、强村富民提速、基层治理提升、农村改革提效、要素保障提优等六大工程),深入开展乡村振兴“6612行动”(即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6个农业产业集聚区、1个农业发展重点平台、2个一百工程<一百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和一百个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有序有力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季度,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速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14元,同比增幅12.7%,城乡居民收入比1.58:1。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9项,获得农民中职教育改革试点等省级以上试点10项,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浙江省仅3县(市)入围,长兴县为全省唯一通过竞争性遴选而入围的县)。重点工作推进如下:
1.严格责任落实,持续抓好农业增产保供。一是抓好粮食生产安全保供。积极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建设,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在46.88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109.7%,粮食播种和产量稳中有升。已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0.6168万亩,灾毁修复项目0.673万亩。二是抓好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强化指导服务,推进产能释放。截至11月底,全县生猪存栏达7.61万头,全市率先完成年度考核任务(7.6万头)。
2.聚焦提质增效,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推进项目“双进”工作。累计推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7个,完成投资11.82亿元,竣工项目15个;其中,已认定市农业大好高项目6个,完成任务数的100%;竣工项目8个,完成任务数160%。实际完成投资7.15亿元,完成任务数178%。二是打造农业重点平台。成功创建河蟹、葡萄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总投资5亿元的长兴和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启动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3.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7%;泗安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适时申请省级验收。三是提升农村电商带动能力。目前,全县农村电商网络销售累计46.67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累计17.43亿元(同比增长16.3%)。“长兴鲜”区域农产品品牌完成销售超3000万元,带动面上销售超8000万元。高质量举办“千年紫笋西安行”、长兴首届杨梅产业大会等农事节庆活动12个。
3.加速美丽转化,全面优化农村环境。一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精品村创建竞争性遴选机制,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4个、省级示范乡镇1个。完成首批2个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组团式未来乡村),提升“茶映南山”“滨湖水乡”2条新时代美丽乡村风景线,“江南茶乡”示范带被列为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培育对象。二是不断推进美丽经济转化。以政府投入撬动社会投资和民间参与,打通美丽经济转化通道。目前,乡村振兴六大示范带创建吸引民间投资项目超60个,总投资超50亿元。三是有效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创成4个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78个市级标杆村、省级星级公厕24座。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洁美行动,前三季度全市考核第一。
4.坚持固本强基,大力推进共富共享攻坚。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全市率先出台《长兴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居)干部激励办法(试行)》,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94亿元、经营性收入3.58亿元,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0万元欠发达村;累计实施集体经济增收项目53个,其中新启动项目33个,完成年度目标115%;稳步推进村集体承接小额工程项目试点,画溪街道、泗安镇已累计承接项目65个,涉及工程资金2060万元,预计可实现增收390万元。二是帮扶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积极承接浙江省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迭代升级试点工作(全市唯一),通过数字赋能助力低收入农户帮促工作。继续深化“五大帮扶行动”(产业增收帮扶、就业创业帮扶、社会救助帮扶、生活设施帮扶、对外结对帮扶),目前,产业帮扶低收入农户1233户2822人,实现户均增收2.73万元,人均增收11931元;就业帮扶854人,生活设施帮扶15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63户。三是积极打造共富模式。聚焦共同富裕,积极探索打造产业联合促共富、村庄经营促共富模式、村庄经营促共富模式、“三地”改革促共富模式、强村惠民促共富模式等5个共富模式,取得明显成效。我县“精准双扶促共富”被确定为省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第一批实践试点单位。
5.敢于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是推动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乡村大脑+数字产业+未来乡村”发展格局,逐步搭建“1691”数字农业产业发展框架(“1691”即1个智慧农业大脑、 6个主导产业数字化平台、9个农业数字化应用、100个数字化应用主体),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工作先进县。“肥药两制”改革、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畜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浙农码”等5个应用被列入省厅第一批“先行先试”(入选数量全市第一)。长兴鲜“一物一码”区块链溯源协同应用成功上架“浙里办”和“浙政钉”,并入选市第二批担当破难典型案例。二是推动农村“三地”联动集成改革。深挖承包地流转、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标准地项目推进的集成联动改革样板点,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长兴县农村宅基地工作获省农业农村厅成绩突出集体。三是进一步深化普惠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县行政村已全部完成信用村的创建工作,农户信用贷款户数5.96万户,较年初新增4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