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信息
索引号:   002571288/2025-00009 发文时间:   2025-04-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县交通运输局
2024年长兴县交通运输局年度总结及2025年谋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长兴县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综合交通发展“1235”总体思路,以项目为王攻坚行动、服务为要提升行动、治理为先突破行动、平安为基护航行动、党建为本铸魂行动等五大行动为抓手,加快高水平“交通强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争取到长兴海河联运及廊道运输等省级试点8个,获评全省第一批“四港”联动示范县、2023年“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建设成绩“突出集体”,“两业融合”工作入选省委改革办“企呼我应”典型案例,现代化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入选部级“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成功举办全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暨增值化改革工作现场会,成功协办环太湖国际公路、2024环浙骑游长兴9号公路站两项自行车赛事。

       (一)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抢抓政策机遇,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建设枢纽型交通强县。216省道长兴槐坎至二界岭段改建项目全线贯通,城南路西延建成通车,浙北高等级航道、美丽(旅游)航道二期全面完工,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顺利推进,104国道长兴上莘桥至刘家渡改建工程连接线、216省道虹星桥318国道至和平302省道工程开工建设,龙之梦和洪桥客运枢纽站完成可研方案。

       (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物流发展稳中趋升。“四港”联动示范县加快建设,“铁公水”码头海关监管场所正式启用,CCA长兴航线成功开行,外贸货物实现本地通关。举办“两业融合”洽谈会3期,促成吉利汽车、海信空调等制造企业与长兴港务CCA合作。新培育国家3A级物流企业1家,多式联运服务商2家。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3.1%、5.3%,3.9%和1.8%。“四好农村路”2.0高标落实。完成《长兴县“四好农村路”发展规划(2023-2035年)》编制,顺利通过“强化乡级政府管理养护机制”省级试点验收。新改建农村公路36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122公里、道路亮化50公里、道路平交口改造15处,省市县民生实事提前超额完成,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客货邮融合扎实推进。聚焦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推动“客货邮”扩面增效,印发《长兴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规划(2024-2027)》,为补齐农村客货邮短板,争创浙江省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品牌,推动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开通客货邮班线3条,新建“多站合一”乡镇服务站2个,“一点多能”村级服务点25个,山货进城、快递进村更加顺畅。政务服务增值化持续深化。打造完成船员驿站企群中心,构建船舶营运“高效办成一件事”增值化服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6项,融合增值服务20余项,推动船舶运营“多头跑”向“一件事”转变,跑出水运入行“加速度”。建成长兴物流港综合服务中心,下沉普货道路运输许可等高频事项22项,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设置线上受理事项1500余项,实现物流园区企业和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政务“园内直办”、“下车即办”。

       (三)行业治理创新深化。公路养护再创新绩。争取到长兴县普通国道全寿命周期养护项目,成功承接国家公路现代化养护工程试点座谈会,104国道等一批国省道养护项目顺利完工,全市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取得七连冠。“航运浙江”建设快步跟进。旅游航道、吕山水上服务区改革提升工程通过省级试点评审,后者入选示范省典型案例。启动谋划吕山水上服务区东扩项目,开通长兴铁公水至嘉兴乍浦64标箱航线,投运嘉兴独山港到长兴新能源船舶航线,启动服务区新能源船舶充电站建设。交通执法能力显著增强。组织开展明朗、利刃等专项整治行动20余个、联合执法100余次。开展低空经济在交通领域应用试点工作,建成投用5个无人机一体化智能机库,完成航道航标识别等9个无人机应用场景开发。推动基层站所提档升级,创成省级“枫桥式”站所1个、五星级示范站所1个。大气污染防治抓紧抓实。制定治气专项行动方案,抓实污染源头治理,在建项目及企业码头共98个点位全部落实第一责任人,全县37家干散货码头完成一码一策提升,累计淘汰老旧营运货车100辆,拆解老旧运输船舶76艘,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357辆。

       (四)平安根基更加牢固。高效落实重点安全整治行动。深入开展交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拔钉除患”、“除险保安”等专项行动,70余项常态化任务、6个重点钉子全部完成整治。严格实行安全源头管控。大力推进“两客一危一货”、水路运输等重点领域企业安全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10家“两客一危”企业、7家50辆车以上普货企业、4家水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聚焦“人、车、路、企”等关键因素,健全完善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拉网式排查,全系统完成隐患排查整治736处。

       (五)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大抓党业互促。深入推进战斗堡垒建强行动,加快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党建”职责,创新打造“卡卡少年”暑期夏令营托管班、“长交有约”法律援助平台,指导天畅供应链成功创成省行业党建示范点,传化公路港获评全市“双强”先进企业党组织。淬炼交通铁军队伍。以“青蓝行动”为依托,加快年轻干部培养示范典型建设。创新实施项目首席负责制和轮岗交流行动,完成“交通大讲堂”授课14期,20名中层干部认领15个重点项目,7名年轻干部下沉一线轮岗交流,以“定目标、晒进度、抓研判、比成效”的晾晒比拼形式推动队伍争先创优。深化清廉建设。充分释放“清风流长 廉贯交通”品牌效应,依托“全科体检”,压实下级党组织监管主体责任,推动吕山水上服务区清廉示范点培育,积极营造干事创业、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获评湖州市第一批清廉机关示范化建设单位。

       2025年是长兴交通“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启动之年,也是深化改革的全面推进之年。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聚力县委“三个年”,以完美收官“十四五”交通规划,高水平建设“立足南太湖,辐射长三角”枢纽型交通强县,全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为总方向,紧紧围绕“争当富美长兴开路先锋”一个目标,聚焦“现代化、高质量”两大发展要求,锚定“助推经济的‘先行者’”、“社会民生的‘保障者’”、“改革创新的‘实践者’”三大定位,聚力“队伍领跑比拼战、项目提能冲刺战、服务跃升赶超战、治理焕新晋级战、平安筑堤守护战”五大奋战,为“富美长兴”、“交通强市”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项目提能冲刺战,加快推进“交通强县”建设。聚焦交通主责主业,全力以赴扩投资、抓项目。强化保障抓好开工。坚持项目定目标、定节点、定责任,推动工可研究与勘察设计、土地报批与项目设计、政策处理与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力争新建项目尽早开工。凝聚合力提升进度。紧扣时间节点,合理制定计划,建立健全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完善交通工程项目“品质创优”考评机制,加快推进104国道长兴上莘桥至刘家渡改建工程连接线、216省道虹星桥318国道至和平302省道工程、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力争早出形象。统筹联动力促落地。全力向上争取资金、政策、土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加快土地报批,确保宣杭铁路长兴南站外迁工程、104国道长兴上莘桥至刘家渡改建工程主线、216省道泗安兴隆村至318国道段工程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紧抓机遇谋实规划。用好“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结合长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向上对接争取,按照适度超前的思路,谋划梳理一批急需必须的交通项目,做好“十五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

       (二)聚力服务跃升赶超战,持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普惠均衡、优质共享,加快打造人民满意交通。创新推动两业融合常态长效。持续优化两业融合运行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范围和模式,围绕CCA模式、“四港”联动信息平台等主题开展专题洽谈会,实现制造业匹配最优物流服务、物流业拓宽更多业务来源的“双赢”局面,进一步实现物流降本增效。多举措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紧抓“航运浙江”战略机遇,全力推动“四港”信息枢纽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铁路长兴南货场扩容问题,持续拓展CCA合作船公司,系统推进关务、船务、港务一体化,多式联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1万标箱,CCA重箱吞吐量突破8000标箱。精准抓好“四好农村路”补短扩能。聚焦农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优化农村公路网,重点推进太畎线、访罗线等项目,深度谋划水口连接煤山公路项目,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善100公里以上,道路亮化56公里,逐步补齐农村公路“南重北轻、东密西疏”短板。统筹推进快递进村提标扩面。依托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商贸流通的资源共享,积极探索以农村客货邮融合为主,“交通+邮政”、“商超+农村物流”、“专线+农村物流”为补充的合作模式,实现客货邮业务可持续发展,争取全国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加快落实公共交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公交线网布局,大力推广定制公交,新增优化城乡公交线路6条,新增改造公交站台100个。推动“求知专线”优化扩面,持续缓解城市高峰时段交通通行压力。加快推进“快进漫游”旅游交通设施,助力“太湖9号公路”建设,力争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典型案例。着力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吕山水上服务区和物流港两个服务中心为前沿阵地,迭代服务功能,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公路”多元化增值服务场景,优化业务帮办代办、容缺+承诺等组合服务,进一步拓展网约车、出租车审批代办、车辆维保等增值服务。依托“水路”企群服务中心,开展从业群体金融咨询、职业技术培训等增值化服务,扎实推进内河水上服务“一件事”改革。

       (三)聚力治理焕新晋级战,创新驱动行业集约高效。以深化改革引领行业变革,在转型发展中主动求变、创新应变。前瞻布局“未来公路”建设。聚焦全要素生产率和全寿命周期两大理念,以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交旅融合为实施路径,加快打造长兴特色未来公路建设体系,逐步在项目中开展未来公路实施研究,努力打造“未来公路”建设的长兴样板。主动融入“航运浙江”发展。积极谋划吕山水上服务区东扩等水运项目,加快旅游航道、长湖申护岸完善工程建设。把握“两新”政策契机,推动吕山水上服务区新能源船舶充电站建成运营,新增新能源航线1条以上。加速竞逐“低空经济”赛道。进一步扩大无人机一体化智能机库水上执法覆盖面,完成无人机执法市级标准验收,积极推动省级地方标准立项。加快无人机应用场景开发拓展,积极探索无人机空地联合巡查、无人机执法向公路与工程等更多领域延伸,打造具有长兴交通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四)聚力平安筑堤守护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固树立安全工作“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保障安全生产“万无一失”。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立足监管首要职责,推动局安委会“一办五组”、两中心一队、“站队合一”深度融合,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合力。督导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夯实安全生产根基。聚焦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实施风险防控、隐患治理、应急保障等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推进“源头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措施,切实提升安全管理规范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坚决杜绝交通运输领域安全事故。创新安全监管手段。以数字化转型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方式,实施318国道长兴段道路交通事故压降示范创建工程,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发挥无人机巡航研判作用,推动无人机水上执法规范化管理;强化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及时研处异常问题;加快数字工程监管系统建设,通过实时监控、行为分析、智能预警等方式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五)聚力队伍领跑比拼战,全力锻造高素质交通队伍。调动全局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造一支政治站位高、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生力军”。激发党建引领新动能。做好“党建+”文章,构建“根基牢固、党业互促、助力发展”的大党建工作格局。着力行业党建提质扩面,以“畅运长兴 一路同心”行业党建品牌为牵引,依托现有资源,搭建惠及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船员的行业党建阵地网络。打造队伍创优新风貌。紧扣“干部能力提升年”总体要求,深化推进“交通大讲堂”、交通“e”课堂等多形式的“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加强轮岗交流力度,完善“考勤+考绩+考评”的结构化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全局上下不断增强“跳起来摘桃子”的意识,努力让干部成长的“关键变量”成为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深化清廉建设新举措。继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触角”向下延伸,深化数字赋能,创新“人工监督+电子稽核”双重模式,建立健全针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环节“专项监督+日常提醒”、“交叉检查+相互督促”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不断提升监督“透明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