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画卷上,天能集团用一块电池勾勒出中国制造的生态密码。从传统铅蓄电池到绿色智造,这场关于能源的绿色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天能集团浙江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现代化厂区的展厅
更像一条时光长廊
一边触摸的是历史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天能刚起步时的样子;一边拥抱的是现在满墙的绿色认证,在诉说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故事。

走过长廊
推开企业车间大门
进入了电池的“绿色产房”
这里的每一道工序
其实暗藏着绿色玄机

“这条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整个电池组装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跟传统产线相比,单只电池的能耗下降15%、劳动用工可以减少50%以上。”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志远边走边介绍。
2023年
天能集团建成了
行业首家全产业智能工厂
建成以后单位产品的污染物
排放量削减了近60%

从绿色工厂生产出的电池,也带着绿色标签,是国家工信部认证的“绿色产品”。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根芳算了一笔账:在整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当中,通过生产、销售、回收、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使用,以单位铅的消耗量来计算,一只电池可以节省3.8公斤铅。
一块电池的寿命只有2~3年
它们退役后该何去何从呢?
在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退役”的电池老兵们,正在等待一场绿色重生。“废电池通过回收之后,通过破碎,可以分选出废酸、废铅、废塑料,经过再生处置,可以做成一个新电池。”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曹峰介绍。
2026年,企业将建成65万吨的废电池的处理量,年产出约45万吨的再生铅、4.5万的塑料和7.5万吨的硫酸,再生回收率可达99.5%以上,废酸和废水回收率达到100%,年节能9568吨标煤,降碳1.45万吨。

电池的循环利用
不仅仅只是完成内部闭合
在和平共储储能电站,一块块电池搭积木,形成了巨大的“充电宝”。它们,也是天能电池绿色发展中的一环。其采用的铅碳电池技术源自天能,实现了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再生材料利用、新型储能产品制造的全链条闭环。

从一块电池的诞生到涅槃
天能用科技之笔
正在书写着中国制造的绿色传奇
这
就是藏在电池里的
可持续发展密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