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长兴县龙山街道中心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长兴县龙山街道中心幼儿园法定代表人何庆华
住所  长兴县龙山街道玄坛庙村
开办资金(万元)595.1经费来源差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800.97期末数(万元)653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22698290694R举办单位长兴县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举办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幼儿园认真执行办园章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依法办园理念,持续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管理效能,致力于为幼儿打造优质教育环境,推进家园共育,确保幼儿园稳健发展。(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推行“立事成人”——中层有担当。我们在“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的干部培养理念下,推行“立事成人”的干部培养模式,以陪伴助成长,以等待助积淀,培养具有四力的中层干部。通过做成、做好一件又一件事情,去成全他人成就自己。每一位中层在经历岗位承诺、做法晾晒、成果展示、反思提升中,实现“我的岗位请放心”。这一举措,使我们的条线工作收获满满:党建考核优先;宣传工作连续三年教育系统排名第一;工会工作连续5年考核一等奖;平安校园创建连续7年5A级……立事成人,做实了工作,提升了素养。2.强化“同生共长”——团队有力量。“名师成长营”,让骨干教师见证自己专业的升级;“管理网格化”,让幼儿园的每寸土地都有归属;“保教联合教研”,让教育在合力中走向深度。“团队考核”让个人的进步与团队的发展息息相关。“尊重欣赏、同生共长、创造精彩”的团队精神,为幼儿园不断积蓄自在绽放的力量。3.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藤生蔓长”专业力。(1)党建引领,推进“强师”工程。党建引领,党、政、工、团联合共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年以来,开展各类集中学习活动100余次,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理论业务学习氛围。结合园所实际多形式开展文化活动,如每年暑期“开学第一课”文化理念解读、落地活动以及每学期开展“藤蔓故事”评比活动等,唤醒教职工主体意识,丰富教职工文化、形成自发的交流平台、活跃团队生活,提升教职工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专家赋能,做强“优师”工程。邀请专家持续跟进指导项目活动,以项目活动为课程实施的重点,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在实施”,就2024学年第一学期,共开展项目活动37个,其中县域汇报2人次,园内汇报7人次,老师们通过研讨汇报,习得了开展项目活动的方式方法,也为之后开展项目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新学期许多新教师的加入,业务部加大了对备课规范的评价力度,规范要求,做到课前准备、课后有反思,保证课堂教学的扎实开展。同时以四大成长营建设、藤蔓教研节等活动,让不同层次的老师们均获得相应的提升。聚焦“保教”融合,邀请保育员走近教研,开展一月一次的常规工作规范研讨与一日活动的教研研讨,继续打造以“儿童为本”为教育理念的保育队伍,强化保育服务质量。关注细节、注重规范,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和谐共生。(3)自我革新,抓实“能师”工程。根据园所文化中藤蔓这一形象结合教师能力的成熟度、自身经验、儿童意识等因素进行教师分层,教师梯队依次分为青芽、青苗、青芒、青藤。青芽教师培训的关键能力点在于模仿学习,青苗教师培训的关键能力点在于借鉴实施,青芒教师培训的关键能力点在于实践反思,青藤教师培训的关键能力点在于研究创新。通过“青藤工程实施计划”,完善了教师晋升评价体系,“师徒结对”实现年轻教师理论、实践“双向齐发”,逐步实现从青苗到青藤的层级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家园共育,激活“菜单式家园协同”工程。幼儿园通过校园号、家长会等途径宣传幼儿园文化,更通过教师的言行,与家长达成理念的共识。很多家长们表示,他们在家里,也会用上我们老师的“倾听记录”,耐心听听孩子的心声,会发现不一样的孩子。变服务为共事。今年我们率先在中班组列出“爸爸的高质量陪伴”主题家园共育菜单。菜单由日常活动、节日活动、分享活动三大版块供爸爸们自主选择。我们鼓励爸爸们从小事做起,从上放学接送、亲子阅读、每日亲子照开始;我们引导爸爸们从仪式感出发,从六一的惊喜到父亲节的“付清”;我们助推爸爸们积极分享,从一本“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启程......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朝高质量家园共育的愿景迈出了探索的新步伐。4.推进课程建设,提升“藤生蔓长”辨识力。我们借助课程建设让课程生活化落地,藤蔓课程在探索中迭代发展,完成藤蔓课程4.0版本编制。(1)理念迭代——突显师幼同行在3.0版本中,突显的是“玩”字,诣在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在课程建设中,教师是主力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4.0版本中,我们更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此藤蔓课程便由“玩”向“藤”迭代发展。理念更新迭代,随之带来的是对课程实施内容、实施路径以及评价、审议的调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始终强调着师幼同行,实现同生共长。(2)创建支架——助力师幼共长借助“三图”,支持教师科学地“主导”,体现幼儿真正的“主体”。教师借助学习准备预设图,厘清活动目标,明晰课程资源,了解幼儿经验,预设适宜的实施脉络。通过价值判断调整图捕捉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分析其价值,及时调整活动内容、路径。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预设支架、引入实践、形成新经验生成鹰架支持思维图。一年里,有华师大张明红教授每月一次的专项指导,有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芳老师针对一个主题,连续6次,线下全程跟踪式地指导,让藤蔓课程自信绽放。5.数字赋能后勤安保,提升“藤生蔓长”感染力。(1)用好“数字化”管理,全面发展后勤力量。数字规范物资关,实现达成节约化。数字助力物资关,实现管理信息化。数字提升人员关,实现达成共识化。以“数字化”管理做好档案与资产使用调配的数据分析,帮助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同时细化统筹数据,为新增数据与调配数据作为依据。我园坚持专人专管,事事有人负责:后勤事务专人专项管理与落实,避免问题无人负责、相互推卸与重复工作,实现不同岗位人员的信息互通、有机协同,避免人力与时间的浪费。我园致力于加强各岗位人员专业培训,特别是数字化工具应用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后勤管理的品质与效率。(2)持续推进安全网格化,建立“藤蔓”特色安全宣教资源库。在发挥团队力量的基础上,激活个人主观能动性,使幼儿园处处有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幼儿园全园上下互为支撑,使大规模幼儿园价值最大化。结合幼儿园一园两区的特殊“藤·蔓”环境,调整优化安全网格化管理。通过精准划网、队伍入网、优化管网、融合强网“四项举措”,深入推进“网格责任区包干”,坚持以一拍一报、多查高效的方式健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各班教师根据各阶段幼儿年龄特点,从“藤·蔓”环境创设、一日生活、集体教学、“藤·蔓”游戏活动等方面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2024年我们规定动作做规范,消防安全、反诈骗安全、冬季传染病预防、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各主题活动和节假日安全教育共19次,演练活动6次,隐患排查16次,安全培训和安全会议23次。(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年里,每位龙街幼人在每天忙碌中真切感受“藤生蔓长”,在每次付出中欣喜收获“自在绽放”。我们常说个人决定份额,团队决定总额。2024年我们收获集体荣誉13项:“发展性评价考核一等奖”、“工会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五星职工文化阵地”、“模范职工之家”、“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最美食堂”、“校本研修先进示范校”、“先进教研组”、“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高站位、讲担当、乐奉献,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注重幼儿园的社会辐射作用,积极配合街道、部门工作,主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周边新建小区逐渐增多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导致适龄儿童人数逐渐增多,幼儿人数较多,导致上放学交通压力巨大,尤其是下雨天,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四、下一步打算1.文化建设。在不断深入文化共识的基础上丰富内涵,完善文化建设体系。出品幼儿园“藤·蔓”校园文化手册,建立具有儿童视角、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编制具有文化评价的管理指导手册,并且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藤·蔓”管理文化。2.队伍建设。强化尊重欣赏、同生共长、创造精彩的团队文化,增进团队合作意识和内驱力。通过项目考核、优秀亮点、观摩展示等多种方式,提升后勤团队专业技能。业务强专业、工会凝人心、后勤重保障,立足本园,多维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课程建设。师幼共创“开放、自主、生态”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活动,实施符合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4.0,提升课程构建的规范性、科学性、独特性。以课题引领课程实践,进行“藤·玩”课程理念、目标、环境、实践等相关研究。梳理“藤·玩”课程建设中经典案例或课程故事,围绕“三力”反思课程文化落地与实践。4.安全后勤。用好“数字化”电子系统中的档案与资源的管理,多路径优化安全后勤工作管理模式,切实推进校园安全建设。继续以“县等级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实施意见”为标准,全力争创当年度县5A级“平安校园”单位。争创当年度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5.家园共建。加强家园互动,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提高共育合力;加强园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党、工、团职能作用于家庭、社区共建,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协调有力发展。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我们收获集体荣誉13项:“发展性评价考核一等奖”、“工会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五星职工文化阵地”、“模范职工之家”、“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最美食堂”、“校本研修先进示范校”、“先进教研组”、“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