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单位名称 | 长兴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焦岸浪 |
住所 | 长兴县行政中心C座10楼 | ||
开办资金(万元) | 10.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0.1 | 期末数(万元) | 1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金融事业发展。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企业股改上市等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为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服务;参与组织协调金融机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要素保障;参与拟订及组织实施金融产业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承担金融政策的宣传、培训、推广等工作;开展金融领域数字化建设;服务地方证券业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规范发展;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2MB0N93404B | 举办单位 | 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举办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服务实体积极有为。一是持续强化金融保障。依托“融资服务零距离”系列活动和“金融专员工作室”,完善融资问题闭环工作机制,优化金融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已推动金融机构服务专员走访企业对接融资需求超3000余家次,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园区)开展分主题、分行业银企对接活动共12场。截至10月末,全县本外币存贷款余额3816亿元,比年初新增327亿元,存贷款规模三县第一,其中贷款比年初新增296亿元,同比增幅16.83%,贷存比124%。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4%,处于全省、全市较低水平。二是着力聚焦重点环节。加强对制造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扩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占比。截至10月末,制造业贷款新增73亿元,同比增幅14.0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40%;普惠小微贷同比增速16.74%,民营经济贷款同比增速16.27%;信用贷款新增占全部贷款新增23.655%。全力推进“两新”贷款,截至8月底,完成今年第一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授信共2.1亿元,授信额全市第二。三是转型金融纵深推进。围绕转型标准、产品、评估、政策四大方面构筑转型金融体系。标准上,纺织行业转型标准成为浙江省金融行业标准,首批试点纺织行业重点企业完成入库。产品上,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聚焦转型创设金融产品,推动人保财险创新开发“企业节能降碳保险”,为企业分摊转型失败的风险;推动湖州银行落地碳减排支持工具4亿元银团贷款和湖州首笔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非主权贷款;推动农商银行“纺织转型贷”增量扩面,截至10月末,农商行已累计发放转型类贷款923户,金额达28.19亿元。评估上,建立转型企业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估机制,联合湖州绿发中心完成20家纺织入库企业前三季度转型过程评估与披露,实现转型过程动态跟踪管理。政策上,已配套出台保费补助、贷款贴息、产品创新奖励等一揽子转型金融激励政策。(二)企业上市成绩显现。一是结合趋势抓推进。根据上市环境的变化,明确2024年上市工作总基调为“北交所优先,兼顾其他板块”,并以此制定工作思路和举措:明确挂牌新三板是申报北交所上市的基础,着力跟踪企业新三板挂牌工作;全力服务好待上市企业审核、注册、上市等相关工作。2024年,新增2家企业分别于港交所(同源康)和北交所(太湖远大)发行上市,新增2家企业申报上市材料(同源康、好定多),全市第一,新增1家企业申报辅导获受理(赛迈科),累计在辅导企业4家;新增3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天奇新材、浙江钙科、中德科技),全市第一。二是政企联动抓推进。积极走访拟上市企业,了解拟上市企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梳理形成《全县拟上市企业上市工作进度汇总表》。争取政策通道,针对发改委与证监会申报“绿色通道”,积极推荐赛迈科、松德刀具递交申报材料。强化融资对接服务,推动拟上市企业、科创型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对接,已有7家企业实现股权融资4.88亿元;截至10月末,新增直接融资209.1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3%。三是内外合力抓推进。今年以来,A股审核形势发生了快速、深刻的变化。对此,邀请省证监局领导来长召开拟上市企业工作座谈会,解读最新政策;同时,组织县内企业赴省证监局进行沟通汇报2次。加强与沪深北交易所合作,邀请交易所专家来长,对县内企业进行“闭门问诊”30家次;组织后备上市企业高管、乡镇经发人员、部门工作人员等参与“业财一体化”培训,提升上市重点人员财务管理、资本市场方面知识素养。(三)风险防范切实有力。一是筑牢防范金融风险关卡。紧盯“重点机构”、“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切实履职尽责,强化对小贷、担保、典当等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督管理,实现现场检查、年审评级全覆盖。截至11月末,已实施“5+X”联合巡查204家次,召开类金融联审会5次,类金融组织变更144家次,注销31家次,迁出2家次,新设20家次,迁入8家次;开展风险防范宣教活动18次,发送公益短信33万条,对已逾期产品或高风险产品发行方发询证函44封。二是聚焦第三方财富风险挤压。攻坚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等金融风险整治工作,综合运用“5+x”巡查,宣传劝导员在重点街区实行“6小时驻点劝导”,重点门店安装“防非大喇叭”等方式,升级并张贴风险提示海报,加大挤压存量力度。截至11月底,第三方财富公司存量余额约1.05亿元,涉及投资人约284人,完成时序压降任务,较整治初期累计压降29.91亿元、6641人次,清退总量全市第一。三是攻坚“洛安沪金”资产处置。竭力做好“洛安沪金”涉众型案件追赃挽损。今年以来“洛安沪金”案件催收回款近1.2亿余元,累计追回各类资金合计2.83亿余元,案件于2024年6月14日由市中院二审裁定,9月6日正式开展资金分配工作,首次分配比例30%,金额共计2.12亿元,涉及人数2428人,已召开投资人通报会32次,做好投资人的沟通对接工作,防止集访风险上行。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存贷款指标表现欠佳。10月末存贷款增幅为7.99%,低于全年增幅15%的目标任务,主要因为存款受手工补息监管政策影响,增速不如预期(10月贷款增幅16.83%,存款增幅-3%)。贷款虽然增速维持,但也存在贷款投放结构不合理、对上争取政策力度不够突出等问题,如重大项目贷款投放、绿色贷款新增、制造业贷款增速等均相对落后。(二)金融改革亟待深化推进。产品创新方面,县域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以信贷、债券等债务型融资工具为主,基金、保险、信托等非银产品创新、支持和引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转型金融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资金紧张,转型技改意愿不足,特别是转型评估中需要企业提供相关用能、财务数据进行核算,材料整理、计算流程复杂,影响企业申报意愿。(三)金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政信网、国能系等第三方财富机构产品已逾期,本地投资人群体人数较多,不满情绪较为强烈。同时,“洛安沪金”案件虽然已进入执行阶段,但部分投资人对“息冲本”的分配方式以及“非吸”定性问题表示不理解,均存在一定的涉稳风险。 | ||
四、下一步打算 |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以营商环境为着力点,打造金融生态最优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促进产融对接,为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富美长兴”精彩篇章贡献金融力量。力争存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贷款增速超过10%以上,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和民营经济贷款增速快于全部贷款增速;力争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家,申报上市材料企业1家以上;政府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超13亿元,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市平均;理顺央地协同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确保金融运行面上平稳有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金融风险。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按照长编〔2024〕70号文件相关规定,于2024年6月25日申请办理了名称、业务宗旨和范围及举办单位的变更。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