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洪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单位名称 | 长兴县洪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石利彪 |
住所 | 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张庄自然村(原张庄完小) | ||
开办资金(万元) | 234.0000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03 | 期末数(万元) | 224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中高等学历教育及各类培训服务。负责辖区内农(居)民文化素质、从业技能、继续教育学历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提升;负责辖区内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开展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2MB0775279Y | 举办单位 | 长兴县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品牌建设。我校以“一校一品”为引领,打造了“鸿图乡韵”品牌,《鸿图乡土文化》2024年1月正式出版,出版后,借新书推荐会向县教育局、镇政府、辖区16个职能站所、23个村社、66家规上企业、1300多名学员以及辖区内外18所兄弟学校开展上门赠书,累计达3718本。同步开展37场阅读分享和主题宣讲、受众2.3万余人,实现了书本的课程价值与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成为了乡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并被列入政府“兴书推荐”项目。该书成为目前本镇收录最丰富、整理最完备的乡土文化资源集。发挥成校开展社会培训的主阵地作用,面向辖区群众开设民俗节庆、非遗技艺等乡土课程。一年来,我们在品牌机制、传承路径、支持保障等方面扎实工作。1.联合村社广泛开展“乡土文化进礼堂”活动,走进辖区企业举办“鸿图乡韵”主题宣讲,配合辖区学校共建乡土文化拓展课程,形成乡土文化传承“三进”合力。2.面向培训学员开展“行走的家乡文化”游学体验;组织村民开展“乡土文化大家说”沙龙活动;联合辖区学校开展跟着绘本读家乡民间故事,邀请乡贤名人讲述家乡文化典故,提升文化认同感。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认同感,年度覆盖8000余人次。3.邀请文化专业人士、非遗传人、民间能人等,组建专兼结合的乡土文化传承队伍。成立以湖师院胡淑娟教授为领衔人的鸿图乡土文化传承民家工作室,组织成员定期培训研讨,提升个人素养和传承能力。4.开展课题和项目研究,成功申报中成协“特色建设项目实验基地”,乡土文化传承的实验项目和课程项目获县级立项,案例、论文获市级优秀,2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相关活动多次在相关媒体进行宣传,为“鸿图乡韵”品牌的价值定位和操作路径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二)三式并举培训助力龙之梦员工素质提升。1.“订单式+菜单式+储备式”三式并举。为了帮助失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以提高劳动力供需的组织化程度和劳动力素质为抓手,积极实施“企业下单、学校接单”的校企合作培训方式,努力使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农村失地劳动力的供给有效对接起来,扩大劳务输出。学校积极对接太湖龙之梦各业态,为订单式培训打开方便之门,提高了培训后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果,为龙之梦各业态储备人才。2.分散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镇内培训与镇外培训双管齐下。我们积极整合培训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师资上,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为提高培训效果,多渠道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教师。一方面,我们对龙之梦各业态需求的动物饲养、景点讲解员、保安员、电工、电焊工等培训人员比较多的科目进行集中分批培训,除了立足本校高技能培训基地之外,还充分依托长兴县职技中心、技师学院等培训单位,集中开展了电工、营业员、厨师、客房服务等培训。另一方面,为方便失地农民培训,还积极宣传并动员他们到相应机构参加自己需要的培训。注重抓好失地农民在辖区内的上岗培训之外,对太湖龙之梦外围二级需求链中自主创业需求的劳动力,如,太湖古镇的商铺自营、酒店清洗等承包者组织举办创业培训班,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失地农民传授创业知识,进行创业分析,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鼓励他们自己创业,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3.2024年举办技能培训班、职业道德培训、安全消防培训65期,预计总训约5000人次。其中,技能培训取证人数预期达到500人。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技能培训内容要点和相关示范视频,编辑技能操作手册和自主创业经验手册给广大学员。4.在项目开发、课程开发、教材开发、教学实务、管理实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定位、职业人才的管理,以及成人教育自身办学体制、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探索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品牌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2024年,洪桥成校全体教师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一校一品”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资源整合深度不足、数字应用场景待拓展等挑战,与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是提高当地百姓就业、创业的能力。一方面是老百姓对技能提升培训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又面临工学之间的矛盾,对成校培训的正常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三)农村老年人培训面临文化程度低,意识中重劳作,赋闲在家的老年人数少,对老年学堂的招生造成困难。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2025年,我们将聚焦课程开发与教育载体创新,筑牢文化传承根基;整合政校企村资源协同发力,构建文化传承的良好生态;借助科技赋提升文化传播与品牌升级,强化文化驱动效能;持续提升“鸿图乡韵”品牌的内生力和影响力,让乡土文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二)继续做好服务龙之梦工作,协助开办观光游览车、高空作业、消控证等特殊工种培训,为企业培训储备技能人员,继续协助有关部门计划开展叉车、保安、计算机基础、焊工等技能提升培训,帮助村居待业人员持证上岗,继续落实浙江省民生实事工作:重点是职业技能、学历提升和老年学堂工作。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7月29日,完成章程审批。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所属三所老年学堂2024年被评为湖州市优质老年学堂,2.2023年被洪桥镇人民政府授予“服务经济先进单位”。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