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
单位名称 | 长兴县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余见 |
住所 | 长兴县广场路1号行政中心B座5楼 | ||
开办资金(万元) | 1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0 | 期末数(万元) | 1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民族和宗教事务提供服务保障。联系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承担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掌握县民族宗教情况、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各项事务,对县少数民族干部管理行政辅助工作;承担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管理、民族宗教团体做好自身建设的指导服务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2MB1F054136 | 举办单位 | 中共长兴县委统战部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暫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深化民族五同共富,融合发展成果丰富。结合上级要求和长兴实际,持续升级“五同共富·幸福家园”民族融合发展行动,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对长兴民族工作的广泛认可。全县通过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验收,职教中心入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推荐名单,雉城街道“五同共富·幸福家园”示范圈项目入围2025年度省级民族发展资金重点项目,新川村民族工作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委主任鲍秀英批示肯定,县民促会在2024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县职教中心在全省中职班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副校长顾海林参加2024年度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巡回宣讲,长兴民族工作典型人物、优秀案例和经验在“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现场展示。大力开展文化润教,助力和谐活动多样。持续打响“之江同心·正信正行”品牌,挖掘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宗教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制定《长兴县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布局规划(2021-2035年)》,成功培育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2家、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百优争创”场所1家。出台《长兴县宗教(民间信仰)场所减量规划(2021-2027年)》,顺利完成民间信仰场所提质减量(6家)年度任务。城隍庙、基督教堂分别挂牌心性文化主题分馆和中医药文化主题分馆。顺利承办全省佛教中国化工程建设管理培训班、湖州市道教第八届玄门讲经交流、道教场所负责人经韵学习班、佛教教职人员市级培训班等活动。在市宗教界消防技能大比武中获团体和个人奖项第一,并获省宗教界消防技能大比武组织奖、拼搏奖,1名教职人员获省第一届宗教界“双通”人才研修班优秀毕业学员,5名教职人员参加市级讲经讲道比赛并获得奖项,2名教职人员分别获省级、市级金牌讲师,3名场所负责人被聘为“书香中国浙里有道”阅读推广人。顺利举办“交流互鉴·和合共生”中韩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完成县佛协换届,积极筹备12月底敬赠南投县日月潭文武庙药师琉璃佛五周年庆典暨第三届海峡两岸禅茶大会(台湾站)、佛教现代化发展论坛暨曹洞宗祖师瑞白明雪诞辰440周年纪念等活动。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基层民宗人员管理服务力量有待加强。二是与县域工作契合度有待提升。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立足民族工作大格局理念,以融合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拓展“五同共富”长兴实践,深化以各族青年为主体的“湖疆青亲”行动,联合县文广旅体局、县民促会举办“五同共富迎新年茶话会”、第5届民族趣味运动会、端午文化节暨龙舟赛、新疆走亲等活动,争取承办2025年“湖柯夏令营”和全省中职班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等活动。提升创建层次,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特色示范带1条,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家以上,清泉武校、江南红村分别争创省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基地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重点打造新川村“岕里石榴红”民族工作典型,争创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二是深化民族法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协调处理民族关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开展民族工作制度,将涉及民族矛盾纠纷排查纳入网格化管理,严防境外反动势力入侵民族领域,提升风险预警和危机快速处理能力;优化民族代表人士常态化联系制度,用好县民促会工作载体,加强同民族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络和教育引导,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引领各族群众特别是民族地区来长务工等新居民尽快融入长兴。三是立足文化润教,引领宗教与优秀文化有机融合。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要求,深入发掘长兴宗教领域的优秀内涵,推进宗教中国化长兴实践,持续开展“之江问道”讲经解经活动,继续深化中韩佛教文化交流,适时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禅茶大会、两岸药师文化节等活动,并推动西北大学与长兴县佛教协会、长兴县佛教文化研究会就佛教文化研究进行交流合作,高质量承办全省宗教中国化场所创建示范等现场会,逐步形成顾渚、弁山、霞幕三山为代表的佛教对外文化交流精品,扩大长兴宗教文化影响。指导白岘基督教堂完成中国化立面改造,争创省级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等省级示范场所4家,完成市定“六美”宗教活动场所、“六好”教职人员培育任务。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