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长兴县林城中学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长兴县林城中学法定代表人王永全
住所  长兴县林城镇大云寺村
开办资金(万元)3724.6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446.15期末数(万元)3311.68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22471251930A举办单位长兴县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长兴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学校认真执行办学章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推进学校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使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文化建设:熏陶引领,润物有声(1)追溯历史再布局林城镇在宋元明时被称作清泉乡,因境内有大小七潭清泉。现存的清泉池就位于现林城中学校园内外,共七处。七潭泉水,清洌可鉴,灵动秀丽,灿若星辰,故名七星潭。基于这一历史名迹,学校进行环境再布局,着重规划林中七景:七星古潭、香杉广场、玉兰报春、银杏染金、青青农场、向日葵园、红梅飘香等校园景观。(2)凝聚核心促内化学校致力于把红梅主题文化外化于行,开展红梅文化展,布置红梅文化长廊,红梅党建,展示红梅少年、红梅教师、红梅校友等事迹。学校以“清雅勇进”为核心理念,开展红梅好少年、红梅好教师、红梅好家长等评比活动,弘扬红梅精神,引导师生坚守清正高洁的本心,修养温和儒雅的气质,锤炼勇敢无畏的精神,培养奋进向前的品质。2、队伍建设:搭建平台,加强学习(1)创新平台,提升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校行政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本年度我们特邀请了专家给行政进行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了中层论坛,让行政在学习交流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实现进一步发展。(2)多元研修,助力成长教师队伍的素养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我校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置于中心位置。本年度,我们从多个维度提升教师素养。基于“双新”理念,我们开展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能力提升研修”我们还通过“朵朵课堂展示课”,“一课两构研讨课”,“一组一课汇报课”,一方面保证了教师研修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3)以晒促教,以赛促研青年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结合教研组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晒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校本研修,开展了多次青年教师竞赛,通过比赛跟踪典型案例,关注差异,对有价值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跟踪,充分掌握了青年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助推青年教师成长。3、立德树人:夯实习惯,品行养成(1)一周一主题,促品行规范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养成林中“十大好习惯”,本年度我们仍然坚持一周一个行为规范重点教育主题,有针对性、持续性地引导、强化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家校相结合,强劳动素养校内,以劳动课程为引领,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上好劳动教育课,充分利用“青青实践园”主阵地,加强学生对农耕生产的了解和实践;校外,开展家庭劳动周“三个一”活动,即:整理一间房,烹饪一道美食,清理一处卫生死角。通过家校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果实的品质。(3)重五常德育,扬传统国学为弘扬传统国学,共沐“仁义礼智信”五常美育,我们构建“少年启航自荐互荐”、“少年出征--微影制作”、“荣耀一刻-颁奖典礼”、“群星闪耀-宣传展示”等篇章,启迪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发扬美。本学年我们还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了五常德育的广度和宽度,还评比出了优秀寝室、优秀家长和优秀团队。4、“1+3”素养:强化落实,创新思变随着“1+3”素养提升工程的持续深化,我校也在不断反思和创新,保持这项工程的活力和魅力。(1)全面部署,切实推进各教研组基于原有方案,制定了新的实施计划,确保了“1+3”素养提升工程的持续开展。(2)创新活动,激发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力求创新,另辟蹊径。(3)多元评价,成效显著学校设立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评比表彰、优秀个人展、微信推送、学校展示牌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素养提升情况,既激励了优秀学生,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5、教学改进:精细管理,提升质量(1)构建课程体系,打造校本课程我校坚持以“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习惯良好、学习高效”为育人目标,力争办好学校,成就教师,教好学生,确定了以“红梅花开”为主题的林城中学课程体系,构建了“梅开五彩”校本课程。(2)加强常规管理,保障课堂教学为确保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教师认真授课,学生积极参与,我校建立校级巡课制度,关注课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3)研磨“六步”模式,助推高效课堂我校数学和科学教研组针对当前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决定改进教学策略。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教研组确定了具有林城中学特色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并初步形成了“五有课堂”课堂评价模式。(4)开展精准帮扶,辅导有的放矢针对优等生、临界生与后20%学生,我校精心设计并制定了精准帮扶的策略。对于优等生,我们实施个性化学习计划、导师制度和学术竞赛参与等培优措施。对于临界生,我们将特别关注其学习状态,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助力他们突破瓶颈,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对于后20%的学生,我们进行诊断性评估,制定定制化教学方案,结合小组辅导与个别辅导,并加强家校合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质量虽有提升,但离预期还有一定距离。2、五常德育已成规模,但出现瓶颈需要创新。3、文化建设已有方向,但仍需不断积累和沉淀。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校将进一步凝练“红梅”校园文化,打造以“红梅花开,朵朵放彩”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弘扬梅花凌霜傲雪的精神,培养师生“清雅勇进”的品格;大力推进“245活力课堂”;继续丰富和优化“梅开五彩”校本课程;成立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工作坊;推进五育并举的红梅好少年的评选,具体打算如下: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立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工作坊。通过各级各类比赛,培养青年教师“三力”,四个“1”活动物化成果,目标教坛新秀。骨干教师通过展示师范,培养三力,四个“1”活动物化成果,目标教学名师。2、加强1+3素养提升,以“红梅文化”为引领,着力开展“墨梅傲骨”学生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通过各学科书写大赛、诗文大赛、经典诵读等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书写、表达等素养的提升。夯实课后服务,大力开展拓展性课程,利用好课后服务这一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3、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在原有常规要求和评比的基础上,加强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作文课等非新授课的具体要求和评比制度。充分利用智学网大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师生“1+3”精准帮扶制度,通过“每日一题”“一周一练”“分阶竞赛”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4、提高学生素质,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学校文化“清雅勇进”融入到五常美育之中,通过德育特色活动评选出“德润清逸少年”“美育塑雅少年”“体劳铸勇少年”“智启奋进少年”。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等的形式。继续打造“青青实践园”劳动基地,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培养劳动观念,提高劳动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德育品质得以提升,逐渐让学生养成林城中学十大好习惯。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长兴县教育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二等奖;湖州市儿童友好学校;长兴县县5A级平安校园;长兴县国防(人防)教育先进学校;长兴县工会“六有”先进职工之家,等等。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