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单位名称 | 长兴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孙亚光 |
住所 | 长兴县兴国商务楼3号楼 | ||
开办资金(万元) | 40.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42.14 | 期末数(万元) | 40.9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林业技术推广的职责。承担林业一二三产业发展指导工作;组织开展林产品宣传、推介、营销等工作;承担推广项目实施指导、林业技术开发试验示范区管理工作;承担林业科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等成果转化项目技术支撑工作;承担林产品质量安全和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监督管理等行政辅助工作;组织林业科技下乡和科普宣传、林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承担林业统计相关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2471260482R | 举办单位 | 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对上考核。一是林业一产产值统计,任务为年增长5%。三季度增长4.8%,全市第1,预计年底完成增长率5.1%。二是林业生态富民,任务为“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2个600亩。已完成700余亩(县林场林下中草药100余亩、林城林下养鸡300亩、水口林下养蜂300亩),完成率100%。三是食用林产品安全监管,任务为年抽检合格率98%。强化日常监管和推广标准化生产,共抽检95批次(春笋45批、青梅20批、鞭笋20批),合格率100%。四是森林古道认定,任务为开展二三级认定。已完成认定二级古道18条,实现全县21条一二级古道全覆盖,全市第一。五是林木种苗管理,任务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已完成调查和成果上报,完成率100%。六是义乌森博会,任务为组织参展。已积极组织完成8家涉林企业参展。(二)省级项目建设。一是小浦林共体1000万元省级项目,各项建设内容均已全部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二是省林业专项资金30万元项目,林区道路建设3公里已全部完成。(三)花木产业转型示范带建设。一是建设精品花木示范基地6个200亩(泗安二八线3个、林城连心路3个),已完工,精品花木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二是林业科技指导培训与交易信息对接。结合长兴花木转型需求和发展趋势实际,开展林业机械、新品种引进等项目技术推广3项,组织百人技术培训5次,引导企业向园艺化、品种化、精品化转型;指导举办梅花节、兰花节、花木生活节、花木大会4次,举办花木产销供需对接会2次,不断畅通交易、加快存量苗销售、提升花木品牌和影响力。(四)毛竹产业高效培育基地建设。一是落实毛竹低产林改造与笋用林覆盖示范基地8个220亩。二是实施林下经济发展林菌、林药复合经营示范基地4个240亩。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林区道路7公里,推进机器换人示范基地机械化经营,鼓励实施主体采购机械。(五)林木种苗管理。一是完成种质资源普查并形成《长兴县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报告》涉及211个野生林草种质资源、183份古树名木优株资源、33个栽培林草种质资源、梅优良种质资源54份。二是完成2024年春季造林6个苗批(枫香3批次、木荷3批次)质量抽检上报省种苗站,三是加强省级梅种质资源库建设,持续开展基地抚育和品种培育选育。(六)三走三进服务与工作协同。赴泗安、林城、煤山、小浦、夹浦、水口等开展实地调研指导服务10余次;工作协同牵头苗圃更换种植地类、竹业项目等2次,均及时解决。(七)党风廉政与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强化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排查风险点,定期谈话谈心监督,严守底线廉洁自律,全心谋划推进产业发展,树立良好形象作风。(八)特色亮点1、对上争取有成效。积极申报了2025年中央财政林业推广项目《彩叶树种新品种苗木培育及美丽林相提升的应用示范》,全省40多个项目我县遴选第4,成功获得项目资金100万元以上。该项目将补齐县林场一产短板、助力花木转型和美丽林相建设。2、共富案例有报送。指导培育林业产业基地产销展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林业共富,及时总结了小浦镇林共体项目建设成效,编写了《长兴县“三聚焦”建亮林共体、迸发“杏福”强村共富力》典型案例材料,上报省局获得充分肯定。3、花木转型有突破。一是积极推进了转型新示范,建成2条精品花木示范带。二是积极探索了转型新路径,针对泗安残次苗圃和小规格苗圃的实际,邀请专家实地指导新型复合经营技术模式,带领外出考察,推进了杨湾村套养知了、兴隆村、师姑岗村、罗家村、庆丰村套种中药、长岗岭村套种碧根果甜柿等6村1000亩。解决了镇村发展难题、提升亩均效益、助力强村富民。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花木产业因当前市场需求减少、苗木经营水平高低不一、品种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出现供需失衡苗木过剩困境,亟待通过精培育、优结构、强科技、塑品牌、育工匠、多元经营等措施推进花木产业转型发展;二是毛竹产业面临产业链缺失竹业加工难、原竹价格低竹材下山难、竹林经营难、毛竹退化等困境,亟待加快竹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开工,以二产带动一产促进竹业振兴;三是产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零小散,强村富民还不够,产业转型发展较缓慢,亟待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系统谋划推进。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一是制定方案。努力发挥牵头作用,结合先进地区经验和上级要求,建立健全林改流转经营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二是争取试点。紧盯政策导向,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各职能科室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林改试点1个以上。三是扎实推进。围绕《方案》年度任务,精心谋划,搭建一股份两平台,招引社会资本规模流转经营,取得阶段性亮点成效。(二)落实条线考核对照市级考核,重点对“林业产值统计、林业生态富民、林木种苗管理、食用林产品安全监管、森林古道保护、义乌森博会参展”等6项考核内容,早谋划早落实早完成,确保考核前2名。(三)加强对上争取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努力争取省级项目1个100万元,扎实落实好项目推进,严把质量进度,确保科室负责的省级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和项目绩效评价评优。(四)深化产业发展按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要求,落实推进林业产业化项目,重点持续推进花木转型升级和竹产业发展,建设精品花木基地、毛竹笋用林覆盖丰产培育基地、林下经济发展基地等10个500亩,林区道路5公里、指导服务林事节庆3个、提升强村富民能力。(五)强化三服务找准林业产业发展瓶颈短板和企业、乡镇、村户需求,组织开展林技推广培训、经营主体培育、困难破解等指导服务工作。(六)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科室全员党风廉政学习教育、廉洁自律、提升业务能力、担当有为,展现良好工作作风、干出林业产业发展新实绩。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依据长自然资规党[2024]10号文件,2024年7月申请了法人变更登记,法人由王勇军变更为孙亚光。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