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法定代表人唐小琴
住所  长兴县李家巷镇联学路9号
开办资金(万元)405.90经费来源差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495.92期末数(万元)405.90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226982924383举办单位长兴县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举办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严格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章程》,以“家文化·融教育”为品牌建设,以“基于‘镇-村园办学一体化’的高质量乡村学前教育生态建构”为重点项目,建设以总园为圆心的“同心圆”乡村幼儿园镇-村园办学一体化模式,探索村级点管理模式,打响“家文化.融教育”品牌;创新管理组织架构,通过组织管理与研训,建立镇-村园干部培养成长共同体,为高质量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和专业复合型人才;通过《家课程》创造性实施与研究,形成以“家文化”为底色的乡镇学前教育生态圈。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奋进·创新篇(教学)教学是生命线,“以幼同行”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设计的核心原则。开展“生活实际”的课程。基于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实施基础课程的同时将当地资源与文化融合,开展了许多与生活链接的课程《遇“稻”一粒米》《无患子的秘密》《1.0版本的番薯干》《家乡的红曲酒》等,形成李幼孩子们生活中独有的课程;抓住“意料之外”的课程。“意料之外”的情况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饭后散步的时候,中四班的孩子发现了已经成熟的山楂。一场别开生面的山楂采摘与糖葫芦制作就开始了。意料之外的发现,追随着孩子的意愿、想法,教师时刻“配合”,使课程蕴含了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挖掘“潜在兴趣”的课程。挖掘“潜在兴趣”的课程能够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班在开展《神奇动物园》主题活动中,对搭建动物园特别感兴趣。初次搭建后,小朋友提出:搭建的动物园太小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计家浜大班的孩子开展了“搭一个更大的动物园”的讨论,通过场地、材料、场馆的选择等,逐步发展成邀请他人参观的活动内容。孩子的想法和兴趣是教师不可预知的,但教师确是追随孩子兴趣的“知音”。(二)团结·担当篇(队伍)抓研修,“厚”教师专业成长之基。外学内用,以培训厚基础,以研修强能力。园内开展研修助力教师提升,我们邀请了王春燕、张明红、吕耀坚、沈铁军等专家来园指导课程实施,从理念入手,基于教师班本课程实施,优化教师对班本课程实施策略。在园区间课程资源梳理的研修中,基于镇园、村园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以审议、集体备课等形式将园区资源互通互融研修,从园级-组级-班级逐步形成“研修圈”,助力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学习;依托琴蝶合鸣名园长工作室,1+N学习-辐射共成长。继续以“琴蝶合鸣名园长工作室”为平台,工作室成员教师外出学习内化优质经验。工作室6位成员平均每月外出参加1次学习活动,并以带教的形式辐射到每个年段、班级及教师,层层递进提升各层级教师专业水平,为教师成长搭建学习平台;丰富工会活动,争做时代大先生。今年教师节,我们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的主题,在说教育故事、颂教育事迹、唱教育之歌等活动中,深情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传递正能量。在拔河、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中,展现了团队协作精神。每周定期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成功创建了职工“五有”阵地,为教职工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放松身心的平台。(三)奋斗·突破篇(文化)“家”的氛围营造浓郁。教职工层面,在视频号中增加“寻找最闪亮的你”园本版块,以挖掘李幼申报的大先生,用不同的途径让更多的看到李幼人的闪光点。幼儿层面,开展“我是家乡小小推介官”活动,在长兴电视台成功播出,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与推介能力。以“两大活动”增强了师幼的归属感,为幼儿园营造更浓厚的“家”氛围;宣传途径精巧多样。我们组建了一支宣传队伍,致力于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展示幼儿园师生的风采。注重从中心园到分园的全面辐射,推动各园区共同进步。宣传队伍深入挖掘每个园区的特色与亮点,从小点入手,撰写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报道。这些报道从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到孩子们的惊人发现、教师们的辛勤付出,每一篇报道都充满了亮点。(四)智慧·发展篇(后勤)细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标准。针对各园区食堂岗位工作特点,对各园区食堂所提供的餐食的质量、规格、流程、操作方法等进行明确规定,通过一体化、标准化的管理要求,确保每个园区的食堂都遵循统一的原则和流程。每月分主题组织食堂操作人员认真学习,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质量。建立健全各园区精细化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班级环境卫生、物品摆放、园区物品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注重细节管理,提升服务品质。从细节入手,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在幼儿膳食方面,注重营养搭配,科学制定食谱,并定期进行膳食调查,及时调整食谱,确保幼儿吃得健康、营养、安全。我们始终秉持“在家怎么吃饭,在幼儿园就怎么吃饭”的操作要求,以“一体化”的管理形式规范四所园区四个食堂的操作,以清廉安心为切入点,将关爱与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融入到每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中,切实守护儿童舌尖上的安全。(五)责任·使命篇(党建、安全)“党建+”赋能促发展。深化“齐家”党建品牌,通过多形式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以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为主抓手,延伸“线上+线下”平台双向学习链条,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实施“齐家帮帮团”项目,基于幼儿园70%外来生源的实际情况,加强随迁子女的帮扶工作。通过“一对一”帮扶,制定帮扶计划,为随迁子女进行兴趣培养、生活照顾、励志教育等,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安全+”打造安家样板。以创建“等级平安校园”为载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重在治本”原则,在家文化背景引领下,打造人人参与、定岗定责、家园社协同合作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真抓实干,在管理一体化的背景下,落实一园三村园的安全“管理”和“教育”,以闭环式的管理推动安全教育走深走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打造“安家”样板。将13类安全教育活动融入主题内、一日生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通过反思与实践,管理一体化背景下,开启安全管理工作的“三有四同”,为幼儿构建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中心园区在省学前教育工作集体调研获好评--镇村园管理一体化案例被作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迎接省现代化学校现场评估;刘家渡分园成功创建省二级幼儿园;荣获省青年文明号、首批市“光盘行动”示范学校;论文《四部曲提质园本课程创生实践》获省二等奖;黄浦杯征文《互通·互融:镇村园“家文化”园本资源的合理运用研究》获县一等奖;论文《“捕捉·辨析·支持”三式递进,助推幼儿深度学习》获县一等奖;课题研究《童心向党:剪纸艺术在幼儿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践运用》获县一等奖;省级分享交流2次(唐、吕、叶);市级专题报告2次;县级专题报告3次;市级公开课1次;县级公开课2次。1人获“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幼儿园教师”、1人获县爱岗敬业先进个人、1人获县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县优秀团员等。7名教师分别成为市县名师工作室成员,各成员在工作室活动中观点报告、展示活动共9次。省、市级课题分别立项,3篇论文获省二三等奖,县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共16篇,各级各类案例、故事等获奖共84人次;幼小衔接案例《“三·三·三”联动教研助力幼小衔接有度》获县二等奖;聚焦自主游戏的热点话题上交的案例《滚筒“坦克”诞生记》获县二等奖;市级课题立项1项,县级课题立项5项;成功创建县“最美食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保教队伍年轻化,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打算1.加强队伍建设,在教研内容、研究方式上下功夫,通过课题引领,深入园本课程的研究,深化教育内容,丰厚园本课程,创品牌特色;加强对保教队伍的专业引领,提高保教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加快骨干教师成长,培养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4月9日按规定申请了住所变更登记。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浙江省青年文明号,县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一等奖,县学习先进党组织,县校本研修先进集体,县4A级平安校园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