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和平镇便民服务中心(长兴县和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单位名称 | 长兴县和平镇便民服务中心(长兴县和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 法定代表人 | 曾兵兵 |
住所 | 长兴县和平镇滨河东路 |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承担公共管理服务、公用事业管理服务;办理社会保险相关业务;负责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的日常运行管理,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服务;承担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负责指导推进村(社区)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承担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好气象应急联络、预警信息传播、灾情收集报告、设施维护和科普宣传等公共服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2MB1C33075W | 举办单位 | 长兴县和平镇人民政府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聚焦集成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温度”。一是完善便民网络。以企业、个体工商户办事需求为导向,精准承接行政审批事项114项、公共服务事项107项。全面完善镇村两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镇政府今年新建标准便民服务办事大厅250平方米,根据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不断优化调整窗口设置,形成4个综合窗口,7个专业窗口的总体格局,涵盖医保、社保、国土、税务、公安、工商、交通、城管等方方面面业务,真正做到“一站式”、“一次性”服务百姓。改造升级村社级便民服务站24个,逐步实现政务服务“泛中心化”。二是优化服务队伍。吸纳网格员、代办员和村干部,组建了1支帮办代办服务队,积极开展“进企业、进商超、进小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掌上办”服务,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三是加强村级管理。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考核管理机制,出台考核办法,从窗口管理、综合业务、信息上报、宣传报道四大块内容每月组织一次业务测试,每季度开展一次考核。截止目前,和平共组织开展开展村级代办员业务培训10次,通过每季度的比拼亮晒,让为民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2.聚焦就近办理,提升政务服务“速度”。一是构建“15分钟服务圈”。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必进”的原则,推动民政、人社、公安、市场管理等部门22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便民服务中心。上线运行“一窗受理”查询系统,实现高频事项一站审批、“免证办”事项免交实体证明材料。二是合理划定4类功能区。推行设置“前台受理区、后台审批区、休息等候区、信息公开区”4大功能区块,在醒目位置设置功能区分布图,打造“无差别一窗受理”窗口9个、帮办代办窗口2个、面对面服务窗口2个、跨域可办窗口1个,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三是推行“不打烊”服务。镇村积极推行周末、节假日“不打烊”政务服务,午间错时、延时服务,努力打造有认同感的“群众的大厅”,确保服务“不断档”、审批“不打烊”。3.聚焦闭环管理,提升政务服务“深度”。一是把好评价“方向盘”。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建立工作台账,派发督办工单,限时办结;对不能即时解决的“疑难杂症”,做好解释说明。二是当好企业“服务员”。推行服务企业帮包责任制,每1名科级干部结对帮包1个规上企业,每名工作人员帮包5个规下企业,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宣传惠企政策,详细调研了解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需要帮办代办的事项,并倾听企业对已办结事项的评价意见,对企业“差评”“不满意”事项退回重办,由镇纪委、督考办跟踪问效。三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将政务服务评价结果作为窗口人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倒逼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同时,将政务服务工作纳入村级年终考核,作为评选一等村、二等村、三等村的重要参考之一。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目前便民服务中心业务比较单一,部门受理事项未做到应进全进,有时一件事办理需要跑多个部门,从而影响办事群众情绪。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和平镇便民服务中心将继续围绕镇党委、政府工作总体部署,持续做好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服务便利化,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创新工作方法做优便民服务。在业务水平提升方面。对于人社、医保等强政策性业务,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总结归纳错误率较高业务的类型,形成错题汇编,减少或避免由于政策不清引起的待遇发放错误等问题。在队伍管理方面。加强对市场监管、公安等各条线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确保群众办事“不断线”。在“自助办”方面。利用引导员、志愿者的力量,加大宣传,提高便民中心自助终端使用率,争取下季度使用率在全县靠前。在宣传报道方面。注重谋划改革创新项目,及时总结提炼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瞄准《基层首创》《竞跑者》《湖州改革》等重磅改革刊物,紧盯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宣传造势,进一步浓厚氛围,向上向外打响“畅享办”服务品牌,为形成更多硬核成果、扩大改革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2.全面提升村级业务水平。定期梳理下沉事项材料清单、办理方式、环节流程、办理时限等内容,全面提升村居综合窗口业务能力,计划下放2-3个医保社保事项权利至村居政务2.0系统。每周六走访各村居并对村居综合窗口人员业务指导和系统实操培训,要求各村居综合受理人员全面掌握政务服务2.0统一收出件操作规范、流程,熟练使用工单系统,进一步提升综合窗口人员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3.明确责任目标挖掘特色亮点。根据市、县“放管服”办有关文件精神,接下来,便民服务中心将在县政务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进“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级,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