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长兴县医疗保障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反欺诈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4 18: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长兴县医疗保障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反欺诈中心)法定代表人张东
住所  长兴县龙山街道锦绣路8号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立足服务理念,构建便捷医保。协助拟定全县医疗保障经办流程和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县医疗保障业务管理和经办服务工作;承担全县医疗保障基金运行监测、预警、配合做好全县医疗保障基金预决算基础工作,组织实施医疗保障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医疗保障定点机构协议管理,负责制定全县医疗费用支付审核规则、承担全县定点医药机构医药服务行为管理;承担全县异地就医和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工作等;县医疗保障反欺诈中心相关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22MB1F101755举办单位长兴县医疗保障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举办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2024年主要业务基本情况1.参保工作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县参加医疗保险651032人,参保率99.8%,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2936人,其中:在职278407人,退休12452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保248096人,2024年度的征缴进度比例100%,2024年度城乡医保集中征缴情况位列全市第一。全县参保企业15000余家。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财务口径)截至2024年底,职工医疗保险收入203788.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5%。其中统筹基金收入130614.86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收入66709.51万元,公务员补助收入6464.48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入47699.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9%,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收入14191.23万元,困难人员资助参保1171.96万元,财政补助收入31926万元,利息收入410.55万元。截至2024年底,两项基金支出222163.66万元。其中职工医疗保险支出175466.99万元,同比增幅为6.73%,其中:统筹基金支出119887.60万元(包含生育支出12387.11万元,上划大病保险统筹支出2423.01万元,疫苗支出0.17万元,其他统筹支出(购买长护险)1809.91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支出53426.86万元(包含上划大病保险个账支出2019.18万元,个账购买南太湖健康保支出3044.14万元),公务员补助支出2152.53万元。当期结余28321.86万元,累计结余185591.7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结余27834.25万元,统筹基金支付能力为2.79个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出46696.67万元,同比增幅为-8.8%,其中:待遇支出43964.18万元,大病保险支出2732.49万元,当期结余1003.07万元,累计结余27191.07万元,支付能力为6.99个月。(二)2024年日常工作情况1.综合股:协助五人办理调离医保中心手续(编外2名、第三方3名);报送市局信息稿15篇,其中一篇发表于掌心长兴;汇总统计2024年请假管理45人次、统计综合受理窗口、工作站每日业务量(含窗口咨询、电话咨询);每月5日前向市局报送生育保险政策调度表、完成市局各类主要数据表统计、每月退休人员个帐划拨;配合局工会参加局疗休养活动三批次及相关工作安排;安排医保中心会议15次;协助局办完成电脑(40台)保密测试、保密观学习等工作。与第三方工作人员对接工作服合同签订相关手续。2.经办服务股:截止到2024年12月底全省通办平台办理业务量148152件,其中中心窗口68757件,各乡镇窗口总量79395件,基层占比53.59%;打造专人受理政务2.0业务,做到每件业务有回应,每件业务落实到位,截止2024年12月底报销类受理5826件;做好基层医保经办服务帮扶,对县内16个乡镇(街道、园区)的54名基层医保工作人远程终端、手机培训,每季度对各乡镇医保经办业务进行考核反馈,提升乡镇(街道、园区)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经办能力。3.中心结报管理股:2024年审核外伤报销700余件,生育报销余件4100,发放津贴9000余万元,医疗报销8900余件,发放金额3100余万元,当前报销周期10个工作日。4.定点机构管理股:2024年度第一批医药机构定点准入:2024年5月开展医药机构定点准入申报材料受理工作,共计受理8家医疗机构和40家零售药店,经材料审核、现场验收及专家评估,根据择优录取的要求,本次新增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为6家,零售药店为21家(最后2家分数并列);新增开通异地直接结算医药机构:截止9月,已开通异地联网直接结算零售药店177家,医疗机构67家,已实现全县全覆盖;电子处方2.0开通情况:全县177家零售药店均已接入电子处方2.0,并完成了上线工作。34家医疗机构完成了电子处方2.0接入并上线;医保地图信息维护:完成全县244家医药机构及190家卫生服务站的医保地图信息录入;新增开通特殊病种服务管理的定点医药机构2家;完成全县定点医药机构2025年的协议网上续签。5.基金财务股:截止2024年12月,两项基金财务拨付56424余笔,拨付金额约24.17亿元;二次拨付数据拨付670余笔;完成两项基金账务处理855笔;手工登记转移收入台账33151条,系统匹配省外转移数据约824条;手工登记医疗机构违规基金退回、利息收入、单位退费台账233余条;整理、装订财务凭证104余本;填报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364余张;撰写各类数据分析、报告40余次;另按照财政和市局要求,及时准确完成2023年度决算报表、2023年国家医保平台年报以及各类手工临时报表填报,完成2025年度基金预算编制;严格按照清算协议以及与各主管部门协商时间与人寿、人保、卫健、总工会、慈善总会、退役军人事务局、财政等一站式结算单位对接清算往来数据及周转金。6.结算管理股:每月核对244家定点医药机构本地联网结算,共计结算金额约14.4亿元;完成市内异地数据清算,金额约2.7亿元;核对异地联网家庭共济清算数据,金额约400万元;按月督促医药机构进行日对账,在规定时间节点内进行数据申报,逾期记录考核;并按期追踪新准入医保定点单位,保障新定点单位结算通畅;完成2023年度医药机构住院绩效考核,并运用于2023年度医药机构清算工作,配合市里节奏,完成Drgs的清算工作,审核特病单议数据约三百条,参加市里组织现场专家评审病案,配合落地改发科完成慢病打包考核、零增长考核及绩效考核,共计清算金额8800余万元。7.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大病案件审核146件(特药是50件和PET-CT是96件);窗口业务咨询及电话咨询共3060人次;处理大病回访数据1223件,处理大病稽核数据596件,处理医保特殊病种审核1459件,处理医保特殊药品审核293件。受理医保2.0网上件收件911件,受理医保2.0网上件退件1381件。8.南太湖及外伤:南太湖及外伤:24年1-12月份南太湖受理2000人次。省外异地报销受理件数192件,合计481819.35元。外伤:受理406份,稽核提交报告387份,减损案160件,减损金额5561117.54元。(三)阶段项目型和涉及考核工作1.异地就医机构开通率(民生实事考核指标年底前95%)。跨省异地就医医疗机构开通67家,定点药店177家,完成率100%,后续新增定点将同步开通跨省异地就医,持续保持100%。2.乡镇(街道)通办平台接入全覆盖。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按要求开通,办件率全市第二。3.2025年度城乡居保集中参保缴费工作,截至12月25日,参保缴费247212人,缴费率99.83%,位居全市第一。(四)2024年特色亮点工作2024年特色亮点工作主要是围绕打造以县级经办机构为主、多元化经办为辅、线上线下相融合的3+N新生态服务模式为主。一些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调研和关注,在24年全省经办工作会议中作交流发言、获得2023年度全省医保经办先进单位,全省的医保基层采风活动、湖州市医保高效办成医保一件事现场会等在长兴开展。高效经办服务案例在国家、省局微信公众号、浙江日报、浙江经视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1.“医院”+模式医保工作站建设。从2023年5月以来,在县中医院建成浙北地区首家驻院医保工作站,今年新增4家,陆续建成9家医院医保工作站,可以直接为就医人员办理15-20项高频医保事项。2.“银行”+模式的医保基层服务站点。24年开始,和县农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农商行的丰收驿站、银行网点等网络,建成医银服务网点268个,可以直接为附近人群就近办理、代办理15个高频医保事项。3.优化医保营商环境。同时,在大型工业园区设立助企服务站,成立“医保助企专员”队伍,开通“医保服务直通车”,每两周派驻业务骨干现场指导。开展服务120余次,受理办结医保业务156件;开设“医保大讲堂”9场,培训企业管理层1500余人,惠及员工8万余人。高效的办成企业经营中自开办、职工招录解聘、失业破产调整等全流程的企业医保事项。4.创建基层医保标准。市级《基层医保站(点、驿站)建设与服务规范》标准即将出台,是全省首个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标准。5.“信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长兴医保码上懂”宣传小程序。为缓解医保宣传难题,打造了“医保码上懂”宣办一体化的平台。根据医保热点,制作了32个简短小视频,在医院药店、服务站点布置了近1000个二维码点位。在县内居民小区电梯共新增布置4000余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调查研究不足,情况掌握不充分。如参保人员的实际情况,参保扩面工作的问题;医保工作站的运行情况、确实问题;长护险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等,调研了解还不够。(二)、信访量较多重视不足。日常对信访件分析不够,缺乏有效机制。政策和具体经办规程偶有脱节,政策没有那么细,上级经办部门以及改发政策科室对具体经办规程规则指导不够,多个政策在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请示市级也无明确答复,法规科室也很难给具体明确意见。合理不合规、合规不合情的情况偶有发生,涉及待遇,群众诉求有意见。(三)、清算落地困难。结算办法中的个别创新,在现有系统全省统一的模式下,得不到信息技术数据的支撑,手工执行难度大,手工核算有风险。
四、下一步打算(一)、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利用好中心主任会议、工作例会、业务培训会,保持经办机构各项日常经办工作正常运行。计划于一季度实行后台人员窗口轮换工作机制,分管主任窗口月度轮值机制。深入业务交流,提升工作能力,加强团队协作。合理统筹安排人员,完成临时性任务。包括各类基金清结算,长护险的实施、全民参保扩面等项目性工作。(二)、注重调查分析,摸清真实情况。一是计划一季度分析2024年参保情况,加大参保扩面调查;二是深入调查了解长护险开展情况,实地了解长护险定点机构,居家服务护理情况等;(三)、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建立信访件主任流转、信访问题汇总分析,优化服务流程,服务靠前靠优,解决群体性问题,服务好个性问题,减少信访投诉,避免信访升级;(四)、做好长护险实施工作。充分研究学习新政策,在起步之初就坚持高标准,做优做强长护险分中心,以严要求的态势管理好长护险承办机构、定点机构,服务人群等;(五)、加强风险管控。以党风廉政教育为载体,仔细梳理业务经办风险点,结合实际工作,强化经办风险管控,建立有效的机制防微杜渐,规避风险。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