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法定代表人毛晓梅
住所  长兴县龙山街道兴国商务楼3幢
开办资金(万元)10.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0期末数(万元)10
宗旨和业务范围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负责粮、油、蔬、茶、果、蚕等作物生产技术的指导与培训,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制(修)订种植业地方标准;承担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和预报预警,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开展土壤养分取样检测等;承担农作物种子产业信息收集、耕地质量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等行政辅助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22056881724E举办单位长兴县农业农村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履职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章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保障各项的顺利开展。2.主要工作粮油生产。全县粮油种植面积43.3万亩,总产量18.9万吨,其中晚稻种植面积25.3万亩,小麦面积14.2万亩;完成油料种植5.92万亩、9603吨,其中油菜5.77万亩、9345吨,粮油产能实现4年连增。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粮油高产万亩片1个,千亩示范片11个、百亩示范方16个。长桥千亩示范片常规粳稻单产达693.5公斤/亩,在全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中排名“常规稻”第2,“显圣大米”获“2024浙江好稻米”银奖、“包漾河珍珠”大米荣获“2024湖州好稻米”金奖。种子工作。完成43.3万斤救灾储备种子的自检和入库工作。展示示范小麦、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45个以上,推广浙粳优1578、浙粳优1758、嘉优中科3号、浙粳100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越优1510、越优1301、浙油杂59等耐寒耐迟播油菜品种,扬麦28、扬麦33、农麦99麦等优质小麦品种,水稻、小麦等优质高产品种40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提升到98%以上。植保工作。继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发布病虫情报10期,完成水稻统防统治整建制镇建设、作物健康小镇建设,建立15个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24.65万亩,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4.5%。《长兴县稻蛙绿色防控技术》入选全国百套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土肥工作。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5月在浙江省率先完成全县838个表层点位外业调查采样县级自验以及2065个内业数据省、市、县三级联审;6月完成外业调查采样省级验收和成果汇编县级自验;9月完成内业测试化验县级自验,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内业县级自验的县,10月完成内业省级验收,为早日通过成果汇编省级验收赢得全面主动。长兴三普工作得到部、省三普办的充分肯定。继续深入推进“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完成取土测土967个,发布主推配方16个,推广配方肥16085吨,创建省级化肥定额制示范方3个,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3.7%,耕地地力等级达到3.48,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6.54%。蔬菜产业。全县蔬菜(不含果用瓜)复种面积22.29万亩,总产量43.08万吨,总产值约12.44亿元。芦笋总面积0.6万亩左右,同比减少0.2万亩,总产量0.85万吨。果用瓜1.39万亩,总产量2.8万吨,总产值9812.93万元。新建稻菜轮作示范基地1个,草莓、芦笋先后以宣传短片形式亮相全省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长兴草莓入选浙江省草莓产业优秀三产融合案例,并连续4年获“浙江好草莓”金奖。水果产业。全县水果总面积11.48万亩(含青梅、杨梅),总产量11.34万吨,总产值11.14亿元,其中葡萄4.52万亩、5.64万吨、5.07亿元,由于受连续高温天气影响,阳光玫瑰葡萄产量、产值与上年同比降10%左右。持续抓实“三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长兴晶津家庭农场“白凤”桃在湖州市第八届“城山沟”杯桃王争霸赛中获桃王奖,渚山杨梅专业合作社‘荸荠’种杨梅在“2024浙江好梅”评选活动中获优质奖,长兴杨梅以宣传短片形式亮相全省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茶叶产业。2024年茶叶面积15万亩,总产量为5024吨,总产值18.1685亿元,春茶总产量3086吨,总产值为16.55亿元。全力保障春茶安全生产,继续开展紫笋茶特色种质资源研发,建设生态美丽茶园星级基地10个,新增茶叶加工线3条,组织开展茶叶赛事2场,开展生态茶园植树活动、2024中国“国际茶日”浙江主场活动、浙江(西安)绿茶博览会等茶事活动3场,与浙江大学合作制订团体标准《紫笋茶加工技术规程》。“长兴紫笋茶”公用品牌价值22.50亿元。蚕桑产业。2024年全县桑园面积1.1万亩,比上年同期1.2万亩减少0.1万亩,主要原因是“非粮化”整治后粮食作物连片种植,桑园地面积萎缩。2024年全年蚕种饲养量5298张,比去年同期减少17.6%;单产56.7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0.1%;总产蚕茧300.18吨,比去年同期减18.6%;平均茧价2349元/担,比去年增加9.3%;蚕茧收入141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7.7%。中药材产业。全县中药材面积3900余亩,其中吊瓜面积近1800亩,其他中药材面积2100余亩。随着市场对中药材需求回暖,今年新增规模745亩。3.取得的主要效益通过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指导,提高了我县种植业发展水平,增强了广大种植的技术能力,保障了我县的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的稳产保供,为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了就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全县种植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0%以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不够完善,难以更好地推动、引领、服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2.水果等经济作物发展空间压缩,粮食全产业链培育力度需进一步加大。3.受劳动力等成本挤压,茶果蔬菜等增效压力逐年增加。4.种植产业极易遭遇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打算1.优化和落实粮油生产惠农政策,促进“稳稻、控麦、扩油”结构性调整,稳定提升稻麦油豆等主要农作物产能。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行动,展示示范一批小麦、水稻新品种,继续创建一批粮食生产模式千亩示范片、高质高效百亩核心示范方,提升粮食单产水平。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强技术服务与指导,巩固与提升茶果菜药等特色产业,抓紧抓实项目实施,打造宜机化改造、农机农艺融合等亮点特色基地,组织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促进产业提质增效。3.持续开展减肥减药,开展取土测土,推广配方肥和有机肥,预测预警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提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和统防统治覆盖率。全力推进三普工作,圆满完成图件、报告、著作三大类成果,建设长兴县土壤样品馆。4.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和农业突发事件,因地因时制宜研究落实抗灾减灾措施,开展指导服务,努力减少灾害风险。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