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民间故事|太平军吕山之战
发布时间:2025-02-20 来源:县文广旅体局 字体:【

本期的这则故事近乎史料,可称清末长兴县太平天国“庚申之乱”的最后一战,素材来源自清李鸿章的《平浙纪略》以及清同治《湖州府志》所记史料。

同治三年春,太平军的最后主力被李鸿章、左宗棠东南两面夹击,驱赶挤压到浙皖边界以湖州为中心连安吉、广德,形成的三角区块固守。五月二十四日,李鸿章的淮军攻陷长兴城,守城太平军三万余人全部被屠,半条护城河都被尸身填平,战事惨烈,惨绝人寰。失去了长兴县城这座北侧屏护,湖州府城的太平军立即受到北侧李鸿章淮军、南侧左宗棠湘军的联合夹击,但此时太平军仍有三十余万人,人数相较清军仍占优势。统领堵王黄文金、辅王杨辅清、佑王李继远等更是太平天国后期主要悍将,军威不馁。李鸿章的淮军经历长兴之战,损伤严重,亟需休整,而湖州太平军恪守防御策略,绝不主动进攻,于是长兴与湖州的淮军对太平军前线,双方士卒列队对峙,却互不攻伐,前线呈现罕见的沉寂。

僵持了一月。七月初,太平天国国都天京六月十六日被曾国荃攻破,幼天王洪天贵福逃到广德避乱,意欲经泗安同堵王黄文金汇合的消息传到湖州一带,李鸿章权衡时局,确立了截断太平军汇合之路,攻取吕山的计划。吕山是泗安塘上三河交汇节点,无论水路、陆路,都是湖州通泗安、广德的大道要塞。淮军主将郭松林认为吕山之核心是集镇南二里的尹隆桥、大德桥一线,长兴港与泗安塘的汇流处,于是领着一干将领前往侦查。俗话说“敌之要害,我之要害”,此点太平军看得更清,堵王黄文金早已严令万余太平军在尹隆桥南岸修筑十余坚垒,节节连营,又于桥头堡筑石卡及月墙一道,外掘深壕二道,宽约二丈,引灌河水,深可灭顶,排木钉绕垒五匝,外加梅花椿数十层,筑成坚固城堡。又在上流横塘渡别筑多垒,多架浮桥,以为尹隆桥援助接应,全力守护逃窜之路。

听闻太平军早已准备,李鸿章考虑形势严峻,任命郭松林为主将,准备强攻。郭松林得令,当即统领淮军勇将王永胜、刘士奇、杨鼎勋等至吕山尹隆桥北岸与太平军对垒。郭松林预计战斗必然惨烈,决定先护自己,当即日夜赶筑长墙栅寨,同时调配刘玉龙所部的开花炮队预备强攻。十五日清晨淮军攻击开始,刘玉龙的炮队对南岸栅寨猛烈轰击,防守太平军藏于地窖坚伏不动。下午未时,见太平军南岸沿河栅寨被炮轰稍稍露出阙口,郭松林命营官廖德旺、高占奎、舒义志、李长乐、文茂林等发起冲击,拔椿逼濠。无奈主河道被太平军深掘之后,水深难以凫渡;又见对岸大股太平军凭河埋伏,势若长蛇,淮军无奈只得收队。

试探性的首战失利。十六日,淮军复用炸炮猛轰,趁敌溃乱之际,郭松林命于奇泮、颜帮桂、张正久、王寿钊等率先冲锋。谁料太平军突然从藏身处跃出,枪炮齐发,淮军三面受敌,伤亡不可胜计,残部仓皇逃回北岸。当晚,郭松林令李长乐、宋德鸿等,杨鼎勋令王万钊、周河清等率队潜水拔出濠外木椿,其他各营相应准备。十七日,郭松林激励众军整装待命,同时严令吕山大德桥、横塘渡各营严截太平军增援尹隆桥。巳时刘玉龙的炮队轰缺太平军月卡一处,郭松龄见机会难得,立即令军士各负芦苇填濠渡河,自己大呼当先,直抵内濠。太平军层层阻击,双方皆伤亡惨重。郭松林枪伤左膀,犹挥军疾进。淮军见主将领头,自然个个奋勇。生死存亡时刻,忽大雨如注,淮军火药皆湿,火枪无法使用。郭松林急令收队,退回北岸栅寨。听闻若非突然天降大雨,尹隆桥便已丢失,湖州府城的黄文金深知厉害,当即挑选太平军悍卒数千,绕出吕山后路八字桥,意图反截驻尹隆桥北岸淮军的粮饷通道。战场随即转至吕山东部金村一带。

十九日,郭松林令李长乐、文茂林、颜邦桂三营驰往李家巷白鹤岭抢筑营盘壁垒,以为策应,同时又令各营相机协防。辰刻,筑垒半就,太平军悍卒数千突由洞子门蜂拥来扑。淮军殊死迎击,激战两时,参将何锡恩阵亡,淮军愤战愈厉,太平军退去。二十日,湖城太平军自尹隆桥,迤连八字桥、洞子门、沙水桥、白龙洞一带,袤延20余里,倾巢来夺白鹤岭与吕山集镇。郭松林认为太平军的全面出击仍是“围魏救赵”之计,终极目的乃解尹隆桥之围;于是命杨鼎勋督坚守尹隆桥老营,同时飞调易用刚、宋德鸿、周兰亭等分头迎敌,遣刘士奇、王永胜各率两营出吕山夹击,自督李长乐等三营相机接应。巳时,白鹤山的太平军旌旗摇动,呐喊冲下,易用刚等整队激战,枪炮对轰。太平军占据地利,以上御下,易用刚身受重创。郭松林率李长乐等捲旗突入,来往纵横,并令王平西炮船沿吕山塘助轰,毙太平军无数。太平军大队渐乱。王永胜、刘士奇率队由山脊翻下,疾如风雨,太平军部众被分割队乱,仓皇纷窜;淮军乘势掩杀,擒斩数千,王永胜追之洞子门。别股太平军由山后小路出援。郭松林分队击退。

多日苦战,淮军与太平军均是伤亡惨重,疲劳难战。郭松林命军士扎营休整,预备再战,同时上报李鸿章数日来的“吕山战况”,请求方略。谁料李鸿章的指令未到,湖州的前线已生重大变故。二十六日夜,湖州府城太平军主将黄文金突弃城逃走,尹隆桥南岸的太平军面对淮军的猛烈炮火稍作抵抗后便四散西去,惨烈的吕山尹隆桥争夺战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