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现象级游戏
《黑神话:悟空》横空来袭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曾任长兴县丞

元磁州窑《唐僧取经图枕》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年过花甲的吴承恩和当时著名学者归有光,几乎同时被朝廷委任为长兴县丞和长兴知县。
吴承恩在任长兴县丞期间,游历过相邻的江苏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安徽广德的太极洞以及长兴境内弁山的黑龙洞、罗岕的洞山洞等。这些洞内外的景观,在《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花果山水帘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混世魔王所住的水脏洞、盘丝岭的盘丝洞、紫云山的千花洞、狮驼岭的狮驼洞、柳林坡的清华洞、陷空山的无底洞、隐雾山的折岳连环洞、豹头山的虎口洞等,可以找到与现实相同景观的影子。这是长兴及周边地区洞景在《西游记》中的历史积淀,也是弥足珍贵的长兴生活元素,是视觉可及的物质遗产。此外,长兴的傩文化与舞龙文化,也为《西游记》中所吸收。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也与另一位长兴人徐中行有关。史料记载,两人是莫逆之交。徐任过河南汝宁知府,多次向吴承恩讲述汝宁府境内的嵖岈山景色,特别向吴承恩讲述了自己数次登临嵖岈山的感受,并高声吟咏了自己的诗作《嵖岈仙踪》:“嵖岈山上觅仙踪,石猴屹立半空中。圣僧讲经训愚顽,正果得道始大成”。吴承恩听了徐中行的讲述,很有些心驰神往,尤其是听说唐僧曾多次到嵖岈山讲经,并教化石猴成为徒弟的故事。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秋,吴承恩由扬州抵南京,乘船溯江而上到达武汉,然后沿京汉故道骑着毛驴来到了嵖岈山。他几乎是被嵖岈山的风光惊呆了看迷了,山上的“石猴王”和神态各异的石猴形象一下撞开他酝酿创作《西游记》的艺术闸门……
3820551-36418-135-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