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长兴县职教中心副校长顾海林光荣上榜。
顾海林,男,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长兴县职教中心副校长。自2011年担任全国首届新疆中职班班主任以来,顾海林十年如一日关爱学生,始终坚守在民族教育事业一线。面对远离家乡的新疆生,他倾心付出,悉心照顾。“随叫随到”的他成为新疆孩子的“浙江爸爸”,成为学生家庭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他曾荣获全国西藏班新疆班个人典型、浙江好人、“浙江骄傲”提名奖、浙江省师德楷模等荣誉。
守初心,扎根民族教育事业
2011年9月,作为全国首届新疆中职班办班学校之一,长兴职教中心迎来了首批79名新疆学生,顾海林担任电子班班主任。在长兴火车南站,见到那群来自天山脚下的孩子时,他感受到了身上担子的沉重:一双双瞪大的眼睛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当时,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群不远万里来浙江求学的新疆孩子照顾好、培养好。
顾海林面临的首个挑战是点名:每个孩子的名字都非常长,名字最多的达13个字,而且每个孩子看上去还都长得差不多。顾海林想了个办法,拿着一寸照跟身份证进行对照,然后死记硬背名字。五天之后,当学生们听到老师夹带着新疆调调把他们的名字一个个流利地报出来时,既惊讶又佩服。
洗澡也不是件容易事儿。新疆学生大多来自南疆地区,在此之前,很少有人进过浴室,在家也很少洗澡。刚进校园,甚至有学生连淋浴蓬头都不会使用。顾海林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并时常督促他们洗澡。开始的时候,学生对于洗澡还有抵触情绪,但后来,慢慢地还爱上洗澡了。
“第一年、第一批真的很艰难,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顾海林不无感慨,但他坚持下来了。
递爱心,成为新疆孩子的“浙江爸爸”
2014年,顾海林带的第一批新疆班学生毕业了。就在孩子坐上汽车准备离别前,学生们一一抱住了顾海林告别,哭着叫了声“顾爸爸!”
顾海林“浙江爸爸”的称谓由此传开。“那个拥抱让我也挺激动的,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做的一切都值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坚守民族教育事业、把新疆孩子照顾好、培养好的承诺。
新疆孩子远离父母、远离家乡,每年只有暑假才能回家团聚。为了不让他们感到孤单,他和孩子们约定,只要孩子们在学校,他就到学校陪着孩子们。从此,顾海林以校为家,日夜守候在学生身边。他几乎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每年的农历大年三十,他都在学校陪伴学生。顾海林说,他要努力当好这些新疆孩子的“浙江爸爸”。
孩子在外,最容易生病。一旦学生生病,顾海林随叫随到:半夜把患阑尾炎的学生送去医院、学生阿里木江面部感染,陪他打了3天的点滴……爱和耐心一点点感化着戒心和质疑,慢慢地,他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也成了远在新疆的家长最值得托付的人。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每次迎来送往时,顾海林还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家访。这在地域广袤的新疆,可不是件容易事儿。顾老师已经先后去新疆27次,足迹遍布乌鲁木齐、喀什、和田、阿克苏和伊犁等12个地区。
传匠心,让孩子们成为致富带头人
2019年6月18日,同往年一样,顾海林和同事们把学生安全送回新疆。得知顾海林到了新疆,第一届毕业生阿卜杜热西提组织10个同学在喀什跟老师们相聚。这是他们自2014年分别后第一次重逢,已经毕业的学生大老远赶过来见他,每每说起那次相聚,顾海林都很高兴。
作为顾海林得意的学生之一,2016年底,阿卜杜热西提在他的帮助下,利用所学技能在家乡成功创办了泽普县新欧丽胶带厂。该企业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800万元。作为法人代表,他立下承诺:每销售一卷胶带,就为教育捐赠0.03元。2018年,还为泽普县 “阳光助学金”捐赠20000元,让上学的贫苦户家庭的孩子们感到温暖,鼓励他们好好上学。
顾海林说,阿卜杜热西提们不仅学唱了班歌《感恩的心》,更将感恩之心带回了新疆,带到了家乡。“现在想想曾经那些苦那些付出,还是值得的,这个事业我还将继续下去。”顾海林意味深长地说。
顾海林还因材施教,学生哈依沙尔江对模型感兴趣,顾海林就帮他成立了“小哈RC工作室”。孩子们创作的300多个作品在“快手”上的总点击量超过了1000万。现如今,小哈是华为视讯的高级工程师。不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聘为乌鲁木齐市红山之声宣讲团骨干宣讲员,向各族人民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0年9月,应顾老师的邀请,小哈作为优秀毕业生到学校给新疆部的学弟学妹们作报告。在报告中,他多次提到了顾老师对他的帮助和关心,顾老师就是他的人生导师。
十年如一日,顾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初心坚守民族事业,用真心温暖天山学子,用行动践行承诺,用坚守诠释担当,真情演绎“跨越5000公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