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业务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县统计局探索形成了“1+2+N”工业统计培训模式,坚持“一个例会”,聚焦“两项重点”,借力“多元平台”,不断提升工业统计培训效果,着力夯实工业统计基层基础。
一、坚持“一个例会”,提高培训时效性。县统计局坚持定期召开乡镇工业统计工作例会,及时传达上级统计会议相关精神及统计工作制度最新变化,开展统计业务培训,交流统计工作情况。月度会议着重工业经济分析及报表注意事项讲解,季度会议着重工业统计业务系统培训,年度会议着重年定报制度讲解,如遇临时紧急工作任务,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进行布置。乡镇例会成为了县局与乡镇统计之间重要的沟通平台,增强了工作联系与情感维系,便于常态化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利于制度化推进基层统计工作。
二、聚焦“两项重点”,提高培训精准性。一是聚焦重点对象。目前,长兴县共有9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培训全覆盖难度较大,为提高培训针对性,县局以重点工业企业、新进规模企业、统计调整企业等为重点对象,开展集中业务培训,力促培训效果最大化。二是聚焦重点指标。工业企业需填报的报表及指标相对较多,在企业业务培训时着重讲解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应付职工薪酬等重点难点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及取数依据,并强调报表填报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三、借力“多元平台”,提高培训全面性。一是借助多方合力。加强与上级统计部门、县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园区)的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统计业务培训工作。除县局培训外,还邀请市局领导及专业人员来授课,与县经信、科技、宣传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规下工业、科技、文化产业等专业培训,每年赴主要乡镇(街道、园区)开展辖区内规上工业企业统计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覆盖面。二是借助多种方式。采取集中会议培训、实地走访指导、电话咨询服务、网络远程协助等多种方式进行业务指导。2021年县局共开展工业统计业务集中培训16次约800人次。建立工业重点企业驻点服务机制,每月开展乡镇企业走访,开展入库申报、产值计算、台账设置等业务指导,2021年共走访企业约220家次。开展电话网络咨询,建立工业企业QQ群,在线解答企业疑问,耐心帮助企业远程解决系统问题。为应对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业务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县统计局探索形成了“1+2+N”工业统计培训模式,坚持“一个例会”,聚焦“两项重点”,借力“多元平台”,不断提升工业统计培训效果,着力夯实工业统计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