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330522/2022-05216 | 成文日期: | 2022-12-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长兴县教育局 |
近年来,长兴县体育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加快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下面就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用好“指挥棒”,评价改革释放教育发展新动力
新形势下,我们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牢固树立“学生身心健康远高于学习成绩”的理念,制定“绿色指标”评价体系,激发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是调整了《长兴县学校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指标权重,对考核指标的设定及权重进行“重拳”调整,如将原先基于纸笔测验的“教学质量”指标权重从16分降至7分,降幅达56.2%,调整的分值扩充到体育健康、近视防控、心理健康等指标上,其中体育健康分值从原来的5分增加到10分。支撑这一改革,是“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清晰而强烈的价值导向。二是构建了“全学段校内外多元一体化”体育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获评2022年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以六维校内外的体系发挥体育评价的作用,以五层全学段的参与推动体育习惯的养成,以三化两激活的反馈提升体质健康的水平,以实践性评价的调整助推县域特色的形成。逐步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同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意识。
二、搭建“大舞台”,减负增效激发学生成长新活力
多年来,我县大力推动“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学校以体育节为抓手,开展好阳光大课间、体育社团等群众性体育;县级层面连续十四年举办八大类体育竞赛活动。在“双减”政策持续推进下,我们多措并举、减负增效,推动校内减负有效落地。一是搭建“1+3”素养提升“大舞台”。大力实施“1+3”学生素养提升行动(即体育+阅读、书写、表达),分学段厘清学校的发展定位与育人目标,学前段突出“玩得有意义”、小学段注重“习惯养成”、初中段重在“品质锻造”、高中段把握“学业出色”,这一有机生态体系让不同学段之间有机衔接,最终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习惯良好、学业出色”的学生。二是由“1”向“N”扩面提质。全县57所中小学开展“1+3”学生素养评比展示周活动和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角,人人都参与,减负担、提素养、挖潜能,保障了学生综合素养全面而有个性地提升。“1+3”开展以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不同的运动项目,实现百花齐放。如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叶龙”的传承学校,长兴县天平中心小学开发了“舞龙”、“跳荷叶舞”、“跳百叶龙韵律操”等多种活动,还邀请了百叶龙第四代传承人谈小明定期来校进行专业指导;长兴县实验小学开发了排球课程、排球课间操、校园吉尼斯、“快乐星期五”、“运动存折”等多种活动形式,将教会,勤练,常赛,常展形成一体闭环,还邀请了校友周苏红、杨一鸣等来校进行专业指导;长兴县第一小学利用“向往之光”学生素养提升行动手册开展日记录、周检查、月评比、学期考核等常态管理,开展花样跳绳、篮球、排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和平镇中心小学依托体育社团建设,发展学生兴趣空竹项目;三是体育竞赛成绩明显提高,今年以来,长兴县第六小学荣获2022年市校园足球比赛男子甲组冠军;雉城中学荣获2022年市校园足球比赛初中组一等奖;长兴县实验小学荣获2022年省青少年阳光体育排球比赛小学女子组第二名,市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女子组冠军;长兴县第一小学荣获2022年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团体第一,省级跳绳比赛团体第五名;龙山中学荣获浙江省第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初中女子组第四名,浙江省阳光排球比赛冠军;长兴县实验中学荣获省ZSBL中学生男子篮球联赛二等奖,市中学生篮球冠军;长兴中学荣获浙江省阳光体育传统学校排球比赛高中女子组第二名,浙江省第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冠军,浙江省中学生篮球联赛晋级赛(甲组)高中男子组一等奖。
三、找准“撬动点”,精准发力锁定痛点难点新突破
为完善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监测制度,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学校体育工作,及时掌握全县中小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状况和变化趋势,促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水平。我们印发了《义务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方案》,一是破监测难题,监测对象更广。乡镇Ⅱ类小学每年级所有班级全部参与监测,建成区小学、乡镇Ⅰ类小学每年级2个行政班以下的全部参与监测,3-4个行政班抽测2个班级,5-6个行政班抽测3个班级,7个行政班以上抽测4个班级。监测人数达到义务段抽测年级人数的1/3,达5000余人。二是多手段监测,提学生体质。每年12月,国家体质健康网需上报优良率、合格率,每年都能顺利完成测试及上报任务。同时,每年4、5月,县教育局组织人员下沉至学校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现场监测,监测成绩进行排序、通报、纳入考核。三是补薄弱短板,监测项目更实。根据省教育厅反馈大一新生和学校自行上报的体质健康数据,学生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得分相对较低情况。因此,我们有针对性选择监测项目,小学段选择速度、柔韧、耐力项目(50米、座位体前屈、跳绳);初中段选择必测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米/1000米等薄弱项目,为高中阶段的体质健康打下基础,形成良好的学段衔接,学生体质稳固提升。活动实施以来,学生体质得到明显提高,2021年全县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为58.39%,2022年优良率达60%以上,同比增长2个多百分点。
四、培育“闪光点”,体教融合擘画足球发展新蓝图
大力推广普及校园足球,校园足球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各年龄段足球队均取得佳绩(雉城中学、长兴六小多次荣获省、市冠军)。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16所,省级16所,足球特色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县将校园足球作为县域特色,助力学生体质素养提升,助推“双减”落地生根。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发展基础。出台了《长兴县中小学“校园足球”推进工作五年规划》,加速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统筹协调区域内足球人才升学衔接,建立科学有效的足球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校园足球文化。二是建立四级联赛制度,丰富竞赛载体。打造“未来杯”等本土青少年足球品牌赛事,建立覆盖各学段、贯穿“三横”(小学、初中、高中),“四纵”(班级联赛、校级足球赛、片区联赛、县级杯赛)赛事体系,充分发挥赛事的激励、带动作用,让足球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打破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实施“体育课教管教、大课间练管练、竞赛内容比管比”各管各的局面,形成“课堂内教会、课外活动勤练、校内校际县内常赛”课内外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新样态,目前长兴县学校体育新型态构建行动方案暨二年行动计划的方案已定稿,将于2023年3月召开全县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会,为持续建设高质量教育生态体系,打响“学在长兴”教育品牌贡献体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