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3万元,但是我们支出也高,所以提升集体经济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和平镇长安村党委书记何天堂开门见山地说。
翻看长安村近几年的集体经济收支,2017年,总收入35万元,2018年47万元,到2020年达到53万元,的确有大幅增长,但同村里的总支出也从42万元快速升到61万元,何天堂的担忧不无道理。
事实上,狠抓集体经济收入一直是长安村村两委挂心的事情。抓好收入、舍得支出,长安村总结了八个字。
精确测量 盘活存量抓收入
长安村,有连绵的山。靠山吃山,不只是说人,也说村。
从20年前,长安村就把山林承包给村民,种茶、种蜜梨、种其他经济作物。一部分村民靠承包山林养家致富。刚开始的时候,每亩租金40元,约定好每十年涨20元。但是到了后来,每到年底一算,不但租金没有涨,收齐都成问题,有些村民三四年才交一次租金。一大片山头,每年才收租金12万元。
2017年,韦山村等几个村合并成长安村,村变大了,几村合并的集体收入也变多,但是支出也水涨船高。怎么才能增加集体收入?
有村干部瞄上了承包出去的山林。“这片山林到底有多大?现在的租金是不是也应该按照当时承包合同上说的,十年一涨?每年收租怎么做到应收尽收?”村干部的碰头会上,一个个问题接连被抛出。
很快,答案也一个个出炉:重新测量山林、租金按合同确定。
很快,新的山林面积出来,2800亩,比原来的数字多了1000多亩;租金也确定为每亩60元;今年年初,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最终收上来18万元租金。
承包组长王荣平,为人正直,家里承包了20亩山林种茶,一直都按时交租金,交完租金,他松了口气:“该交的钱还是得交,这样种茶安心,赚钱也安心。”
不仅如此,今年长安村还将全域整治出来的765亩土地通过精准测量合理发包给种粮大户,为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对老养殖园区进行提升重新发包,对外出租给淡水养殖研究所,壮大集体经济。
引进项目 寻找经济增长点
并村之后,长安村有了新的村委办公室。原来韦山村的办公楼就闲置下来了,三层的小楼,加起来有800多平方米。
办公楼闲置了两年多。2020年,村委开会,集体经济要开源,村干部围绕老办公楼开展了讨论,最终决定引进项目、出租老办公楼。
村干部、村里乡贤纷纷有力出力,联系在外乡贤、对接认识的企业主、和镇里对接看有无合适项目入驻,最终引进了一家车辆检测中心,老办公楼整体出租,2021年,检测中心正式启用,年祖金24万元。
检测中心的引进不但增加了长安村集体收入,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方便。
村民宗永益的车子前不久刚刚来这里做了相关的检测,“以前要去长兴,来去好几十公里,现在村里就可以,很近,方便多了。”不仅如此,连安吉县靠近长安村方向的村民都选择到这边来。
此外,原韦山村另一幢2层老办公室,现在正在出租,每年也有一定的租金收入。原来的鱼塘,村民自己养也没什么收益,现在出租,每年都有租金。长安村废弃矿山闲置土地50亩,村里也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引进企业,目前正在项目可行性报告阶段,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
通过发掘新的增量,长安村的集体经济有了更多来源。
用之于民 集体经济造福村民
千方百计增加收入,该用钱的时候也不小气。
从2018年开始,每年长安村的村集体总支出少则30多万元,多的时候超过60万元。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福利、弱势群体帮扶,是主要支出项目。何天堂说,努力提升集体经济,就是为了有更多余力,可以改善村里的条件,让每个村民都享受到村里发展的福利。
2020年,长安村启动全域土地整治;2021年,长安村的新村正式启动建设;幼儿园迁建、新农贸市场也在规划中……一项项数过去,都是大额支出,但也都是不能省的钱。
全村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每人每年30元,都由村里承担,2021年签约费用就达12.9万元,不仅如此,有村民生病,村里也会视情况送去困难慰问金1000~3000元。
村民雷新明由于中风导致瘫痪,女儿在读高中,妻子离家出走,生活十分艰难。除了帮忙办理必要的救助,让雷新明的生活不至于太困难,每个重大节日,村里都会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今年春节,长安村慰问村里171名残疾人,总计支出慰问金14.2万元;村合并之后,今年村里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74人,春节,村干部又一户一户上门看望,送去慰问金、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