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电影《八佰》的上映引来了热烈反响。
这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电影,展示了怕死畏战的散兵游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让许多观众感动泪下。而就在这部影片描述的战争史实中,有着一名长兴籍抗战英烈,他叫余思九。
在市民李焕忠的家中,他正在和妻子女儿一起挑选着电影院位置。眼下正是电影《八佰》正式上映的时期,他打算带着全家一起前往影院观看,和别的观众不同的是,他们对这部电影还有着特殊的感情。
“家族里面有一个大外公,曾经是‘八百壮士’之一。参加过淞沪会战,我自己也是一名退伍老兵,对这种片子还是比较关注的,所以想带着家人去看看这部电影。”李焕忠口中的大外公,便是“八百壮士”之一的长兴籍抗战英烈余思九,是他外公的亲哥哥。余思九原名余水堂,据史料记载,1903年生于今龙山街道川步村余家自然村,青年时期离家从军,故而未留下过任何影像资料。在李焕忠的印象里,大外公是留在传说中的人物。
“我九几年当兵时回来探亲,外公看到我穿了一身军装,就想起自己的哥哥,跟我说你有个大外公曾经也是当兵的。”
当年的李焕忠只知大外公是打过日本人的烈士,直到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跻身5个英雄群体之列,余家人由族谱中寻找线索,民国时期参加国民党部队的只有余水堂一个,结合档案与村民口述,基本判断余水堂即为余思九。
另外,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长兴县档案馆举办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纪念长兴县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史料展”,展览中赫然出现一则民国三十四年四月由渚山乡第六保出具的抗战损失原始档案,其文展示:“本保八甲九户余思九一名,在民国廿六年冬在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之一,至三十一年敌寇侵占租界后,被敌寇害杀”。
民国三十四年的长兴档案记述余思九 “至三十一年敌寇侵占租界后,被敌寇害杀”完全与“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后的相关历史吻合。而现今村民口述的余水堂经历,除了姓名有出入,也与这段历史相吻合,尤其是他们所谓的“五百勇士”更接近于史实。
李焕忠女儿李雨彤今年13岁,对于能有这样一个太公,她感觉骄傲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动力:“我的太公当年挥洒热血,不惜自己的生命去保卫国家,我们现在应该向他们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国家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