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5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现状,特制定《长兴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文物保护为基础,以活化利用为指引,以我县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为载体,努力打造“长兴文化”品牌,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内涵提升”项目中的文物文博保护传承专项行动,推动传统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增强我县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保护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坚持原址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的地理位置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是反映这一区域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重要载体,一般情况下应坚持原址保护,不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搬迁。
(三)坚持修旧如旧
修缮保护工作必须遵守最小干预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要保存原来的文物形制、文物结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
(四)坚持社会参与
把《文物保护法》中的公民保护义务落到实处。做好保护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确保文物安全。
(五)坚持活化利用
活化利用是发挥文物价值的关键所在,应根据文物特点,结合实际,充分挖掘潜力,活化利用,服务社会。
三、主要任务
我县是文物大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210处,总数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古遗址、古墓葬位居全省各县区第一。从旧石器至秦汉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是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交融、传续的集合点,有着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对浙江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物保护和旅游项目的最大公约数、最佳切入点,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今后三年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七项:
(一)明确相关职责
由县文广旅体局牵头,梳理各乡镇(街道、园区)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业主职责,每年通过与各乡镇(街道、园区)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向业主发放安全责任告知书等形式,全力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工作。
(二)完善体系建设
在原有县、乡镇(街道、园区)、村三级网络巡查的基础上,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第三方巡查服务及利用互联网、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增加巡查有效性,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不断强化文物安全巡查预警机制。
(三)优化经费保障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优化经费保障模式,打造特色、亮点和重点项目,确保不可移动文物三年项目顺利推进。
(四)实行资质维修
实施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以专业化代建单位来保障不可移动文物修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在修缮过程出现不按图施工、工期拖延等情况,保障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原有风貌。
(五)严格文物执法
加大文物执法部门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执法力度,从专业人员配备,业务能力提升,技术手段运用三个方面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执法,力求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为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全县所有不可移动文物安全。
(六)出台考评办法
为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扎实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制定《长兴县文物工作考评办法》,夯实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七)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结合“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关注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文物保护良好氛围
四、重点工作
(一)保护革命旧址,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是目前江南保存最完整、内涵丰富且规模最大,被誉为“江南小延安”。利用革命旧址,串点成线,通过滚动式维修、多形式布展、全方位体验来讲好“江南小延安”这个红色文化故事,配合煤山镇打造红色研学小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品牌,打响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品牌,打造长三角一流红色旅游教育品牌。
1.有序维修重点布展。对新四军《苏南报》社整体修缮,苏南区行政公署保养维护,报社编辑部旧址进行抢险加固维修;实施方司令谭司令北山园住所旧址、新四军后方医院疗养所旧址、报社编辑部旧址维修工程。对维修征收后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江南银行、粟裕司令部、长兴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共长兴县委四处旧址进行场景复原和内部布展。
2.串点成线打造经典。配合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仰峰村的建设,对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和粟裕办公旧址进行场景复原和陈列布展,为红色旅游拓展丰富的参观点,将旧址串点成线,打造我县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煤山镇、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文旅集团。)
(二)活化利用石刻,转化保护路径。
顾渚贡茶院遗址及摩崖,是唐代著名贡茶——紫笋茶造茶之所的遗址,以及唐代湖州刺史袁高、于頔、裴汶、杨汉公、张文规、杜牧,宋代汪藻、韩允寅等人为督造贡茶或游览所刻摩崖。丰厚而珍贵的摩崖石刻资源,是我县茶文化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优势资源和战略资源。未来三年,不断探索摩崖石刻文化保护传承、活化转化的新路径。
1.国家立项科技保护。目前摩崖石刻岩体生物病害严重,崖裂隙渗水,摩崖题刻岩体表面受水侵蚀风化严重,部分自然残损和石刻字迹模糊,之前做的物理保护,包括竹质雨棚已见霉烂,急需科技性保护。通过对上争取,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立项,利用国拨资金对本体科技保护,周边环境整治,启动修缮活化利用。
2.配套设施展览展示。有计划完成顾渚贡茶院遗址最高堂摩崖石刻保护利用、顾渚贡茶院遗址霸王潭摩崖石刻本体保护及水系改造、老鸦窝摩崖石刻物理保护及环境整治这三个项目的石刻本体修复及周边环境整治后,做好周边旅游点的配套设施建设,集展示、收藏、保护、研究与传拓体验于一体的摩崖石刻拓片陈列展示馆,从而扩大摩崖石刻的知名度和水口旅游景点的美誉度。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水口乡、文旅集团、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三)修缮名人墓园,展示人文底蕴。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必须要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历史名人就是具体的载体,一个个名人就是一段段故事,就是构成城市历史的变迁和见证。岁月更迭,物阜长兴孕育驻留了一代又一代不胜枚举的文人墨客、贤君朝臣和才子佳人,通过修缮名人墓园,缅怀先人,展示深厚人文底蕴。
1.名人梳理史料挖掘。长兴人杰地灵,山水上佳,名人墓葬众多。指导淝水之战著名战役的东晋名相谢安,墓葬在林城三鸦冈;与苏轼齐名积极推动北宋变法的权相章惇,择葬水口九龙山;明朝嘉靖隆庆两朝内阁首辅徐阶,孤葬和平东山;除此以外,还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家族墓群,有韩世忠之子韩彦直墓、之孙韩杕墓。省保单位西峰坝东汉画像石墓,为浙江省内现存最早的画像石墓。
2.整治修缮讲好故事。分批实施名人墓园整治修缮,展示长兴独特的人文底蕴。在整治修缮名人墓园时,切实做到形制、结构、材料、工艺等不改变,保留真实历史信息,充分体现文物价值。加强周边环境保护,亲近自然、融入自然、道法自然的理念,保护周边山水林田河更是新时代“两山”理念的具体体现。(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相关乡镇(街道、园区)、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四)编制保护方案,规划遗址建设。
文化遗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必须把这些特色遗址保护好、利用好、弘扬好。高水平编制遗址保护利用规划,更好适宜经济社会的新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推进遗址保护与生态、旅游等方面多态融合。未来三年重点规划建设一座国家遗址公园和一座省级遗址公园。
1.规划建设“长兴一百万年”七里亭国家级遗址公园。七里亭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浙江省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系具有重大价值的地下文化遗存。2006年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向世人揭示早在距今100万年,我们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浙江人类的历史是从长兴七里亭遗址开始写起。2020年将积极对上联系,争取列入浙江省级以上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并依托考古,规划省级乃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规划建设以时光隧道的形式,从杭州建德5万年、安吉上马坎80万年、到长兴一百万年的穿越,诠释浙江人的起源。(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泗安镇、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2.规划建设“一代内阁 前世今生”徐阶墓省级遗址公园。徐阶作为明朝首辅,不光在明史上是一位重要人物,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考古发掘揭示的徐阶墓现状,墓茔、拜台、月池、神道、享堂等明代墓葬形制、营建方式清晰可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展示效应。如何加强遗址本体和环境风貌的保护,加强区域配套环境建设,按照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标准要求指导徐阶墓的保护性修缮和利用展示工作,推动遗址公园及早开放运行、发挥更大作用,按照旅游景区村庄的标准要求打造“阁老故里、笤南名村”品牌,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和平镇、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五、组织保障
(一)组织有序。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应严格遵循属地化保护的原则,所在地政府、单位及个人应全权负责保护工作,确保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涉及乡镇(街道、园区)应在县文广旅体局的统一协调下,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协同推进相关工作。
(二)财政保障。长兴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由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对上争取,多种渠道保障18个重点项目专项修缮、活化利用等项目经费。
附件:长兴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一览表(2020-2022)
序号 | 项目名称 | 级别 | 现状及措施 | 工作任务 | 牵头 单位 | 责任 单位 |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1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江南银行布展 | 国保 | 现状:位于煤山镇的四处旧址,其中江南银行原展览陈旧,不能满足游客观展需要,苏浙公学目前无展览,县委县政府旧址只有简单展览。 措施:联合打包布展后为红色旅游拓展丰富景点。 | 编制陈列大纲,设计展陈方案。 | 完成布展,对外开放。 | /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苏浙公学布展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长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布展 | 挖掘史料,收集资料。 | 编制大纲,设计展陈方案。 | 完成陈列布展,对外开放。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中共长兴县委布展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
2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方司令、谭司令北山园住所,后方医院疗养所,报社编辑部旧址维修 | 国保 | 现状:整体保护状况不佳,结构不稳定,屋面渗漏,木质结构腐朽等。 措施: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对文物本体进行维修。 | 项目申报入库。 | 完成设计方案,申报国拨维修资金。 | 实施对文物本体维修。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3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鞋子厂、修枪所、被服厂维修工程 | 国保 | 现状:整体保护状况不佳,结构不稳定,屋面渗漏,木质结构腐朽等。 措施: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对文物本体进行维修。 | 项目申报入库。 | 完成设计方案,申报国拨维修资金。 | 实施对文物本体维修。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4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苏南报》社维修 | 国保 | 现状:整体保护状况堪忧,部分立柱腐朽,部分地基下沉,部分墙体倾斜,部分房屋损毁。 措施:对文物本体进行维修。 | 国拨资金到位,完成文物本体维修。 | / | /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5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苏南区行政公署维修 | 国保 | 现状:外立面不合理改动、墙面抹灰及线脚破损,瓦件破损渗漏、门窗缺损,室内地面及天井后期改动,排水不畅,楼面板部分缺损,木质楼梯腐朽。 措施:抢救性维修。 | 完成抢救性维修。 | / | /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6 |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之司令部布展提升 | 国保 | 现状:位于槐坎乡仰峰村沈家大院的,已征收维修。 措施:提升陈列布展,为红色旅游拓展丰富的参观点。 | 编写方案,专家论证,完成提升。 | / | /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7 | 粟裕办公旧址布展 | 国保 | 现状:位于槐坎乡仰峰村,已征收维修。 措施:进行场景复原和陈列布展,为红色旅游拓展丰富的参观点。 | 编写方案,专家论证,完成布展。 | / | /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8 | 新四军一纵队司令部基本陈列布展提升工程 | 国保 | 现状:该基本陈列以传统展陈手段为主,缺少互动性、体验性强的现代展陈手段。 措施:通过智慧化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进一步增强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提升观展感受。 | 方案设计,完成陈列布展提升。 | / | / |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煤山镇 |
9 | 顾渚贡茶院遗址最高堂摩崖石刻保护利用 | 国保 | 现状:三处摩崖石刻历经上千年风雨,自然风化现象严重,已出现自然残损和石刻字迹模糊等情况。 措施: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立项,利用国拨资金对本体科技保护,周边环境整治,旅游点的配套设施建设。 | 国拨资金到位,编制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 有序实施工程。 | 工程完成。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水口乡 |
顾渚贡茶院遗址霸王潭摩崖石刻本体保护及水系改造 | ||||||||
老鸦窝摩崖石刻物理保护及环境整治 | ||||||||
10 | 城山遗址保护利用 | 国保 | 现状:位于城山沟3A景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措施:文物活化利用。 | 周边环境整治,树立遗址标识碑。申报立项,争取入库。 | 编制方案 | 完成规划编制,通过专家论证。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和平镇 |
11 | 七里亭遗址公园 | 国保 | 现状:2006年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浙江100万年前人类最早的起源地。 措施:设计标志性建筑,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规划建设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邀请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 | 编制设计规划方案。 | 项目招商引资。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泗安镇 |
12 | 徐阶墓遗址公园 | 县保 | 现状:已完成考古发掘和修复。 措施:打造省级遗址公园,实现徐阶墓的动态长效保护和文物活化利用。 | 升格省保单位。 | 规划编制省级遗址公园建设。 | 实施遗址公园建设,完成建设。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和平镇 |
13 | 西峰坝画像石墓展厅维修 | 省保 | 现状:展示馆存在墙壁渗水、发霉、脱落等现象,文物本体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措施:对展厅进行维护保养。 | 完成整体维修。 | / | /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龙山街道 |
14 | 朱氏宗祠维修 | 省保 | 现状:多处屋面屋顶漏水,木结构腐朽严重,排水不畅。 措施:向省文物局申报对文物本体进行维修。 | 完成整体维修。 | / | /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太湖街道 |
15 | 章惇墓园修缮整治 | 县保 | 现状:墓葬布局可辨,墓丘已平,1995年曾被盗掘。石马、石翁仲头残缺,周边为连绵山岗,长满毛竹。 措施:恢复竖立石像生,对周边环境和墓园进行修缮整治,建亭廊讲好章惇墓故事,为水口全域旅游拓展丰富景点。 | 周边环境整治。 | 恢复竖立石像生,墓园本体进行修缮整治 | 建亭廊等周边设施完成工程。 | 水口乡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16 | 韩杕及韩彦直墓园整治 | 县保 | 现状:保存较差,现存石翁仲、石像生残缺,墓碑断裂。 措施:周边环境征地后清面,墓园整治修缮。 | 周边环境征地。 | 墓园本体修缮。 | 完成 | 泗安镇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17 | 张家桥遗址活化利用 | 省保 | 现状:周边农户侵占严重,保护存在困难。 措施:文物活化利用。 | 完成周边环境整治,规范标识标牌。 | 申报活化利用立项。 | 资金到位,编制规划完成。 | 画溪街道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
18 | 谢安墓园整治 | 县保 | 现状:墓为衣冠冢,保存尚可,周围环境较差。 措施:对周边环境整治和墓葬本体进行修缮,文物活化利用,讲好东晋名相谢安的故事。 | 完成征地,对周边环境整治。 | 墓葬本体进行修缮。 | 周边配套设施。 | 林城镇 | 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