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减量置换 优化整合 长兴县大力推进水泥行业战略布局调整
发布时间:2020-04-17 字体:【

近年来,长兴县紧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脉,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创建为契机,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紧紧围绕“绿色智造,品质赋能”,全面主攻过剩产能淘汰、智能工厂改造,先后关停5家水泥粉磨、熟料生产企业,累计淘汰过剩熟料产能450万吨,减量置换新建一条国际先进的日产7500吨智能管控熟料生产线,整合集聚新建360万吨/年粉磨生产基地,全力打造绿色智造水泥产业园,水泥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取得决定性成果。2019年,长兴水泥行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1亿元,同比增长11.9%,税收10.32亿元,同比增长30.53%,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7.8%,全行业实现“质效双升”。

一、“两园一带”描绘水泥行业新蓝图

持续谋划水泥行业战略布局调整,以产能整合集聚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水泥行业“两园一带”建设,全力创建世界级水泥行业集聚区。一是大力实施过剩产能淘汰。通过压减过剩产能、矿山资源调整、产能减量置换等方式,分步关停湖州南方、煤山南方、长广水泥、长湖水泥等能耗较高、污染较大的水泥企业,累计腾出能耗近60万吨标煤,削减粉尘排放835.53吨/年、氮氧化物排放2358吨/年、二氧化硫排放341.6吨/年;二是聚力打造两大水泥园区。全面攻坚熟料产能压减与布局优化,以水泥产能减量置换为抓手,通过淘汰湖州南方、煤山南方12000吨/日水泥产能,在槐坎南方置换新建国际先进7500吨/日水泥熟料示范生产线,推动水泥产能向煤山地区集聚,打造国际先进水平水泥熟料产业园;全面关停淘汰长湖申沿线煤炭、熟料个体小码头,利用原先拆除淘汰码头岸线资源,规划建成全省内河最大散货环保型公用码头,同时,在熟料产能减量置换基础上,分步推动粉磨产能向码头周边集聚整合,加快建设360万吨/年水泥粉磨产业基地,全面打造现代水泥粉磨、物流综合产业园。三是全力建设南方水泥物流输送带。南方集团投资8.5亿元,新建一条自水泥熟料产业园至粉磨物流产业园总长22公里的全电运输、全电仓储综合物流输送带,通过“空水联运”模式实现水泥熟料“天上走”,每年可运输熟料1050万吨,减少运输车辆往返约100万车次,节约燃油2026吨,减少尾气排放14278吨,301省道沿线道路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二、“三张清单”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一是建立星级绿色工厂创建清单。将水泥企业全部纳入星级工厂创建名单,督促企业淘汰落后设备、采用节能设备、加强现场管理、减少污染排放,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打造现代化花园式水泥企业。目前,我县水泥企业均达到三星级绿色工厂水平,正在创建四星级绿色工厂。二是建立节能减排技改清单。全面排查水泥企业窑炉情况,整理全县目录清单,根据实际每年选择3-4家水泥企业实施窑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2014年来,全县水泥行业共计投入资金9亿元以上,实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40余只。通过一系列节能技改措施,全县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均完成了脱硫、脱硝、收尘、环保封装等技术改造,粉尘、氮氧化物、硫化物排放等各项指标都远低于国家公布的最新标准。三是建立清洁生产审核清单。全县所有水泥企业均通过清洁生产验收,并根据验收情况建立清单,每三年复审一次,建立长效监管制度,确保清洁生产创建成果长效不反弹。

三、智能制造培育产业提升新动能

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装备自动化、智能化为重点,持续推进水泥行业智能化改造,以槐坎南方示范生产线为例,新项目采用国际顶尖技术装备,生产过程采用智能化管理,原料加工、运输、烧结、包装等工艺流程全部实现可视化,企业生产人员相比原有水平可减少30%以上。一是建设试点示范项目。深化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示范,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在水泥行业推广,推进水泥企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二是开展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采用粉磨过程与窑炉煅烧的自适应、非线性、可预测的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窑系统关键环节的智能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在水泥窑炉、包装、装车、清库等危险、密闭环境和重复作业环节应用机器人进行智能操作、维修,减少人工作业。三是建设厂区物联网。利用物联网技术、设备监控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应用具有采购、生产、仓储、计量、销售、运输、质量管理、能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的商业智能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