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梁森苗研究员牵头,会同长兴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勇军、长兴县龙山街道办副主任茆晓峰、长兴县龙山街道农办主任叶菊敏、副主任许继锋,在渚山村便民服务中心与渚山村党支部书记吴满棠、村主任王佳以及干事徐蕾,共同会商渚山杨梅"三服务"行动计划并制定详细方案。
会商前,梁森苗研究员等一行先赴渚山村80亩杨梅集体山考察调研,王佳主任介绍了1984年种植的"荸荠种"杨梅,每年成熟季节因树冠高达10米以上,致使采摘工人伤残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去年9月份开始大幅度截锯大枝,迅速降低了树冠高度。目前,树高均在3米以内,新枝梢抽生良好。以高接换种方式,计划在这80亩杨梅集体山上进行。而后,对高低大枝锯剪、主干涂白、主枝遮阳、全园翻耕并施有机肥,可高位嫁接的树枝、方法,以及杨梅保温棚搭建的树体选择、结果枝花芽识别等等,展开了互动式讲解、考问,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实践知识。
在设施大棚种植的"东魁"杨梅树旁,吴满棠书记介绍了村里赴省农科院参加杨梅培训学习以及大棚杨梅专人管理情况,饶有兴趣地展开了杨梅有效花、无效花识别,以及杨梅疏枝、疏花、疏果等精细修剪与疏花疏果技术探讨,增强了渚山杨梅优质高效栽培的信心。
渚山杨梅"三服务"行动计划具体方案:
1、杨梅"三疏一改"。尽早疏树并主干喷白、重新锯剪大枝并保留粗壮新枝以便高位嫁接、看枝识花疏果,2-3月全园翻耕并施有机肥改土。
2、杨梅品种改良。引进"早佳""早鲜"早熟良种,选聘高位嫁接师傅,计划3月初选定21户贫困户等可供高接换种的大树,并逐一标记,预估穗条,尽早签订劳务合同,明确职责,启动高位嫁接。引进种植2年生以上"早佳"树苗。选择有一定文化、乐于传授且有嫁接及管理基础的村民5-10人,组建渚山杨梅科技服务队,培养"科技二传手"3-5人。
3、杨梅保温棚建设。搭建地址选择与温棚面积3亩,鉴于目前花芽生长量不足,计划下半年搭棚,元旦前后覆膜,明年提前结果。
4、杨梅罗幔栽培。优先保障低收入户。选择通风的山坡或山顶,并要求树体矮化(2.5米以内)且有花芽。4月下旬-5月上旬搭建,通过科技服务队等新建单株罗幔帐篷200亩。
5、杨梅产后加工。以专业合作社或公司为单位,鲜果经发酵后烧制杨梅白酒,经保鲜或速冻后压榨杨梅鲜果汁(冷藏)。以企业对接方式销售。
6、杨梅科技培训。3月份由梁森苗研究员等主讲,在渚山村礼堂开展"杨梅春季生产管理要点"培训、在80亩集体杨梅山上开展"杨梅矮化后田间护理技术"以及"杨梅高位嫁接技术"现场讲解。4月份由梁森苗研究员等带领渚山杨梅科技服务队等一行,赴兰溪考察杨梅设施大棚栽培"早佳"新品种以及大树矮化和衰老树更新基地。5月份由梁森苗研究员等主讲,在渚山村礼堂开展"杨梅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培训。讲课期间,分发杨梅春季生产管理要点、杨梅"三疏一改"技术等资料,《杨梅生态栽培》《杨梅病虫害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书籍,相关视频。
7、其他。包括150亩水稻种植并指导、基地挂牌。600株桃等水果美丽田埂并种植指导。等等。
此外,在2月份新冠肺炎与寒潮期间,为强化渚山杨梅春耕备作技术指导,提供长兴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转发或直接提供渚山村吴满棠书记、王佳主任《聚合力 战疫情》春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三)杨梅篇,应对极端气候(寒潮)杨梅春季防冻技术,新冠肺炎期间果品春季管理技术资料汇编,杨梅树寒潮后扶伤措施,新冠肺炎防疫期杨梅春季管理技术等。
通过强化技术指导,会商制定实施方案,为更好落实服务快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