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长兴县水利局组织召开2019年度年终总结会议,总结回顾2019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工作形势,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各科室、下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19年,在省、市水利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长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上下的紧密配合下,该县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工程保障更强。完成水利投资5.9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8%,进一步补齐工程短板;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有序,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拦洪错峰的作用,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二是水利惠民更实。提升农村饮水人口19083人,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长兴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真正为百姓谋实事、干实事。三是河湖形象更美。高质量推进全流域美丽河湖创建,杨林涧、仙山湖-泗安塘上泗安段被确定为浙江省2019年“美丽河湖”;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有效改善了城乡水生态环境,为城乡建设增亮填彩。四是行业管理更严。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全面做好水利工程标准化操作运行和监督管理“两个平台”的留痕管理,突出抓好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严格落实“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要环节”。五是试点亮点更多。在深入推进“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管理”试点、河湖标准化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新争取到国家用水统计调查制度试点、浙江省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浙江省水资源数字化转型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等5项试点,并圆满完成年度试点改革任务。六是水利服务更优。将“三服务”工作列为中心工作来抓,大兴服务之风、强化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思路;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涉水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和掌上办,达到100%跑零次。县水利局驻县政务办窗口成为2015年以来唯一一个连续17个季度获得“红旗窗口”称号的部门。
会议要求,2020年水利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夯基础、补短板、强监管、创示范,全面推动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切实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开展汛前隐患排查,做好隐患的动态排查整改工作;加强雨情、水情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加强水文测报设施、水库自动测报等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为防汛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做好水利工程监管调度,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建设。二是坚持谋干合一,优化防洪排涝工程格局。继续推进泗安塘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西苕溪流域长兴南片一期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清零”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统筹抓好圩区整治、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治理等面上水利项目推进,完成长兴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坚持服务民生,着力推进农饮水达标提标行动。完成长兴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实现全县达标提标人口覆盖率、水质达标率及水质自检率均达到100%。强化长效运行管理,确保建成一处、管护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四是坚持提质增效,全面加强水利行业管理。加强在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建立立体化监管网络格局,落实事前审核、事中监管、事后复核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水域管理保护水平。同时,从严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管理。五是坚持示范引领,持续打造水利特色亮点。推进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河湖管护工作新局面,打造美丽河湖建管样板;推进国家级用水统计调查制度试点工作,为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用水统计调查制度积累“长兴经验”;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突出圩区管理形式延伸等具有长兴县域特色的改革模式。六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水利服务水平。优化涉水审批服务,实现涉水服务事项网办实现率、掌上办实现率、“跑零次”实现率等常态化保持达到100%;深入基层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蹲点指导服务,解决基层水利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干部管理营造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