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长兴:“三突破”打造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政务超市”
发布时间:2019-07-22 字体:【

没想到,村里便民服务中心如今也变得如此“高端”“大气”

大厅整洁有序,

窗口工作人员服务亲切,

办事方便快捷

近日,走进长兴县太湖街道沉渎港村便民服务中心

前来办理业务的村民周女士连声陈赞道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效率快速提高

服务环境“改头换面” 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

这无疑要归功于长兴县“三突破”打造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政务超市”

 

一、突破体制架构,构建合理高效服务体系

1.部门集中审批,搭建一站式平台。立足全县实际情况,对原有的6个分中心进行整合,通过“一撤一并两进”,即撤销农机分中心,合并就业服务分中心和社会保险分中心,公积金分中心、第一税务所整体搬迁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已形成县中心加婚姻登记分中心、人力社保分中心、交管分中心的“1+3”模式。全县31家涉行政审批部门100%进驻,除省定例外事项外政务办事事项100%进驻。

   2.构建三级中心,延伸一条龙服务。深化构建县,乡镇(街道、园区),村三级联动的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早在2016年,该县16个乡镇(街道、园区)及256个行政村均已实现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三级联动的架构全面形成,真正使基层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现实。

    3.优化中介服务,实行一窗式管理。对涉审中介机构的服务事项、时限、费用等实行全流程监管,扎实开展涉审中介市场化改革省试点。深化中介机构ABCD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构建中介机构信用监管、违规惩戒机制,2018年度在长开展业务的涉审中介单位共计77家,评选出A级41家,B级29家,C级7家,D级0家,实现服务时限和服务收费双下降。同时通过网上“中介超市”平台实现涉审中介资质审查、事项管理、业务查询、信用评价四位一体的监督模式,目前已实现网上中介超市备案217家。

二、突破机制束缚,探索提速增效服务模式

    1.探索“一窗受理”,内部流转提效能。聚焦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层级的办理事项,全力打破部门条框界线,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综合窗口集成事项覆盖率100%,做到应设尽设,实现办事材料实时流转、办理结果及时告知,形成分类别、跨部门“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的服务模式。

    2.深化“联审联办”,整合链条优服务。推进“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加快部门间联审联办步伐。通过办事材料电子化上传实现申报受理,对于确需纸质材料的事项则采用双向代办及共享,实现“一件事情”全流程网上办、数据跑甚至不见面审批。目前已实施省定“一件事”41项,目录外“一件事”4项,有效避免了办事人在部门间往返跑、多头跑,为审批服务提速提效,为企业群众省时省力。

    3.坚持“项目为王”,“妈妈式”服务促提速。创新推行“一窗受理+集成审批+专业代办”的“一站式”集成审批服务模式,每月召开项目预审例会,对项目实行“麻雀式”详细解剖,组建62人的“专业服务队”,提供专班服务,将代办员代办代跑与业主意愿快跑以及部门主动助跑三者结合,提升项目审批服务效率,加快项目落地速度。目前,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平均用时(不含中介服务)仅10天。

三、突破管理瓶颈,营造温馨和谐服务环境

   1.OSM现场管理全覆盖,整洁便捷环境优。大力推行OSM标准化管理,将“精、细、实、严”的科学管理方法延伸至3个分中心、1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56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呈现规范整洁的政务服务新面貌。同时,为办件人提供联动服务、自助服务等个性化的快捷服务,全面启用电子政务平台、电子评议系统、业务审批系统,努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2.加强窗口人员考核,热情服务形象好。开展季度“红旗窗口”和“服务明星”评比晾晒活动,鼓励“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引入“领导坐班”“午休值班”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定期服务礼仪培训,畅通多样化群众投诉反馈渠道,将窗口服务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努力做到服务贴心、群众舒心。3.重视党建引领,为民服务作风实。创新“党建+”办法,成立了由11个党支部(党小组)组成的党建工作联盟,通过党员“体验式”换岗、“找茬型”反馈、“金点子”征集,做优做强政务(便民)服务各项工作。推出“一口清”“一纸明”“办证反馈”“一事一评”及专项效能监察等一系列机制措施,狠抓规范化建设,群众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