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镇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印发《小浦镇全面实施移风易俗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6-03 字体:【

各行政村(居),各科室,各职能站所:

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现将《小浦镇全面实施移风易俗工作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中共小浦镇委员会

2019年5月27日

小浦镇全面实施移风易俗工作方案

(试行)

 为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移风易俗、涵养淳美乡风,根据镇党委统一部署,决定在全镇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当前部分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节俭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镇落细落小落实,在全镇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存在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情况严重,迷信思想根除不彻底等突出问题,在全镇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庆俭办”三项行动为主要内容。

1.婚事新办行动。倡导婚事新办,刹住当前婚事大操大办攀比风,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净化社会风气。

(1)重情轻礼。教育引导群众形成理性婚嫁观,遏制结婚讨要高价彩礼的不良婚俗,解决部分农村地区彩礼负担过重问题。降低宾客随礼标准,减轻群众的人情债负担。

(2)仪式庄重。简化婚礼程序,减少仪式流程,取消繁文缛节,不办多次仪式和酒席。改变婚礼形式,提倡集体婚礼、旅行婚礼,以低碳环保形式迎亲,不炫富、不铺张。文明婚礼现场,亲友祝福语言文明、行为活泼、雅俗共赏,拒绝各类低俗闹婚行为。加强对婚庆从业者的教育引导和管理,规范婚庆市场的经营行为,共树健康文明的婚俗新风。

(3)宴席节约。缩小宴席规模,控制参加婚礼人员范围,减少酒席数量。合理设定宴席标准,不讲排场,不搞攀比。加强餐饮市场管理,杜绝各种明显偏离正常消费水平的“天价宴”“豪华宴”。提倡节约,宴席菜量适当,避免“喜宴”变“剩宴”,浪费资源。

2.丧事简办行动。倡导丧事简办,遏制丧事铺张浪费,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引导殡葬简办新风尚。

(1)厚养薄葬。对在世老人关心尽孝,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简易方式寄托哀思。弘扬传统孝道文化,褒奖身边的孝老爱亲典型,引领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以“邻里守望”为主题,推进孝老志愿服务,关爱孤寡老人、留守老人,营造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2)简约治丧。倡树文明新风尚,遏制重殓厚葬、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控制丧事规模和丧事时间。加强基本殡葬服务供给,完善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措施,严格丧事活动管理执法,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

(3)文明殡葬。严格依法实行火葬,提倡树葬、壁廊葬等生态安葬方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所搭建灵棚灵堂、扬幡挂符,不在公路沿线、林区焚烧纸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树立文明祭祀观念,提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奠方式。

3.节庆俭办行动。倡导节庆俭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过节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节日新风。

(1)传统节日重文化。充分挖掘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和载体,提高群众参与热情,让群众更关注节日的内涵和意义,改变过节送礼吃喝的风气。

(2)民俗节庆节俭办。深挖民俗节庆的文化元素,有序组织民俗活动,节俭办节,促进民俗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倡举办农事节庆活动,树立“淡化吃喝,文明过节”理念。

(3)其他喜事减办或不办。控制喜事项目,除婚丧嫁娶事宜外,提倡出生满月、生日祝寿、升职升学、参军入职、开张置业、等一般喜事减办或不办。操办家庭一般喜事应控制宴请范围,不邀请近亲属以外人员参加。控制送礼金额,不攀比不抬高礼金。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先进引领。要把先进文化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各村居、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组织者、示范者、实践者的责任,深入挖掘和宣传移风易俗推进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工作。

(二)坚持问题导向。要深入基层调查,切实摸清摸准当地不良风气的背景情况,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明确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对“移什么风”“易什么俗”要找准问题、抓住重点。

(三)坚持群众主体。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内心向往和意愿要求,落实为民惠民措施,把发动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实践、惠及群众生活落到实处。

(四)坚持因地制宜。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内容具体、措施量化、便于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对行之有效的要继续深化持之以恒,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或相违背的,要及时予以完善。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9年5月)。5月下旬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对全镇移风易俗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化工作宣传,广泛宣传报道移风易俗工作动态、正反面典型等,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活动深入人心。

(二)部署落实(2019年5月底前)。各村居、各有关单位对照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进度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迅速部署落实,建立相关组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落地。按照“双提十攻坚”行动要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共同研究制定下发对各村居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考核办法,共同组织实施考核,每季度晾晒各村居工作进展情况并公布排名,考核结果列入对村年度考核。

(三)持续推进(2019年6月开始)。各村居、各有关单位全面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移风易俗工作转入常态,持续推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共同组织负责人员实施检查,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推进移风易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孙敏华任组长,党委委员张治锋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办公室,加强指导,负责移风易俗工作推动。在各村居成立“和治理事会”,具体落实村一级移风易俗工作推进。

2.加强服务供给。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大舞台等群文阵地的作用,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设立喜庆堂、吊唁堂等,为村民提供便利和服务。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治理事会”的积极作用,参与指导村民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村干部下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参照样本,引导群众深入实践。

3.加强经费保障。镇一级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安排乡风文明建设专项经费,确保移风易俗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在移风易俗过程中发挥作用明显的“和治理事会”优秀成员和文明示范家庭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不断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监督考核。把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纳入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各村要把移风易俗纳入农户考评标准,对做得好的农户在户主大会予以表彰,不断引导村民在参与文明创建中提高文明素养。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全程跟踪推进情况,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村年度考核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办公室设立移风易俗咨询与举报电话(0572-6072225),接听群众举报。

 

附件:小浦镇全面实施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

 

 附件

 

小浦镇全面实施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孙敏华  

副组长:张治锋

成员单位:

党建办

党政综合办

村镇建设办

社会治理办

生态旅游办

社会事务办

派出所

市场监管所

镇总工会

镇团委

镇妇联

镇科协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全镇移风易俗推进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