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兴县村民陈文强来到李家巷镇便民服务中心,给二胎办理新生儿户口申报和新生儿参保,不到十分钟,事情就全部办好了。
“几年前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要到李家巷派出所、村委会、社保办等地多次跑,好几天才能办完,特别麻烦。 现在一个大厅就能全部办好,真是太方便了!”陈文强喜出望外。
这是长兴公安户籍服务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所带来的变化。户籍服务进驻乡镇便民中心后,出生、新生儿保险等35项事项可以集成办理,甚至可以代为办理,改变了以往市民办理户籍业务需要部门之间来回跑、跑多次的状况。
2017年9月,长兴公安部门深入挖掘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服务不缺位”全省率先将公安事项延伸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这一主题,紧贴民意勇闯新路,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泗安派出所、洪桥派出所进行户籍服务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一:我先“跑”,进驻“加盟店”
泗安、洪桥两镇户籍业务顺利进驻镇便民中心, 逐条分类整理办事指南、咨询电话,精简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余下10个派出所的户籍业务分批入驻所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018年7月全部进驻完毕。户籍服务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其他窗口办事联动,“一窗通办”“无差别受理”,窗口统一出件,内部流转审批,将惠民便民举措落到实处。
二:规范“跑”,打造“旗舰店”
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办事大厅“旗舰店”户籍服务运作模式为样板,梳理出户籍服务事项44项,导入OSM现场化管理,邀请礼仪专家,对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升政务服务形象。
★建立材料内部流转机制。对于审核审批事项,由户籍民警和户籍工作人员每日内部流转到派出所,审核审批后内部流转到窗口办结,规定流转时间、规定流转内容,建立材料流转台账,确保每一份流转材料有迹可查,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同时,及时装订户籍档案,每月或每季做好户籍档案的归档,便于全县档案的查询。
★健全服务监督机制。在大厅放置意见建议簿、征求意见箱,在受理窗口配置评价系统,定期梳理评价情况及群众意见,并由所领导对所有的户籍办件进行回访,确保群众满意。
三:合力“跑”,推出“杂货店”
★打造公安复合型窗口。在洪桥、对户籍、交警、流动人口等公安服务事项实行“无差别全科受理”,即44个6个9项交警办理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真正从源头上优化了窗口资源配置,打造了复合型的公安办事窗口和服务。 派出所流动业务、户籍事项,
★实现事项一体化办理。在乡镇“四个平台”增设公安业务“无差别受理”窗口,打破乡镇“四个平台”和公安窗口的距离壁垒,与乡镇(街道、园区)婚姻、计生、社保医保等信息一条龙实时流转,让群众少跑腿。以办理新生儿出生申报及医保为例,前后完成仅需20分钟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统计,公安业务员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后,各窗口服务群众共计20万余人次40人250余件,此举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户籍有责投诉率始终保持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