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025号提案的复函
民进长兴县支部委:
贵单位在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探索长兴县健康休闲养生旅游的建议》提案已悉,感谢贵单位对长兴健康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的关心。针对贵单位提及的有关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会同旅委等单位共同研究,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健康产业是围绕人、服务人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改委始终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安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将健康产业作为决胜于未来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跨界融合发展的引领型产业来抓,加以重点培育和加快发展。健康休闲养生旅游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发展现状
长兴建县历史悠久,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诞生地,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誉为“帝乡佛国”。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长兴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的发祥地,书中记载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为传世的品茗三绝。有着太湖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园、仙山湖景区、大唐贡茶院、金钉子远古世界景区、中国扬子鳄村、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等一批国家级旅游景区。乡村健康游发展成效显著,多次得到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引进一批旅游“大好高”项目和对原有景区的整治提升,着力塑造“茶文化圣地、乡村游天堂”旅游主品牌以及全县“四季诱惑”、水口乡“上海村”、图影度假区“山图水影”、林城镇“七彩北汤”、泗安仙山湖“登仙山、游仙湖、入仙境、沾仙气”等特色子品牌,一个集贡茶体验、古生态探索、优美小镇、文化创意、精品民宿、欢乐休闲、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长三角旅游首选区形象日益彰显。
“十二五”期间,来长游客从758.63万人次上升到1296.37万人次,年均增长14.33%,其中国内游客从755.28万人次上升到1290.56万人次,年均增长14.33%;旅游收入从54.9亿元上升到112亿元,年均增长19.51%;景点门票收入从2039.99万元上升到4100.27万元,年均增长19.07%,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县、旅游业最美中国榜、浙江旅游总评榜十佳县等荣誉。
2017年在全域健康旅游基础上,导入“旅游+”理念,把旅游元素融入各行各业,实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将观光旅游和传统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农事采摘体验,加快推进“农园新景”、“岕里人家”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打造“一乡一节、一月一节、一品一节”农事节庆活动,全年共举办大型农事旅游节庆活动十余场,如林城梅花节、城山沟桃花节、泗安樱桃节等。注重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帝王文化、茶文化、古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太湖文化等本地人文特色,打造文化观光之旅,深化煤山红色走廊、水口茶文化景区、煤山金钉子地质文化景点等。特别是今年7月我县李家巷鸳鸯龙表演赴意大利参加第34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实现了继百叶龙后,又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总体来看,我县健康休闲养生旅游发展较快,特点也较为鲜明,但仍存在总量规模还不够大等不足之处,下一步我们将全力补短板,力求健康休闲养生旅游发展有新的突破。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健康旅游。积极推动医疗、养老、体育健身等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医疗旅游、山水养性体验、运动养生、美食养生、绿色养生等健康业态。依托太湖、仙山湖等生态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度假、生态养生等业态。利用长兴禅茶资源优势,开展茶饮、茶食、茶疗等为主要内容的禅茶养生旅游,开创禅茶健康养生旅游新模式,全力塑造长兴禅茶文化养生新品牌。依托武术、自行车骑行、山地速降等特色资源,积极培育、打造一批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和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与龙山森林养生小镇、绿野仙踪、城山沟桃源山庄等基地,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养生特色的绿色食品、绿色菜果禽生态型的养生农庄,打造一批融健康养生、自然景观、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山水、森林资源,渚山杨梅等品牌,发展以生态观光、采摘体验等为主的生态旅游。鼓励优质医疗机构、旅游服务机构和旅游休闲基地(目的地)的合作开发多种形式的健康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是提升发展异地养老。依托长兴旅游、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候鸟型”异地栖息式养老养生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开发异地养老产品,为异地养老市场提供接待、娱乐休闲、医疗康复、老年群体社交、子女行孝、探亲访友等服务。着力加快水口老年养生度假基地整体品质品牌和形象提升,打造长三角“候鸟式”异地生态养生养老的示范基地。
三是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机制,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强化养老机构的医疗、康复、护理、保健功能建设。支持发展老年康复医院、老年保健院、临终关怀医院等机构,提供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支持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凡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均可申报医保定点单位。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运行、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乡镇(街道)卫生院开展长期托管的养老护理服务。探索开展医保体制改革,对入住养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老人适度放开医保资金。力争到2020年,20张以上床位的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养老护理服务,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达到50张,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不低于50%,民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比例力争达到70%。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县健康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的关心支持。
联系电话:0572-6023937
负 责 人:潘旭飞
经 办 人:杨 晶
长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