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贡茶、汽车影院、人鳄表演、泡温泉......以往,这些只能去名胜景区才能享受到的旅游项目,如今长兴人不出县也能玩个尽兴。近日,记者从该县旅游部门了解到, 2014年,长兴各大旅游景区新招不断,一幅“升级版”的长三角休闲旅游首选区地图正在加紧绘制中。
2014年,长兴景区很火
在起伏的山峦之间,从落差370米的山坡上进发,面临随时可能的伤痛和危险,迎接各种人工障碍物,穿越树林、茶园、高台、木桥、竹林、台阶等地形,以最快速度抵达终点,对车手来说,这是一场超越极限的挑战之旅。
去年10月5日, 2014中国长兴山地速降国际邀请赛在和平镇城山沟山地速降文化主题公园举行,来自法国、瑞士、意大利、中国港澳台地区的78名选手参赛。
正因为赛道难度大,从而极大提高了赛事的趣味性和观赏性,风景如画的城山沟景区也因为这一场国际性赛事而变得热闹非凡。当天景区游客人数达到近万人。
时隔一月,太湖图影湿地农耕岛上,一场妙趣横生的湿地稻草人嘉年华启动。湿地公园依循自然环保理念,将稻田收割后留下的稻草变废为宝,制作成形态各异的稻草人,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体会到农耕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完成DIY稻草人制作,体验田园乐趣。
江南红村景区则以红色教育为主题,以原有新四军纪念馆和新展馆为依托,在现有建筑设施基础上,重点做好餐饮、客房改造提升工程,丰富“学生游”和“教育游”产品内容。
节庆系列带来欢乐经济
林城镇梅花节、和平镇桃花节、渚山杨梅节、洪桥镇河蟹节、泗安花木大会和小浦古银杏节等农事节庆活动,长兴已经形成了一乡一节、一月一节、一品一节。
频频举办的农事节庆带来了什么?“最直观的作用就是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农民富了。”县旅游局市场科科长杨运山说。近年来,长兴的杨梅价格从1元/斤提高到15元/斤,蜜桃价格翻了8番,葡萄价格翻了5番。去年,全县七大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30多亿元,平均每户农户增收近5000元。
据统计, 2014年长兴依托“一月一节庆”活动,共举办杨梅节、葡萄节、银杏节、花木大会、河蟹节等乡村(农事)节庆活动近20场次,吸引70多万人次参加,全年活动累计时长100多天,可以说,长兴农民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过节!
长兴旅游又添工业风情
“老爸,你看这边有个球,是干嘛用的呀? ”周先生6岁的儿子天天对展厅内的一个圆形透明球起了兴趣,边问边伸出手去抚摸圆球,谁知道手刚碰到球面,一条弧线从球内生成。“哇!”这一变化把天天吓了一跳,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又把手伸了过去,果然更多的光线在球内出现。原来,这是一个辉光球。
上周末,来自江苏泗洪的周先生带着老婆孩子来到长兴,在游玩了大唐贡茶院、金钉子等几个景点后,他们来到了天能集团工业园区,在这里他们体验了新鲜的工业旅游。
2013年11月,天能集团工业旅游点成为长兴首个绿色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填补了工业旅游的空白。
而超威集团的生态广场上,处处可以感受到新能源的运用前景。光能创意区、风能景观区、储能屋等,一一展现在眼前。“工业旅游这种新的旅游模式,可以利用企业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取得认同和信赖,同时也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在杨运山看来,这是一种前景十分广阔的新型方式,旅游与一产、二产、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一些新兴业态能够成为旅游新的亮点。
打造“一轴两翼一区”大格局
近年来,长兴县出台了《长兴县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长三角休闲旅游首选区”总目标,到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6%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4.5%以上。
据了解,打造“一轴两翼一区”的空间格局成为该县旅游事业的蓝图。具体说来,“一轴”指由北至南构建水口、城区、城南为一体的旅游发展中轴线,重点打造江南茶文化旅游区、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区、休闲农业采摘体验区。“两翼”指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构建以滨湖景观大道为轴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太湖渔耕风情及太湖新城3个区块为核心的太湖风情旅游带;构建以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整合二界岭乡村旅游集聚区、中国扬子鳄村和上泗安古村为一体的仙山湖田园风光旅游圈,培育仙山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一区”即整合合溪水库及其上游的小浦、槐坎、煤山、白岘等乡镇的“古生态、红色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培育历史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