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不仅带来了凉爽惬意的好天气,也让今年国庆平添了几分热闹。广大市民趁着国庆长假,或与家人外出度假,或与朋友携手同游,或结伴逛街购物,抑或组团品尝美食,将这七天的假期过得有滋有味。
国庆催热长兴旅游
迎着凉爽的秋风,一路驶向“长兴西大门”的泗安镇,在人头攒动的薰衣草风情园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忙”得不亦乐乎。
有的忙着在20多亩的向日葵园内合影留念;有的忙着在新落成的“蜂硕蜜蜂文化园”内给孩子现场普及蜜蜂小知识;有的则忙于在薰衣草手工制作部里亲自动手制作薰衣草精油皂;还有的则忙着带孩子体验“抓泥鳅”的乐趣......秋风拂过的山乡里,满是欢声笑语。
“国庆假期头一两天,客流量一般,平均每天不过四五百人。从3号开始,来景区旅游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基本每天在1000人以上,相比去年,是一个稳中有升的情况。”薰衣草风情园负责人翁植平一脸的笑意。
和泗安的欢乐热闹一样,十里古银杏长廊、陈武帝故宫、大唐贡茶院等旅游景区的游客人数也相当可观。值得一提的是,太湖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园二期开园,搭配晴朗好天气,让该景区每天的游客人数比平时翻了两番。
出行状况井然有序
在申苏浙皖高速泗安收费站,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一路畅通的交通让司机们不禁点头称赞。“这个假期,我们一家六口特地从江苏昆山赶到长兴来玩玩,除了在出江苏的时候有点堵车外,一路都很顺畅,没有碰到堵车,所以心情非常好!”江苏游客龙敏边说边靠边停车,和家人商量着先在泗安镇上吃个午餐,吃饱后再去欣赏泗安美景。
在该站点收费员吴彬看来,今年国庆交通情况井井有条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庆高速不收费。“由于国庆期间高速免费,大大减少了排队收费的时间,因此路况条件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吴彬坦言,为了进一步保障通行秩序,收费站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将平时不开通的道口进行开通,增派工作人员进行值班,同时还针对来往的大车进行专道专人收费,切实保障小车的正常通行不受干扰。就该收费站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每天的车流量要比平时多出50%以上。
和高速通行的有序增长一样,我县汽车站、高铁站、火车站在国庆期间的客流量明显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可观。
假日商场实惠放送
“正巧,前阵子就发现眼霜和爽肤水用完了,本来想去买来着。我那闺女说国庆节商场有优惠,让我等到过节的时候买,果然没错呢!”家住林城镇北汤村的盛雪娟拿着手里的脸部保养品细细地说,买1000元减180元呢!
正如盛雪娟所说的那样,在金陵路、长海路、解放路等几条商业街上,硕大的优惠广告随处可见,不少商家都愿意趁着国庆长假,打一场“薄利多销”的价格战。
在金陵路上的一家大型购物商场内,男装柜台的营业员吴永梅正忙着给顾客取衣换衣。“平时,和少淑女装、运动品牌等柜台相比,男装柜台要显得冷清一些,毕竟男士逛街的机会比较少。”吴永梅边说边去储物室拿取大尺码的秋装外套,而这个国庆节,让男装柜台热闹了不少,“假日期间的销售量,至少比平时多出一半,我们也好久没这么忙碌过了!”
除了女性护肤品、男士衣裤的热卖外,黄金首饰也是这个假期的“热销宠儿”。黄金专柜的负责人透露,由于下半年是结婚的高峰期,所以不少人在国庆假期前来购买黄金首饰,因此该专柜的营业额也比平时多出了60%左右。
本地餐饮百花齐放
沿着绿意葱茏的长水公路笔直向水口乡驶去,一路上满是来自江浙沪的私家车。来自南京的胡海平一家就是自驾游而来。“我们一家都是‘吃货’,主要是趁着这个假期,将南京周边那些脍炙人口的美食吃一遍。”说着,胡海平笑了起来。
在胡海平看来,他们一家来到长兴寻访美食,必来的地方就是水口。“我们以前就来过长兴,对水口几家农家乐的菜式印象很深,其色香味不比我们吃过的其他大饭店差!”说到自己最喜欢的稻草肉、桃花鸡,胡海平不禁咽了咽口水。
除了农家乐的热度不减,县内几家大酒店也借着国庆节热闹了一把。这几天,明珠路上的一家大型酒店内,宴会部所有工作人员都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国庆,我们几乎每天都有三场以上的婚宴要准备,工作量比平时大了不少,大家都干劲十足!”负责人钱晋笑着说,“听说城区的其他几家大型酒店,每天的营业状态也非常好,这都得益于假期的婚礼比较多。”
绿色出行受欢迎
和外来游客自驾游玩长兴不同,不少没有在国庆假期出游的长兴市民则选择了更为健康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公共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
这几天,刚刚搬到新房子的周华,忙着布置新家,顾不上外出游玩。尽管如此,周华也选择了她自己的方式来度过假期。“刚搬到新家的时候才发现,小区正对门就有一个公共自行车停靠点,我就想着国庆可以‘扔掉’方向盘,骑一骑自行车,锻炼锻炼!”周华坦言,这个假期有了公共自行车,省掉了不少堵车无自行车,锻炼锻炼!”周华坦言,这个假期有了公共自行车,省掉了不少堵车无奈的时间,骑着轻便的自行车,吹着惬意的秋风,好不自在!
长兴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坦言,国庆期间,公共自行车的每日使用率在五千次左右。
除了公共自行车给长兴低碳出行带来示范作用外,公交车也迎来了乘坐高峰。“我们是画溪街道包桥村的,一家七八口人进城聚个餐吧,一辆车坐不下,两辆车到城里难停车,不如就在家门口直接坐公交车,既方便又安全。”对于包桥村的村民吴琼裕而言,坐公交车似乎成了进城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