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南方部分地区新一轮暴雨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于5月12日启动中国气象局今年首个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湖南:暴雨致逾百万人受灾 洞庭湖支流现洪峰
近期频繁发生的强降雨,使湖南局地受灾严重。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13日下午披露,湖南9个市州的逾百万人受灾,紧急转移人口2.74万人,洞庭湖支流汨罗江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
11日14时至13日,湖南自湘西北及湘北向湘中以南发生强降雨过程,暴雨中心位于沅水、资水中下游地区及环洞庭湖区。截至13日8时,湖南全省平均降雨42毫米,沅水沅陵站累计降雨量最大,达205.5毫米。
广东:暴雨袭击 95市县拉响暴雨或雷雨大风警报
13日,广东自北向南先后出现雷雨天气,其中韶关、清远、肇庆、广州、茂名和阳江录得大雨到暴雨,截至17时,包括韶关、茂名、广州在内共95个市县拉响了暴雨或雷雨大风预警,信宜和始兴气象台还发布了暴雨预警级别最高的红色信号。
广东省气象部门监测显示,12日20时至13日17时,广东省共有18个气象站录得100至250毫米的大暴雨,其中清远录得全省最大雨量186.9毫米;另有81个气象站录得50至100毫米暴雨,有245个自动气象站录得25至50毫米大雨。
13日中午前后,广州出现强雷雨,市区现中雨局部大雨,并伴有7级左右阵风,广州观象台(萝岗)录得58.8毫米的降水,从化、增城、花都普遍出现大雨到暴雨。广州气象台于中午12时许拉响了雷雨大风蓝色警报。
广西:强降雨已致4死2失踪 南宁暴雨白昼如夜
随着汛期以来首轮大规模强降雨的出现,广西多地遭遇暴雨袭击,给部分市县造成灾害。
13日上午,广西首府南宁市出现短时强降雨。9时许,南宁上空乌云密布,雷声轰鸣,犹如黑夜,行驶中的汽车纷纷开启车灯照明。随即,暴雨倾盆,造成该市民族大道、中国—东盟商务区隧道、仙葫大道等部分路段内涝严重,部分道路交通一度瘫痪,市民出行受阻。
广西中部的工业重镇柳州市也遭遇暴雨的侵袭,其市区及周边地区12日晚至13日凌晨遭遇强降雨袭击,市区监测到最大降雨量达169毫米。受此影响,柳州市区部分路段出现短暂积水,部分居民因强降雨受灾。
江西:64县遭暴雨袭击 1.17万人紧急转移
11日至13日,江西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袭击,暴雨导致部分河流超警戒水位,省会南昌出现长时间内涝。截至12日20时,该省共转移民众1.175万人,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具体灾情还在统计中。
13日,南方新一轮的强降雨过程进入第三天,暴雨却丝毫没有消减,大到暴雨继续盘桓在江南以及华南一带。中新社记者从江西省防总了解到,12日9时至13日9时,江西省24个县降下大暴雨、40个县降下暴雨,21个县降下大雨,为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
暴雨导致江西省会南昌出现城市内涝,城市多条主干道被淹,交通堵塞。部分路段水深接近2米,积水没过轿车车顶。有网友在微博上称,同事在市区繁华路段中山路捕获上百尾小鱼,并上传“战利品”照片,引来数十人评论转发。
福建:持续强降雨 严防城乡洪涝滑坡泥石流
13日一大早,福建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并拉响北部地区暴雨警报,开始严防可能引发的城乡洪涝和地质灾害。
4月25日进入雨季以来,福建各地降水明显偏多。据福建省气象台透露,13~15日福建自北而南又将先后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局部地区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和7~9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福建气象部门由此告诫,相关部门应做好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局地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并注意防范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福建省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亦显示,13日,福建龙岩市的武平县和上杭县,三明的永安市,南平的光泽县、建阳县、邵武市、顺昌县、武夷山市等地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级为三级,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巡查、监测和防范。
当前,福建处于主汛期,是防御暴雨山洪的关键时期。为快速传递危险预警信息,及时通知民众转移,福建正为全省7.2万个自然村配置防汛预警铜锣,推广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鸣锣预警方式,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南方强降雨持续 各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南方强降雨目前仍在持续。 中央气象台5月14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14日08时至15日08时,贵州东南部、湖南南部、广西中东部、广东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部和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北部、福建北部、浙江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