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2571157/2025-00027 | 成文日期: | 2025-06-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长兴县统计局 |
一季度,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扎实推进“三个年”行动,全力稳基础、育动能、强信心,全县经济克服外部下行压力,总体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多数指标增势快于去年全年,全县GDP增长6.6%,实现平稳开局。
一、观全局:运行趋势总体向好
(一)合力奋进,核心指标稳中有增
经市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GDP总量223.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较去年全年提升0.8个百分点,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1.2个、0.6个百分点,与市均持平,居全市第4。
1.三次产业同步回升。全县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为6.43亿元、107.61亿元、109.25亿元,分别增长4.7%、8.5%、4.7%,分别快于去年全年0.2个、1.5个、0.1个百分点。
2.“6+2”指标稳健运行。除“两重两新争取”指标与全年不可比外,6项指标较去年全年增速提升,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分别提升4.7个、5.6个和2.3个百分点,幅度较大。但随着县区比拼白热化,指标排位压力增大,7项指标排名全市前二的仅2项、全市居中的3项、全市后二的2项,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比、固定资产投资位次分别提升3位、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第3,其余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退位。
表一 一季度全县“6+2”指标完成情况
亿元、%、百分点
一季度 | 2024年 | 增速变化 | 增速排位变化 | |||||||
总量 | 全市排位 | 增速 | 全市排位 | 总量 | 全市排位 | 增速 | 全市排位 | |||
GDP | 223.3 | 2 | 6.6 | 4 | 927.8 | 2 | 5.8 | 3 | 0.8 | 退1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85.1 | 1 | 12.7 | 3 | 356.2 | 1 | 8 | 3 | 4.7 | 平 |
服务业增加值 | 109.3 | 2 | 4.7 | 5 | 449.5 | 2 | 4.6 | 4 | 0.1 | 退1 |
固定资产投资 | 90.3 | 4 | 4.8 | 2 | 295.2 | 5 | -0.8 | 4 | 5.6 | 进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79.7 | 4 | 5.9 | 3 | 378.0 | 2 | 6.6 | 1 | -0.7 | 退2 |
外贸出口 | 76.2 | 4 | 5.2 | 5 | 300.1 | 3 | 2.9 | 4 | 2.3 | 退1 |
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比(1-2月) | — | — | 3.44 (占比) | 2 | — | — | 2.91 (占比) | 5 | 0.53 | 进3 |
(二)底盘夯实,生产形势基本稳健
1.农业生产供给充足。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较去年全年提升0.1个百分点,稳居全市第1。一是畜牧业规模扩张。畜牧业产值增长21.8%,居全市第1,占全市的28.8%,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对全县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7.2%,其中禽蛋产量3828吨,增长12.9%,生猪累计出栏2.7万只,增长54.9%。二是渔业稳步增长。受春节消费旺季有利带动,鱼塘大面积清塘销售,全县渔业产值增长4.8%,居全市第3,其中水产品产量2.5万吨,增长6.7%,产值4.1亿元,增长4.8%。
2.工业运行韧性增强。一季度,在补库存、抢出口等带动下,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85.09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市均1.2个百分点,支撑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8.6%,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1.9%。一是多数行业生产加快。全县规上工业32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累计产值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其中汽车制造业、纺织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加快4.3个、5.4个、55.6个百分点,对全县产值增长贡献率合计达63.4%,顶梁柱作用凸显。二是转型升级稳步推进。1-2月,全县规上工业研发费用9.66亿元,增长6.9%,占营业收入的3.44%,占比居全市第2;高新、战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分别增长12.4%、11.1%、17.0%,分别占规上工业的71.2%、40.3%、46.9%,分别较去年全年提升0.3个、5.3个、1.9个百分点;生产汽车4.4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754辆,电动叉车、电动机、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9.6%、14.3%、32.6%,产能持续释放。
3.服务业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09.25亿元,同比增长4.7%,占GDP的48.9%,较去年全年提升0.4个百分点。一是现代服务业引领增长。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前三的批零业、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1%、6.9%、6.1%,合计拉动全县服务业增长3.9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83.3%。二是龙头企业支撑稳固。1-2月,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5%、32.3%。
(三)需求扩容,内外循环保持活跃
1.有效投资稳步放量。一季度,在部门乡镇持续合力挖潜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居全市第2,其中建安投资(核算指标)增长7.1%,拉动固投增长3.8个百分点。一是项目入库保持领先。全县新入库项目176个,同比增加66个,入库总数居全市第1,其中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92个,同比增加31个,合计完成投资额占固投的28.2%,有力支撑固投转正向好。二是产业投资全面提速。全县一产、二产、三产投资分别增长244.9%、5.7%、1.3%,分别较去年全年提升197.8个、5.1个、4.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其他三产投资(剔除房地产)分别增长5.7%、47.4%,对固投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70.2%、189.8%。
2.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一季度,在以旧换新、春节促销、龙之梦虹吸作用增强等利好因素带动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1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市均1.1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129.4%、27.4%、94.9%,占限上单位零售额的18.0%,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网络零售蓬勃发展,限上电商类企业销售额增长13.4%,较去年全年提升29.5个百分点,对限上零售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9.4%。
3.外贸市场克难向前。一季度,全县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分别为83.07亿元、76.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2%。一是非美市场有效开拓。1-2月,全县对欧盟、东盟、“一带一路”、RCEP分别出口7.87亿元、7.4亿元、18.12亿元、10.11亿元,分别增长20%、18.4%、15.6%、6.3%,分别拉动全县出口增长3.2个、2.8个、5.9个、1.4个百分点。一季度,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2.1%,连续两个月快于内销增速,为2023年2月以来首次。二是利用外资形势良好。全县新引进固投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个,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完成1.13亿美元、0.81亿美元,分别完成市目标的56.3%、80.7%,总量、进度均领跑全市。
(四)保障有力,民生福祉增进
1.民生事业有序开展。一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亿元,同比下降4.7%,总量居全市第1;财政支出仍保持较高强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9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教育、社保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26.7亿元,占比76.4%。据人社局统计,一季度,“青村合伙人”品牌持续打响,累积招引青年大学生1693人,居全市第2,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61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6%以内,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2元,同比增长5.2%,居全市第5,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330元、17608元,分别增长4.5%、6.5%,分别居全市第5、第2。农村增收持续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495,好于全省(1.730)、全市(1.509),同比收窄0.029,收窄幅度居全市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