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索引号:   051312143/2021-00020 发文时间:   2021-01-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长兴县政府办公室
2020年长兴县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

本报告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编制。本年报由总体情况、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情况、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七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范围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本年报的电子版可在长兴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http://www.zjcx.gov.cn/hzgov/front/s257/xxgk/zfxxgkgznb/20210220/i2897692.html下载。

    一、总体情况

2020年,长兴县政务公开工作在省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围绕“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信息公开内容,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推动转变政府职能,以公开稳预期、强监督、促落实、优服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县域典范。现将我县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行政权力,提升政务公开力度

    一是加强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公开到位。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各行政主体的负责人信息,包括姓名、照片、职务、分管工作、工作简历、办公地址及联系方式。并按照三定方案公开县政府各部门及乡镇(街道、园区)及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的职能,同步公开相应负责人姓名、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同时,依托政务服务网全面公开各单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方便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54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16号)。对照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结合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梳理细化权力运行和政务服务事项,逐项认定公开属性、确定公开标准,编制安全生产等26个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并在政府门户网站设专栏进行公开。三是全过程公开行政决策信息。大力推行政府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等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县政府常务会议,利用网站和新媒体官方平台广泛开展决策意见征集。今年以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务常务会议参与讨论12次。在制定工业企业政策和服务业企业政策时分别邀请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专题会议,参与讨论。除按要求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外,常态化公开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其它文件,以及县政府全体会议纪要和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同时公开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20年共公开规范性文件14件、其他文件101件、政府全体会议纪要1件、政府常务会议纪要13件、专题会议纪要18件。

    (二)围绕重点领域,提升政务公开质量

    一是紧盯“六稳”、“六保”,增强发布信息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积极发布、解读《长兴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长政发〔2020〕2号)、《长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专项政策意见》(长政发〔2020〕7号)和《长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受疫情影响企业社会保险费返还的政策意见》(长政发〔2020〕8号)等疫情发生以来出台的政策意见,以及国家、省、市发布的“六稳”、“六保”相关重要工作举措。主动回应经济社会热点问题,释放更多积极信号。利用人事人才网,统一发布招工招聘信息,开通“才来长兴”抖音号,创新“现场+网络”联动立体化模式,公开人才招引信息。二是围绕营商环境,提高政策发布、解读精准度。积极运用“企业码”,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采用条目式结构归类整理发布政策,确保所有政策清晰明了,使企业能够快速查询相关条目政策释义、主管部门、申报审批流程等内容,极大方便企业知晓、读懂政策。在政府门户网站上通过“涉企政策云平台”,集中公开涉企政策,加大涉企信息精准公开力度。创新采用“服务专员”+“服务专班”模式,及时梳理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全面了解企业、项目业主问题需求的基础上,面对面宣传解读,确保企业明了奖励补助申报等相关政策信息。三是围绕疫情防控,提高信息发布及时性和覆盖面。在疫情期间,按照“科学、客观、适度”原则把准舆论导向,杜绝失实舆情信息传播,并设立24小时咨询电话,及时为公众答疑解惑,日均接电答疑100余人次。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网站、报纸、电视、电台、电话彩铃等媒体向社会发布健康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累计浏览、点击超千万次。2月19日,组织县防控办、商务局等十个部门新闻发言人开展“同心战‘疫’、聚力发展”长兴县疫情防控网络在线问答直播活动,就疫情期间群众关切的复工复产、企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用工返学等社会民生问题集中答疑解惑。

    (三)围绕公开载体,提升政务公开效用

    一是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2019〕61号)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的要求,在政府网站统一设置“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一步优化栏目页面设置和检索功能,按照法定时限及时发布并实时更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方便社会公众快速准确获取所需信息。二是高质量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受理,规范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20年全县各公开主体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83件,其中81件在本年度法定时间内依法答复,2件结转到下年度继续办理。法院审结涉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7件,行政机关无一件败诉,连续三年未发生涉政府信息公开败诉行政诉讼案件。三是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9〕29号)和省市有关通知要求,对全县各行政机关的政务新媒体进行排摸清理,排摸出政务新媒体共计50个,并建立政务新媒体管理清单,注销无力维护、关注度低的新媒体账号5个。严格执行备案规定,凡开设、注销政务新媒体均向县政府办公室书面备案,全部纳入全省政务新媒体管理平台进行管理,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切实发挥作用。

    (四)围绕保障措施,提升政务公开能力

一是调整组织体系,加强督促指导。实时调整确定各乡镇(街道、园区)和县政府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微信群和钉钉群,发布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要求、通报存在问题、发布典型案例。县政府办公室切实承担起政务公开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召开工作推进会8次,并针对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基础薄弱的情况,逐一上门开展检查指导。二是充实工作力量,提升工作能力。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县府办选调工作人员一名充实到政务公开科,专门从事政务公开工作。 2020年6月29日,组织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培训会。县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园区)政务公开工作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邀请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许婷婷法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点法条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解读,并对各单位提出的疑问现场进行解答。三是科学考核,追求实效。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根据考核检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一律进行扣分,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聘请第三方机构,分半年度和年度两次对各公开主体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督促各公开主体进行整改。四是社会评议,提高改进。在门户网站上开设政务公开工作社会评议专栏,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公开形式是否便捷有效、方便公众获取;依申请公开是否依法按时答复;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设施是否便捷有效等内容接受社会评议。2020年我县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履职不到位等问题被问政的情形。

    二、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
制作数量

本年新
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0

 0

 0

规范性文件

 14

 14

 292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258

 17

 288245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306

 -85

 15326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2838

 -114

480593

行政强制

 99

 5

 23603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48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25

3898.06万

    三、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71

10

 0

0 

 0

 2

83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53

 4

000

 2

59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4

00000

 4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00000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00000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00000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00000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1 

00000

 1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00000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4

0000

 4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00000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8

2

0000

 1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2

00000

 2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00000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000000

2.重复申请

 1

00000

 1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00000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00000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000000

(六)其他处理

0000000

(七)总计

69

10 

000

2 

81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2 

00000

  2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0

 0

1

 0

1

 2

 0

 3

 7

 0

 0

 0

0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0年,我县政务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乡镇(街道)、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仍抱有应付心态,发布政府信息不及时、不全面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工作人员调整快。少数单位存在人员调整频率高的问题,导致政务公开队伍不稳定,新从事政务公开工作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公开质量难保证。三是公开形式缺乏创新。如重大建设项目领域,未能形成项目信息全生命流程公开模式,导致公开效果不理想。政策解读仍然以文字为主,图文图表解读的质量不高,与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仍有差距。四是政务新媒体管理力度不够大。政务新媒体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和抓手,管理流于形式,个别政务新媒体处于“僵尸”、“睡眠”状态,不互动无服务现象仍有发生。

2021年,我县将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开展工作,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改进:一是继续推进政务公开两化工作,在已经梳理完成的安全生产等26个领域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的基础上,做好与原目录的融合工作,进一步统一公开的标准,规范公开行为。二是进一步增强公开意识、公开能力。加强对公开主体工作人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培训和督促指导,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业务水平。三是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创新,打造特色亮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融媒体工作,创新公开平台;推进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之间的数据融通,提升整体发声能力和服务公众水平。四是开展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做到标识统一,功能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查询,依申请公开,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