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县首座集光伏发电、储能与充电于一体的“光储充一体化”公交充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坚守岗位,抢抓工期进行建设,预计6月投运后,年减碳341.9吨,可实现64辆公交车快充,打造零碳交通样板。
在长兴艾格生物北侧公交停车场充电站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分为两组,一组正在高空进行光伏板安装作业,另一组则沿着车棚顶部仔细安装BIPV水槽,大家忙碌有序地作业着。现场项目负责人手持施工图纸,不时指挥协调,施工负责人田益民表示,五一期间,所有工人依旧坚守岗位,抢抓工期进行建设。
“现在整个工程已经完成90%了,预计5月31号竣工,6月份正式启用。”现场施工负责人田益民说。
一排排的充电桩整齐排列,现场已有几辆公交车正在充电,工作人员则在一旁调试剩余空闲的充电桩,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目前,该充电场站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场站内安装了3台1250千伏安箱变,配备26台90千瓦直流双枪充电桩及3台320千瓦一拖四群充桩,总功率达到3300千瓦,能够同时满足64辆公交车的充电需求。
长兴交投集团浙江源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充电桩部门专员王俊贤介绍:“我们最新的充电桩1小时能充320度电,现在长兴的公交车基本是200度电的电池,40分钟就能充满一辆车。”
除了实现了大规模、高效率充电服务,该站还配备了先进的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光伏铺设面积2049平方米,总装机容量为420千瓦峰值,年发电量可达42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128吨,减排二氧化碳341.9吨。储能系统则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长兴交投集团浙江源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运营部工作人员肖健雄向记者解释了省电秘诀:“场站里三台储能设备能存645度电,晚上电价低的时候充电,白天高峰时段放电,这样既省钱又能减轻国网的用电负荷。”
此外,该充电站还将配备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控制与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微电网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自主管理、优化调度和与主电网的灵活互动。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实时监控与优化能源分配,支持需求响应,将光伏发电利用率可提升至80%以上。
“通过华为光伏逆变器,以及业界首款风液智冷储能设备,可以实现‘两充两放’模式,同时搭载品联科技的智能微电网平台,实时监控光储充运营数据,实现光储充协同运行,可以让企业每年的度电成本下降15%。”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湖州数字能源城市经理周天骏说。
作为长兴首个应用于光储充一体的智能微电网系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能源高效生产、存储、分配与消费,标志着长兴县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