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330522/2024-01828 | 成文日期: | 2024-06-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机构职能: |
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野外文物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征集工作,有效地保护地下文物,丰富博物馆的馆藏和历史研究。 地址:长兴县太湖街道中央大道1号。 开放时间: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周二到周日 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简 介: 总投资2.2亿元的长兴(太湖)博物馆新馆已于2019年1月对社会开放,该项目位于太湖新城中央大道与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南侧,占地145亩,将长兴博物馆和太湖博物馆两馆合一,分为太湖、长兴 、临展、特展四大展区和东方泽、包孕吴越、太湖资源与环境、太湖明珠、太湖城市联盟特展、临时展六大展厅。 长兴县博物馆建于1976年,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共609件,包括史前文化的石器,马家浜文化的陶器、木器、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崧泽文化的玉器、人体骨器,商周的青铜礼器、兵器,印纹硬陶礼器,汉代的铁器以及唐代银器、宋代铜镜、官窑瓷器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占24件,国家二级文物占65件。自1976年以来,长兴出土的珍贵文物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 2003年底,长兴县博物馆在全省市、县级博物馆中率先向社会免费开放,并积极组织临时展和图片巡回展,其中包括“长兴考古成果展”、“国际礼品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文物保护成果展”等上百场次。2012年,《紫玉金砂——浙江长兴紫砂茗壶特展》赴浙江省博物馆、东阳、缙云、德清、萧山、余杭、吴江、大丰等博物馆巡回展出,开启了免费开放后省、市、县资源整合,联合办展新航程。而《长兴县考古成果暨文物法规知识》百场下乡巡回展览,则成为“全国首创”。 建馆以来,博物馆先后5次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现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120处。2000年至2015年,博物馆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对境内40多处重要古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七里亭旧石器遗址、合溪洞洞穴遗址、江家山遗址、台基山遗址、五峰村鼻子山越国贵族大墓等均取得可喜成果,出土文物上万件。其中七里亭遗址、合溪洞遗址考古分别入围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0年长兴旧石器考古成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省政府名誉发布首次考古成果的重要内容,而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博物馆史料研究成果明显,现编有专著《物阜长兴——长兴文物精华》、《记忆与探索》、《吴风越韵》、《紫玉金砂》、《七里亭与银锭岗》等,并有60余篇文章在全国、省级征文比赛中获奖或发表。近30项考古学术成果在《越魂》、《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浙江越墓》、《浙江考古新纪元》、《马家浜文化》等专著中发表。 2002年博物馆荣获全省文物安全防范风险等级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3年博物馆被评为全省文物普查先进集体;2005年博物馆被评为长兴县文明单位;2007年长兴县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2009年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0年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2016年文体系统被评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浙江省先进集体;2019年博物馆获得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市级爱国主义基地;2020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博物馆获得浙江省爱国主义基地、第三批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省保单位白溪朱氏宗祠保护利用案例入选浙江省第三届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2022年博物馆“跟着课本读长兴研学活动 ”入选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项目;馆藏文物南朝四凤提梁青铜匜、宋代青白瓷释迦牟尼佛像获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称号。 |
负责人姓名和职务: | 赵鸿飞 博物馆馆长 |
公开电话: | 0572-6050571 |
投诉电话: | 12345 |
地址邮编: | 长兴县太湖街道中央大道1号 31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