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2/2024-01554 成文日期:  2024-05-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11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发布日期:2024-05-16 16:48:10

长兴县委宣传部:

曹秋华代表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挖掘“梅花文化”丰富人文长兴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悉,经研究,现提出涉及挖掘“梅花文化”丰富文化长兴建设工作的答复意见:

梅花是长兴县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千古以来,梅花在中国人心头,始终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梅兰竹菊,植物“四君子”,梅为老大。岁寒三友,梅竹松,梅稳居第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文人不断用诗词歌赋赋予梅花新活的文化内涵,使梅花承载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1.深化“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加大“梅”文化研究。近年来,县文广旅体局高质量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深入挖掘并活化利用长兴“梅花文化”基因,创作黄梅小戏《梅花与桃花》、摊簧《四季花开满园春》、歌舞《我是梅香画中人》等多个舞台类作品,获得省级奖项,并组织举办梅花主题的书法、美术、摄影赛事或展览30余场。通过文艺作品的创作、宣传与推广,形成全域传播的良好局面,吸引了更多游客来赏梅,更多创作者来颂梅。

2.利用“梅”景,促进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和谐共融。通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红梅嫁接技艺、青梅加工工艺(青梅酿)、乌梅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为推动非遗进入市场、融入旅游、走入生活,鼓励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和谐共融,制定并印发《长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单扶持办法》,已实施4年,每年对参与考核的非遗项目进行考核并进行资金补助。

3.挖掘“梅”景资源,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2006-2024年林城镇连续举办的十九届长兴梅花节进行艺术指导工作;积极参与“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的协办工作,进一步弘扬中国梅文化,带动观光旅游和文化展示,全力打响长兴“中国红梅之乡”品牌;组织具有“梅花”等一系列带有长兴地域文化的文艺作品进行省内外“文化走亲”旅游推介活动年均50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发文旅资源,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继续通过“产业+文旅”双引擎发展带动全域旅游,持续利用各种平台推送“梅景”打卡攻略,依托“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做好红梅产业与文化的多元化碰撞,指导景区景点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产业创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城市特色新空间,提升梅花审美体验;指导民宿设计“梅花”主题客房,梅花露营屋、梅花派对等产业,既能满足游客对于梅花的美好需求,又为商家平添了更多盈利机会。

其次,提升文旅高质量体验,让流量变“留”量。梅花花期长,赏梅旅游可以分为寻梅、探梅和赏梅三个阶段,可以从12月底持续至来年3月,根据时节、热点等策划不同的文旅活动、游玩项目、打卡内容,以其他附加形式为传统的“观赏、拍照、打卡”增添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赏花旅游不只是“昙花一现”。

最后,深挖“梅”文化内涵,打造长兴独特“梅”名片。继续深挖“梅花”文化,创作更多相关主题文艺精品,在县内外旅游推介、文化走亲交流中进行展示展演,让更多市民及外来游客通过艺术作品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具有长兴特色的“梅花”文化;指导红梅嫁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设非遗工坊,针对梅花特色开展香水、香膏、香薰等梅花香氛类产品开发,青梅酒、梅花饼、梅花饮等美食研制,打造具有长兴自己特色的文旅IP品牌。

以上意见,请你们在正式答复委员时参考。

联系电话:18305059120

负责人:金芸

经办人:舒华怡

 

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4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