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事业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2/2024-03946 成文日期:  2024-11-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长兴县卫生健康局
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外出游玩当心蜱虫叮咬
发布日期:2024-11-19 11:46:41

      近日天气舒适,外出露营的人不在少数。但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给了各种昆虫可乘之机。别看有些小虫子不怎么起眼,严重的咬伤可能致命,比如蜱虫。

      蜱,又名蜱虫、壁虱,俗称“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外形类似蜘蛛,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成虫有八足,体长不超过一厘米。蜱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不吸血时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圆滚滚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

      蜱虫是多种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媒介,可感染携带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多种病原体,被列为重要医学昆虫。蜱虫在叮咬时,会同时将病毒传播给人,引发继发性感染,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该病在8-10月份高发,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30%的死亡率。

      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会与蜱亲密接触,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区里被蜱虫叮咬导致感染的先例。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防护做得好,蜱虫不骚扰。当我们不得不进入蜱虫主要栖息的草地、树林等环境中时,要做到以下防护,保护自己不被蜱叮咬: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里,防止蜱从缝隙钻入;穿浅色衣服可让附着在身上的蜱无所遁形;不要穿凉鞋,有效防护足部;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防止蜱附着;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防止通过衣物和宠物把蜱带回家。

      三、遇到蜱虫叮咬该如何处理

      1、不能硬拔。更不要“暴力”拍打!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千万不可用硬拽、死捏、火烧等方式,因为蜱虫的嘴巴有倒刺,刺入皮肤后很难被拔除,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折断蜱虫的口器,刺激蜱虫分泌更多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要及时就医处理。

      2、可用酒精涂抹。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小镊子贴近皮肤的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随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