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长兴
当前位置:首页
梅花,如何诗意地赏玩?
发布时间:2023-03-04 字体:【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这些天,全国各地冒出许多梅花“网红打卡点”。

杭州上城凤起立交桥下,一趟趟列车与红梅相映成趣;湖州铁佛寺的古刹青瓦间,百年古红梅绽放出人间禅意;合肥匡河岸边梅花林盛放,引得摄影客们架起长枪短炮。


▲铁佛寺


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起丰富多彩的梅事文化,探梅、赏梅、展梅、食梅、艺梅、咏梅、画梅、饮梅。“梅花院士”陈俊愉院士曾感叹:中国人的赏梅是叹为观止的。

惊蛰时节,迎来了赏梅的最佳时机。我们不妨一边闲步梅园,一边来聊聊关于梅花这一传统文化IP,如何诗意地赏玩?



凛寒探梅,关键要看“意境”。

林语堂在《论树与石》中说:“一切树木都是美的,然而某些树木却具有一种特殊的姿态、力量或雅致。”

梅就是这样的树,姿态上疏影横斜,苍劲朴拙。它天生有着清冽的意向,不同时间、不同场景,往往都能搭配出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李清照一首《清平乐》将不同境遇的三种赏梅体验,说了个透彻。“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是欢喜。“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是伤情。“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是忧怀。

《全宋词》中,超400首提到了梅,涉及到了各种赏梅的情景,园圃内、旷野里、庭院中。有几类频频出现的赏梅意境是文人雅士心目中的上乘。


▲龙山街道东方梅园


一等是雪中探梅和月下赏梅。

梅与雪是品性高洁的两大意向。梅雪争春也是诗人、画家们常用的互置互喻手法。“万花敢向雪中出”“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短短数字,便将梅雪互绘春色的景观刻画深刻。

梅与月又是互添幽隐的两大意向。有月无梅不动人,有梅无月空花枝。因此,诗人林逋才在夜色里踱步孤山梅园,吟了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他之后,更多的诗人也选择月下看疏影,枝头看残月。

二等是水边看梅和竹外论梅。

梅农栽花多依水,梅花临岸弄影,水中画面影影绰绰。且人们就沿着河岸穿行于梅林,兴之所至,皆是妙语。要么是以梅作笔“会被清池写疏影”,要么是以水作镜“万树浮光细细风”。

岁寒三友同框也是一种诗意。尤其江南多竹,人们常喜欢院子里种一排翠竹、再衬一株梅花,显得朴素而卓然。便有了“忽有一枝横竹外”“可人竹外一枝斜”等精妙的描绘。

掌握了这些妙境,便能理解国内不少梅园的设计,他们开设一些特殊情景赏梅专场,雪天看“梅雪都清绝”,月夜看“暗香浮动夜黄昏”,深冬体会“再三辨认枝头雪”,暖冬感受“无数梅花落野桥”。


▲太湖龙之梦东方盆景园


人们置身那些诗里才有的场景,更能感受古人拈花细嗅的那些爱恨。



春日赏梅,体验一把“复苏”。

南梁吴均说“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禁足了一整个冬天,四方院落、阁楼花窗,早已放飞了春游的期待。

赏梅只是一根引线,引爆的是盛大的春日嘉年华。

诗文里,画卷上,借以赏梅,古人春游的花样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钱塘湖春行:春水、烟柳、小舟


高门士族的人家约个晴日,女子们结伴郊游,在梅林深处设“探春宴”和“裙幄宴”,斗花饮酒,猜谜联句。男子们则在园林的空地上圈个场地,骑马捶丸,来上一场酣畅淋漓的“宋朝高尔夫”。

平头百姓们则去“万花会”或官巷花市。梅花昂贵,囊中羞涩的人便去参加“扑卖”游戏,通过套圈“以小博大”,求一枝时令春梅。花市里,还有斗草、射柳、投壶、蹴鞠之类的游戏,每个项目都挤满了玩客和看客。

赏梅是踏春的最初目的,却往往不是最后的落脚点。人们在梅园放空无以复加的生命重压,也领悟天人合一的朴素理想,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生命真谛。


▲太湖龙之梦东方盆景园


无论哪个时代,对春日美景的欣赏热爱是一脉相承的。

白居易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相比于我们赏花、拍照发朋友圈,古人的春游是不是“戏”更多?

因此,把单纯的赏梅变成有趣的赏玩,会让人们的探春体验更加生动。

不妨像武汉的东湖梅园那般,办一场现代的探春之宴,举行一场小型的“古代运动会”,还原投壶、拔河、捶丸等有趣游戏,让人沉浸式体验一把穿越的新鲜。

抑或,像杭州超山梅园那般,复刻宋代的西园雅集,搬来宋代的“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让游客感受“风雅处处是平常”。

抑或,像季羡林先生聚三五知己,围炉煮酒赏梅花。

春有梅花,是大自然的馈赠,可以凝神静气的去看,更应该奔跑着去拥抱,才不负那短暂的花期。



梅花混搭,玩出圈的就是“国潮”。

古人用梅岂止于赏看?士人簪花、女子梅妆、玉笺嵌梅、青梅煮酒、梅花入馔、酸梅调味都是梅的现实妙用,团扇有梅、屏风有梅、瓷瓶有梅、绢布有梅、窗栏有梅。都是梅的场景混搭。

越是古老的,越是现代。文化自信的浪潮中,梅正因为“品行高洁”“清香干冽”,一旦创意搭配,就有成为网红的潜质。

梅花混搭传统饮食,是一种新鲜而成功的尝试。

红梅与绿茶两大IP强强组合,诞生梅香雨花茶、九曲红梅茶等茶饮;梅与白酒碰撞,形成风味酸甜的创新型白酒;梅与街头小吃融合,脆口的梅花糕、梅花焦转型成高大上的城市伴手礼。

年轻人中还兴起了一股“把梅香穿戴在身”的潮流。

故宫文创有一款名为“宫梅顾盼”的胸针,常年霸榜畅销。这款产品取材于宋徽宗赵佶所绘的《梅花绣眼图》,造型上没有简单的一抄了之,而是作了现代感的图案修改,形成了绣眼鸟与清冷梅花相映成趣的意韵。


▲宫梅顾盼


当然,对比古代蔚为大观的梅花文化运用,我们今天的梅主题文艺创作、梅意境文化延伸、梅产业科技赋能还远远不够。

在梅花IP的消费侧,我们需要“好风景”,更需要“好故事”和“好产品”,尤其创意创作、生产开发、营销推广,每一环都要扣牢流量思维。

但梅花创意,其实也没那么深奥。

有时,几树春梅,就可以引出“开往春天的列车”;一枝梅花,就能明瞭古今赏花人的心境。

这些天,“国内梅花第一展”中国双梅展正在浙江长兴东方梅园举行,一丛丛、一树树竞相盛放的梅园里,藏着很多贴心的创意和惊喜,人们可以漫步,可以潮玩。


▲龙山街道东方梅园


作为春天的邀请,若您有闲,不妨去那儿,来一场“踏青路、暗惹香尘”的拥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