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330522/2022-04951 | 发文时间: | 2022-09-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长政发〔2022〕78号 | 发布机构: | 长兴县政府办公室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之资本市场普惠服务长兴县试点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兴县人民政府
2022年9月8日
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之资本市场普惠服务长兴县试点方案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区域性股权市场浙江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84号)、《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公布区域性股权市场浙江创新试点首批试点市、县(市、区)名单的通知》(浙金管〔2022〕32号)等精神,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浙江创新试点中的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内容在长兴落地见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宗旨,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与“太湖科技板”改革的有效衔接,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改革创新与风险控制相结合、上下贯通与条块联动相结合的总体原则,兼顾专业性与实操性,增加资本市场普惠服务供给,进一步探索“区域股交+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为建设“富美长兴”提供重要金融支撑。
二、总体目标
以“太湖科技板”试点为抓手,持续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供给,促进培育企业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引导资本市场功能和机制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滴灌”。力争到2025年,形成与长兴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特色板块和普惠服务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试点改革提供更多“长兴经验”“长兴样板”。
——资本市场“长兴板块”全面崛起。力争到2025年末,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助力服务、培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500家左右,新增股份制改造企业100家以上,新增“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80家以上;加快优质企业赴新三板挂牌和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步伐,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以上、上市企业10家以上,全县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20家以上。
——构建“太湖科技板”培育企业“加速器”。紧扣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要求,以“太湖科技板”为载体,通过整合一个“资源要素面”,为挂牌企业提供股改规范、创新融资、人才培育、政策培训等一揽子服务,打通一条企业“创新培育链”,强化与注册制改革的衔接,推动挂牌企业转板或上市。力争到2025年末,新增“太湖科技板”“专精特新层”挂牌企业50家以上,其中,10家企业晋级新三板“创新层”“科创助力板”或进入境内外交易所上市审核环节;累计15家以上的“专精特新层”挂牌企业、“科创助力板”企业或拟上市企业获得股权融资,金额达到10亿元;新增董秘、财务总监等各类专业人才50人以上。
——普惠金融供给实现质效双提升。构建起政策直达、专项服务、创新融资、风险防控等普惠服务体系,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力争到2025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鼓励浙江股权服务集团、银行机构提供适应性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10项以上,发行私募可转债等创新金融产品30单次以上;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的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赋能企业发展的“1+N”服务体系。一是升级1个主阵地。支持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太湖运营中心(以下简称太湖运营中心)在国家级开发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园区设立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分别落实2人以上的“凤凰培育师”开展常态对接服务工作,形成以“太湖运营中心+园区+工作站+凤凰培育师”为主体的服务网络,进一步将资源、服务下沉至园区一线、下沉至企业,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太湖运营中心在现有展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展示宣传,重点营造好真抓实干推试点的工作氛围。二是整合N类资源。争取设立“长兴县金融顾问工作室”,将金融顾问资源下沉至长兴。利用好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长兴工作站,进一步推动上交所资源下沉至长兴。支持深交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在长兴设立工作站,将上市服务端口前移至长兴,健全专项服务机制,形成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相衔接的工作站体系。整合金融顾问、交易所专家、太湖运营中心员工、“凤凰培育师”等人才资源,组建8-10人的“凤凰助飞”服务团队,为全县科创企业提供常态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力争每年,对企业“问诊把脉”100家次,其中沪深北交易所来长指导企业20家次以上,形成企业、产业或区域经济调研报告30篇以上。(责任单位:县金融办,各乡镇<街道、园区>,太湖运营中心)
(二)打造“太湖科技板”试点2.0版本。一是建立“专精特新层”。以扶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对照“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标准,制定“太湖科技板”的“专精特新层”入层条件和标准,在全县的“小巨人”“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基金或知名机构投资企业中筛选一批有成长潜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挂牌“太湖科技板”的“专精特新层”,形成“太湖科技板基础层——太湖科技板专精特新层——科创助力板”为主体的具有长兴特色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多层次板块。二是提供定制化规范培育活动。发挥太湖运营中心的专业优势,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为“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层”企业提供股改、战略规划、资源嫁接、规范治理、融资支持等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打造长兴资本市场服务“超市”和“企业培育”加速器。利用“绿融通”“太湖路演大厅”等平台,开展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行业融资路演活动。建设长兴县资本市场人才基地,按照“学中干、干中学”本土人才培育模式,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金融、财务的本土人才。力争每年组织融资路演活动10场以上,大型培训活动不少于5场,小型培训活动不少于20场,培养董秘、财务总监等各类专业人才10人以上。(责任单位:县金融办、县委人才办、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各乡镇<街道、园区>,太湖运营中心)
(三)推进“云上寻企、云上赋能”数字化改革。一是打造县域数字资本市场平台。以“太湖科技板”为切入点,以县域科技型企业为延伸线,通过汇集工商、税务、自然资源、能耗指标等多类型数据源,搭建数据模型,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企业成长数据库,建立注册制下企业可追溯的真实披露机制,实现“找到好企业”的效果。二是实现对企“精准画像”。依托该平台,实施“一企一像”“一企一策”等分析机制,深化对重点企业的精准分析,动态掌握企业需求,推动各类扶持政策精准匹配与推送,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细化、前瞻性的分析规划,实现靶向服务高精尖企业的效果。力争到2025年末,浙股交县域数字资本市场平台入库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实现对“专精特新层”企业、“科创助力板”企业“一企一像”“一企一策”等评价报告全覆盖。(责任单位:县金融办、县大数据局,太湖运营中心)
(四)实施创新金融“精准滴灌”工程。一是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全面布局好天使、VC、PE、PRE-IPO等全阶段覆盖的子基金,为处于种子期、初创型、上市后备梯队、拟上市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扶持。引导证券公司设立服务“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的专项子基金。在前期“私募可转债+担保”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浙江股权服务集团与政策性担保公司的合作,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二是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支持浙江股权服务集团、银行机构开展融资工具试点,创新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模式,推动私募投资基金与银行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融资租赁机构等机构合作,形成投贷联动、投担联动、投租联动等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开发“碳效贷”、转型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金融产品,配套多样化间接融资产品,为挂牌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责任单位:县金融办、长兴金控集团、县银保监组、人行长兴县支行、县市场监管局,太湖运营中心)
(五)开展企业上市“54321”提速行动。一是构建闭环式基金招商机制。围绕全县“1+4+2”主导产业,强化县内长兴金控集团与县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金融办等部门的项目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好政府产业基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构建好“引、投、产”闭环机制,吸引一批高端人才项目、优质科创企业落户长兴,有效扩充全县上市后备梯队。力争到2025年末,新增通过基金招商形式招引县外拟上市企业落户我县5家以上。二是整合资源推企上市。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工作站体系,建立与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全面落实湖州市企业上市中介机构评价机制,督促证券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提高执业质量和效率。分类施策,引导企业选择适合的上市板块,尽早启动上市工作。挂图作战,把拟辅导、拟报会企业作为服务重点,按照每年度至少“上市1家、申报2家、辅导3家、启动4家”,形成拟上市梯队的良性循环。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利用“绿色通道”——“绿捷通”高效快速进入新三板市场。(责任单位:县金融办、长兴金控集团、县商务局、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太湖运营中心)
(六)落实普惠金融与共富“最后一公里”工程。一是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产品供给。推动银行机构围绕“智慧、绿色、共享”目标,推进涉农金融机构网点和业务下沉,强化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减费让利,推动信贷资源和服务持续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支持总部金融机构、创投、证券、保险、银行、担保、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机构在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机构设立普惠服务部门,建立专职综合金融服务队伍,提升企业、群众对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二是融资融心推动共同富裕。启动“金融惠农”班车,推动银行机构与欠发达村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实施“专员+行政村”机制,选拔共富专员进驻全县各行政村,推动金融服务场景向农村覆盖、延伸。支持符合条件且有股权激励需求的企业,面向其核心员工以定向发行的模式,推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相结合的产品,增强员工凝聚力和企业内源性融资能力。引导上市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慈善活动,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以实际行动落实“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责任单位:县金融办、县发改局、人行长兴县支行、县银保监组,太湖运营中心)
(七)实施金融风险防控“精准护航”行动。一是强化涉企风险监控。依托全省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强化“网格员”风险排查,加快推动部门数据联通共享,建立金融风险监测快速响应机制。依托浙股交县域数字资本市场平台,完善“一企一警”风险监测机制,重点对上市企业、“新三板”企业、“专精特新层”企业的财务数据、重大事项变动、股权质押等进行提前预警,督促企业提前“排雷”,擦亮企业可持续发展“底色”。二是抓好民间理财风险防控。针对老年人、民间投资理财偏好者等重点群体,采取“线上提醒+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模式,常态化开展理财风险讲座、培训,推动反诈APP、2250000等反诈软件、热线扩面,提升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力争到2025年末,举办各类风险提示活动100次以上,安装反诈APP人数达到15万人以上,发送风险提示短信100万条以上。(责任单位:县金融办、县公安局、人行长兴县支行、县银保监组,各乡镇<街道、园区>,太湖运营中心)
四、政策支持
(一)加强财政支持和要素保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太湖运营中心在长兴开展资本市场普惠服务,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每年给予运营经费支持和办公场地保障,具体在合作协议中予以明确。对于太湖运营中心招引和落户长兴的项目、人才,符合相关条件的,参照“大工业政策三十条”“人才新政二十条”“科技创新十二条”“服务业十七条”等县内有关支持政策执行,对试点涉及的项目用地、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就医就学等予以优先重点支持。
(二)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与浙江省股权服务集团、证券公司、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创投基金,首期规模不少于2亿元,加大对挂牌企业、科创企业、人才企业、拟上市企业等优质企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同时,利用好市、县两级现有的产业基金、引导基金、创投基金等,做精做实股权融资业务,切实发挥好政府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
(三)建立上市快速协调机制。按照“提醒在前、服务在前”的原则,各职能部门为优质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和风险预警等服务,为拟上市企业提前开展“体检”“排雷”工作;推动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办理,健全上市工作例会、问题协调“绿色通道”等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确保企业股改上市过程中的问题“不过夜”,助力企业加快上市进程。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浙江股权服务集团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长兴县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委人才办、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金融办、大数据局、税务局、长兴金控集团、人行长兴县支行、县银保监组、各乡镇(街道、园区)、太湖运营中心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由县金融办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政府与浙江股权服务集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进行工作交流、进度跟踪、问题协调等。由县金融办牵头,会同有关成员单位成立若干工作专班,稳妥有序推进创新试点落地。
(二)强化考核督查。为确保创新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成效,领导小组每年确定试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并将创新试点相关任务纳入各乡镇(街道、园区)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总结创新试点工作成效,树立标杆样板,力争将我县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打造成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改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三)强化宣传报道。加强媒体正面引导,广泛宣传我县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成效,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力争形成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县“长兴品牌”。
附件:1.长兴县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2022年长兴县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工作清单
附件1
长兴县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朱 伟(县政府)
副组长:沈洪峰(县政府)
斯 枫(浙江股权服务集团)
成 员:徐安军(县委人才办)
孙宏惠(县委宣传部)
郎 涛(县发改局)
尹明英(县经信局)
朱为兵(县财政局)
叶 静(县公安局)
朱毅媛(县商务局)
纪俊德(县人力社保局)
朱 伟(县科技局)
施忠斌(县市场监管局)
朱炜江(县大数据局)
黄祥福(县金融办)
胡 放(县税务局)
柏国民(长兴金控集团)
柳颖君(人行长兴县支行)
陆宗锴(县银保监组)
沈路人(太湖运营中心)
各乡镇(街道、园区)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由黄祥福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2022年长兴县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工作清单
序号 | 重点任务 | 年度重点任务 | 推进举措和进度安排 | 责任单位 | ||
上半年 | 三季度 | 四季度 | ||||
1 | 建设赋能企业 发展的“1+N” 服务体系 | 设立“长兴县金融顾问办公室”;组建“凤凰助飞”团队,设立园区工作站1个以上;企业“问诊把脉”100家次,其中沪深北交易所专家“问诊把脉”30家次,形成产业、企业或区域经济调研报告30篇以上。 | 与财政证券沟通,商议签订战略合作事宜; 2.邀请北交所华东基地负责人来长对企业开展“一对一”闭门问诊5次; 3.对企业“问诊把脉”50家次,其中,沪深北交易所专家“问诊把脉”15家次,形成调研报告15篇以上。 | 1.完成与财政证券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正式设立“长兴县金融顾问办公室”; 2.完成“凤凰助飞”团队的组建工作; 3.邀请深交所浙江基地来长召开深交所上市专题座谈会。 | 1.邀请上交所专家来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长兴工作站指导; 2.累计对企业“问诊把脉”100家次,沪深北交易所专家“问诊把脉”30家次,形成产业、企业或区域经济调研报告30篇以上; 3.设立园区工作站1个以上。 | 县金融办 太湖运营中心 各乡镇(街道、园区) |
2 | 打造“太湖科技板”试点2.0版本 | 在“太湖科技板”设立“专精特新层”,新增入层企业5家以上;新增股改企业20家以上,“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15家以上;组织融资路演活动10场以上,举办大型活动5场以上,小型活动20场以上;新增董秘、财务总监等各类专业人才10人以上。 | 1.配合县经信局,做好“专精特新”企业排摸和申报工作; 2.组织融资路演活动4场以上,举办大型活动2场以上,小型活动10场以上; 3.新增股改企业10家以上,“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8家以上; 4.新增董秘、财务总监等各类专业人才6人以上。 | 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 2.商议“专精特新层”入层条件等相关事宜; 3.累计新增股改企业10家以上,“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8家以上。 | 1.正式设立“专精特新层”,新增“专精特新层”入层企业5家以上; 2.累计组织融资路演活动10场以上,举办大型活动5场以上,小型活动20场以上; 3.累计新增董秘、财务总监等各类专业人才10人以上。 | 县金融办 县经信局 县委人才办 县科技局 各乡镇(街道、园区) |
3 | 推进“云上寻企、云上赋能”数字化改革 | 完成浙股交县域数字资本市场平台开发,累计入库企业达到150家以上,为包括“专精特新层”在内的“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出具精准评价报告15篇以上。 | 1.完成县大数据局的项目立项工作; 2.完成浙股交县域数字资本市场平台的开发和试运行。 | 1.新增80家以上企业录入浙股交县域数字资本市场平台; 2.为包括“专精特新层”在内的“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出具精准评价报告8篇以上。 | 1.累计新增150家以上企业录入浙股交数字县域资本市场平台; 2.为包括“专精特新层”在内的“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出具精准评价报告15篇以上。 | 县金融办 县大数据局 太湖运营中心 |
4 | 实施创新金融 “精准滴灌”工程 | 推动银行机构开发创新型金融产品3个以上;10家以上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其中3家为“专精特新层”企业、“科创助力板”企业或拟上市企业,融资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备案发行私募可转债2单以上。 | 1.出台《关于率先探索转型金融发展模式开展县域低碳转型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案》,并发布50个以上的项目; 2.备案发行私募可转债1单以上; 3.4家以上企业获得股权融资。 | 1.上线小微碳效平台,推出“小微碳效贷”; 2.累计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2个以上; 3.累计7家以上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其中2家为“专精特新层”企业、“科创助力板”企业或拟上市企业,融资金额达到1.4亿元以上。 | 1.累计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3个以上; 2.累计10家以上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其中3家为“专精特新层”企业、“科创助力板”企业或拟上市企业,融资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 3.累计备案发行私募可转债2单以上。 | 县金融办 长兴金控集团 县银保监组 人行长兴县支行 太湖运营中心 |
5 | 开展企业上市“54321”提速行动 | 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申报材料企业2家以上,辅导备案企业3家,启动上市工作企业4家以上;新增新三板“创新层”企业4家以上,通过“绿捷通”申报新三板基础层材料企业2家以上;新增通过基金招商形式招引落户拟上市企业1家以上。 | 1.紧盯企业申报进程,新增申报材料企业1家以上; 2.抢抓新三板“创新层”晋级“窗口期”,新增“创新层”企业4家以上; 3.开展“内挖外引”工作,启动上市工作企业1家以上。 | 1.累计新增申报材料企业2家以上,辅导备案企业2家以上,启动上市工作企业3家以上; 2.新增通过“绿捷通”申报新三板材料企业1家以上; 3.新增通过基金招商形式招引落户拟上市企业1家以上。 | 1.累计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申报材料企业2家以上,辅导备案企业3家以上,启动上市工作企业4家以上; 2.累计通过“绿捷通”申报新三板材料企业2家以上,新三板“创新层”企业4家以上; 3.新增通过基金招商形式累计招引落户拟上市企业1家以上,并开展相关培育工作。 | 县金融办 太湖运营中心 |
6 | 落实普惠金融与共富“最后一公里”工程 | 启动“金融惠农”班车,推动3个以上银行与欠发达村结对帮扶;选拔200名以上共富专员进驻全县各行政村;新增银行机构、担保机构等2家以上;推动5家以上上市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分红,在全县上市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 | 1.启动“金融惠农”班车,推动1个以上银行与欠发达村结对帮扶;选拔80名以上共富专员进驻全县各行政村; 2.推动2家以上上市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分红。 | 1.累计推动2个以上银行与欠发达村结对帮扶;选拔150名以上共富专员进驻全县各行政村; 2.推动3家以上上市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分红; 3.新增银行机构、担保机构等1家以上。 | 1.累计推动3个以上银行与欠发达村结对帮扶;选拔200名以上共富专员进驻全县各行政村; 2.推动5家以上上市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分红,在全县上市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 3.累计新增银行机构、担保机构等2家以上。 | 县金融办 县发改局 人行长兴县支行 县银保监组 太湖运营中心 |
7 | 实施金融风险防控“精准护航”行动 | 举办各类风险提示活动20次以上,安装反诈APP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向40周岁以上重点群体发送风险提示短信20万条以上。 | 1.赴乡镇(街道、园区)、基层一线,开展风险提示讲座10场以上; 2.向40周岁以上重点群体发送风险提示短信10万条以上。 | 1.赴乡镇(街道、园区)、基层一线,累计开展风险提示讲座15场以上; 2.全县安装反诈APP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 3.向40周岁以上重点群体发送风险提示短信15万条以上。 | 1.举办各类风险提示活动20次以上; 2.全县累计安装反诈APP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 3.向40周岁以上重点群体发送风险提示短信20万条以上。 | 县金融办 县公安局 人行长兴县支行 县银保监组 各乡镇(街道、园区) 太湖运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