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长兴县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9-22 来源: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2022年长兴县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22日

 

2022年长兴县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22年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政务公开,强化数字化引领,不断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更好发挥政务公开促落实、强监管、优服务功能,推动全县“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快速落地见效,有效助力开创“富美长兴”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升重点领域公开质量

(一)聚焦加快共同富裕建设提升公开水平。高水平做好共同富裕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助力开好“共富班车”,定期评估“共富班车”运行情况,及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公开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和标志性成果打造等情况,公布共同富裕重点工作及重要会议情况。做好“共富班车”项目谋划、发车、运行等各环节的信息公开工作。做好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政策信息公开,深入开展“六百”攻坚,持续做好重大项目全流程闭环公开新模式,积极引导市场预期。

(二)聚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升公开水平。完善市场主体反映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问题的办理和反馈机制,推动优化投资和建设环境。围绕市场主体全过程公正监管,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信息公开,加大对滥用行政权力实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专项整治结果公开力度。推进“蓝天”“铁拳”“雷霆”等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检查结果公开,适时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开展“2022网剑”监管等执法行动,加强对重要时段、重点领域等网络交易监测监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三)聚焦为民办实事提升公开水平。着力提高民生实事征集、实施、评价等环节公开程度和群众参与度,全方位、系统性、及时性公开2022年长兴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十大民生实事办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助力“扩中提低”行动,专栏式推进就业、创业领域信息公开,加强灵活就业支持政策、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解读培训和宣讲推送,动态公开技能培训政策规定及经办流程,促进相关群体更好就业创业,最大限度利企惠民。严格落实国务院主管部门出台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加快制定全县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标准目录,持续推进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四)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公开水平。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各项制度,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协调和内容审核,统筹增强公开发布信息的时效性与政府内部工作指令敏感性,有效兼顾流调信息发布与个人隐私保护。持续加大受疫情影响的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帮扶政策线上线下公开力度,助力稳就业、促消费。用好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传统媒体和新闻发布会等平台,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专栏”,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本地疫情信息、防控举措、健康码赋码规则等,及时充分回应社会关切。

二、突出企业群众视角,提升政务公开服务质效

(五)精准推送惠民利企政策。加快建立全县惠民利企政策文件数据库,依托“浙里办”“掌心长兴”等线上平台,推动惠民利企政策精准推送。开展“政策进社(园)区”“政策进楼宇”等定向精准推送活动,讲明讲透政策重点,实现“政策找人、政策找企业”。强化推送效果分析研判,提升政策推送的精准度和收看率,确保国家、省市政策100%知晓、优惠100%兑现、红利100%推送。积极承接办好“政策进万家进万企”系列活动,加快推进扩大有效投资、减负强企、科技创新、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民生保障“五大政策包”的梳理和拆解,充分利用视频直播平台,将线下集中宣介与线上视频直播发布、解读相结合,切实提升解读实效。进一步突出政策解读的核心概念、新旧差异、惠民利企举措及享受条件、管理执行标准及注意事项等实质内容,精准传递政策意图。加大对一线执行人员开展政策解读的培训力度。

(六)精准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政务服务网、“浙里办”、自助服务终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相结合的咨询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咨询服务。加快政务服务2.0向基层延伸扩面,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企业、群众提供办件进度跟踪服务。畅通线上线下评价渠道,对服务事项实行“一事一评”,方便企业、群众反馈服务体验和意见建议。积极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移动政务服务应用。

(七)精准回应社会关切。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加大政策咨询服务力度,提高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民留言办理、实体服务大厅等政策咨询服务水平。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定期梳理群众来信来访高频咨询事项,以清单式公开精准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政府网站、“浙里办”平台、“民呼我为”统一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政务平台数据融合共享。进一步完善统一智能化政策问答平台,梳理高频事项更新解答内容与知识库,丰富解答形式,全面落实“简单咨询留言1个工作日答复”要求,提供智能、及时的政务问答服务。加强政务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前瞻性做好引导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八)精准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指引》,依法高效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强化服务理念,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准确了解诉求、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开发长兴县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系统,9月底前进行全县应用,实现依申请公开全部系统办理,从源头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工作,实现争议发生率、被纠错败诉率双下降。贯彻落实司法部和省、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相关制度规范,依法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加大行政复议监督力度,推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争议源头实质化解。认真落实行政复议决定书、意见书、建议书,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驻点办公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法制审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府院联席会议”制度,畅通业务沟通渠道,依法规制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维护正常行政管理秩序。

三、突出多元平台建设,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九)做好政策文件公开。持续进行重要政策文件系统清理、查漏补缺、及时更新,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和公开机制,进一步细化目录编制、意见征集、目录确定、动态管理等全流程闭环公开机制,确保意见征集和结果反馈全量、及时、有效公开。推动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公开、草案解读。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审查机制,严格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标准,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科学规范确定公开范围和方式。定期对公开属性为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的公文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转为主动公开;对公开后的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或影响政府正常履职的,及时转为不予公开或依申请公开。

(十)管好用好各类公开平台。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部门间各平台协同联动,及时准确传递党和政府权威声音。按月监测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内容、运行情况,杜绝错链、断链和内容混杂,完善严重错别字、涉密和敏感信息发布前检测提醒和栏目更新预警等功能,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推进政府网站更广泛使用集约化平台,实现政策文件等栏目信息同源发布。做优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探索出台常态长效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发布转载审核制度,加大监测预警和风险排查力度。加快推进基层政务新媒体规范化建设,按要求完成“1+N”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清理整合工作,提升政务新媒体运营水平。持续做好政府公报工作,拓展发布渠道,提高发布效率。

(十一)加快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完成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督查、验收等工作。对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的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更新完善我县全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完成与主动公开标准目录的融合。对科研项目、金融数据、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公开事项进行必要调整,确保一张目录覆盖全部公开事项,并以超链接或集成公开等方式公开相关政府信息。及时公开涉农补贴申报信息,汇总当年面向农村的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际发放结果,在年底前以村为单位通过村务公开栏公开并留存各村备查。加快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务公开专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政务公开综合专区、企业专区、基层专区建设,切实为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十二)依法有序开放公共数据。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组织编制全县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在安全可控前提下,优先开放企业登记和监管、卫生、教育、交通、气象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切的公共数据,实现开放数据集总量60个。

四、突出机制保障措施,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实效

(十三)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县政府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积极主动帮助各政务公开主体单位解决重大疑难问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发生变动的,要逐项做好工作交接,并第一时间向县政府办公室备案。每年组织政务公开业务培训不少于1次。进一步优化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机制,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政务新媒体管理纳入考评体系。

(十四)常态化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议事协调作用,推动政务公开与政策制定、新闻发布、舆情监测、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管理等业务工作统筹考虑、统一布局、同步推进。各单位要对照本要点提出的重点任务,逐项抓好落实,有关工作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上一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未完成的开展督促整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