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330522/2022-02637 | 成文日期: | 2022-06-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长兴县司法局(长兴县行政复议局) |
一、制定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新产业体系、新生产体系、新经营体系,创新打造我县“未来农场”,开好“共富班车”,推动农业“双强”走在省市前列,现代种业、现代农机、数字农业快速发展,基本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县农业农村局起草了《长兴县创新打造“未来农场”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聚焦重点主体、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结合现有重大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点上培育、块状集聚,推动“未来农场”模式梯度覆盖。
二、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第二部分建设标准,第三部分工作重点,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内容为:
(一)关于总体要求。围绕数字化改革和农业“双强行动”,聚力“四化六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助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休闲农业领域,创新打造彰显绿色共富基因、特色应用场景、示范引领作用的县级“未来农场”30家。
(二)关于建设标准。《行动计划》分为基本标准和个性标准两大内容。基本标准是共性条件,包括基础条件好、智能水平高、经营体系优和带动能力强等。个性标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休闲农业四大类,从产业角度出发,对农场的规模、生产、管理等方面做了差异化要求。
(三)关于工作重点。为完成5年创建目标,《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基础保障提振工程、技术装备提升工程、融合发展提档工程、强村富民增收工程等四大工程,以粮食、生猪两大基础产业和湖羊、河蟹、葡萄、芦笋、茶叶、苗木等六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宜机化改造,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围绕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现代金融等资源要素向“未来农场”渗透融合,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四)关于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行动计划》在县农业“双强”行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协同机制协调开展工作。二是强化政策支撑。集成项目、资金、人才、土地、 科技,合力推进“人、钱、地、技”等资源要素在“未来农场” 的高度集约、高效利用。三是形成制度成果。坚持抓点带面,注重总结提炼各农场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形成高效顺畅的工作体系。挖掘资产租赁等多种共富途径,拓展共富模式,彰显“未来农场”绿色共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