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要去‘幸福之家’吗?”这几天,只要走进虹星桥镇港口村,无论是结伴用餐的老人,还是身体不适来就诊的村民,抑或是带着幼童的家长,目的地都是这幢名为 “幸福之家”的三层建筑。这个全市首创的集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居家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成为了港口村村民名副其实的幸福之家。
位于“幸福之家”一楼北侧的自助云诊所内,村民吴秀英正在自助检查基本的血压与血氧数值,并完成医疗建档工作,接下来他要与县中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视频问诊。“今天主要想复查一下高血压,顺便配点降压药。”吴秀英说。
5月21日,港口村“幸福之家”智慧药房系统正式投入使用。配合智慧药房系统,港口村村民可以在卫生站医生下班后,通过自助刷医保卡进入位于“幸福之家”一楼北侧的自助云诊所内,让县中医院的值班医生远程视频问诊。等待医生做出诊断并开出药单后,智慧药房便会自动出药,村民只需要自行结账便能买到处方药。“智慧药房可以直接看诊取药,碰到突发轻微疾病,免去了到虹星桥镇上或者县城配药的麻烦。”吴秀英说。
除了可以购买医生开出的处方药,24小时智慧药房还能自费购买非处方药。村民路爱斌就在这里自行购买了蒙脱石散冲剂,“前几天半夜突然腹泻,大半夜的药店、卫生站都没开门,我就来智慧药房里买了药止泻。”
与智慧药房一起,智慧自助服务终端也同步上线。往常,村民到医院检查血常规、CT等需要等待报告单的项目时,必须等到报告打印完毕后才能继续就诊,等候时间可能长达几小时。通过“幸福之家”新设的智慧自助服务终端,检查完毕后村民可以直接返回村内,在终端上查询并打印检查报告,再进入自助云诊所与中医院的医生进行视频问诊,大大节省了看病的时间成本,让看病更快捷、更方便。“医生,昨天我干农活把腰闪了,想来找你做个理疗。”上午九点,村民姜兰芳来到“幸福之家”二楼新设立的中医理疗馆做诊疗,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幸福之家”做针灸了。“我们干农活干久了腰不好,脚也经常扭到,‘幸福之家’开了中医理疗馆后我直接过来做针灸,方便又便宜,刷完医保也就三十块钱。”
港口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职业中医师杨建超说:“设立‘幸福之家’肯定是为村民谋方便,除了基础性的医疗服务外,我现在负责专业的中医诊疗,虽然每天工作量在增加,但是能够服务到百姓,让他们‘最多跑一次’,我们多跑几次也很开心。”虽然杨医师来到港口村工作不过短短五个月,但他已经将这里当作另一个家。“‘幸福之家’也是家,看到村民们的笑容我就像回家了一样。”杨建超说。
在“幸福之家”三楼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里,有专门为村里老人打造的六色营养餐厅。餐厅里,四位老人正围聚在一起聊天,她们正在等待用餐。餐厅四周摆放着精心修剪的绿植,正前方小黑板上用花体字写着今日午餐菜单。“今天荤菜是肉蒸蛋,素菜有红烧豆腐和炒苋菜,都是您爱吃的菜……”饭点一到,工作人员就将饭菜打好,送到餐桌边。
对于老人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吃饭之地,还给了他们一个休闲娱乐、谈天说地的新空间。“虽然家里也能做饭,但我就是想来这里吃。一个人在家里呆着没人陪,这里环境又好又热闹,我们几个老姐妹最近每天都来吃。”前来用餐的陈银林老人说。5月以来,港口村“幸福之家”共登记就餐老人23人,其中,90周岁以上老人9人。港口村党总支副书记裴昌良说:“我们为村里老人提供了餐补。按用餐标准一餐原价9元,90周岁以上老人村委补贴9元,85周岁到90周岁老人补贴6元,70到74周岁老人补贴3元。”
此外,5间老年日托护理所、夕阳红活动室、老年大学等,更是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与交流娱乐提供了新场所。
老有所依、幼有所乐,对于孩子们来说,“幸福之家”则更像是一个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小型游乐园。二楼专门为适龄儿童设置了儿童之家,温馨干净的装修、放满童书的书架、铺设防摔地垫的地板,无一不体现出“幸福之家”的用心。老人崔来娣带着小孙子前来玩耍,到达儿童之家后,老人坐到二楼另一侧休息区。“这里比较安全,环境好、有空调,不用我们一直看着小孩,我们自己也能休息休息。”老人说,“幸福之家”可以直接乘坐电梯直达二楼,免去了步行上楼的麻烦,对幼童十分友好。
裴昌良表示,“幸福之家”最初创设的意义,就是将各种公共服务综合到一起,为村民提供一个医疗、养护、娱乐为一体的场所。“立足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需求,通过资源整合、人员集聚、环境共赢,建立‘幸福之家’这样一个综合体,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让村民们体会到‘幸福之家’真的是他们另一个‘家’,是能够切实为他们谋福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