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镇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乡村垃圾分类从源头抓起
发布时间:2021-02-03 字体:【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霅溪村父老乡亲,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一大早,清运员丁连友就开着垃圾清运三轮车穿梭在霅溪村,车上的大喇叭声音响亮,循环播放着口号,不时有村民跑出家门投放垃圾。

在中国城市开始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霅溪村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两年来,村里下大力气实行垃圾分类,探索从源头分类到终端无害化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模式。现如今,每天做好垃圾分类,等着垃圾车上门清收,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

隆冬时节,沿着黄金垂柳、小金菊的夹道走进霅溪村,错落有致的老瓦屋中,除了绿树花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干净。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三个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箱,分为可腐烂类、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

“我们在县、镇两级党政班子的领导下,以党员为主选配了村、社两级指导员和分类服务专员,依托各村保洁人员建立了一支分拣员、指导员队伍,成为全村垃圾分类的先锋队。”霅溪村党总支书记郎镜良说起本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可谓如数家珍。霅溪村除了定时开展垃圾集中收集活动,制定了力度颇大的奖惩制度外,还开通了垃圾分类宣传小广播,通过定时播放垃圾分类小品、村规民约知识、垃圾分类歌曲等,让农村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在霅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季度都在村里健身广场组织村民学习分类四分法以及可回收物品打包后在村委会每周一回集中回收宣传,让广大村民都积极参与。

“村委班子准备好了投影仪、幻灯片、宣传折页、红色传单,从源头跟大家讲垃圾四分的原因和意义。把画有各类垃圾的卡片,请大家现场甄别试投。”霅溪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还给每家每户发放了宣传册、三种颜色的垃圾箱和垃圾袋,指导村民正确做好源头分类。

这样趣味性的现场授课指导,给村民们留下深刻印象,并有很强的参与感。一下子调动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大家兴趣满满。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四分法”,村委把全村村民划成十多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一个村干部任片长。片区下细分成小组,片长和组长分工合作,点对点查看指导分类工作。一年四季戴上手套,翻翻垃圾桶,成了村干部每周必做“功课”。

推行垃圾收集处置传方式,霅溪村树立自己改革观点,提出与诚信文明进行挂钩。不定期抽查村民家垃圾分类情况,并纳入“村民诚信指数”。人人争当“垃圾分类诚信户”已成为霅溪村民追求的新风尚。从而让村民们思想上有认识,行为上有共识。不仅培养了村民细分垃圾的生活习惯,也有了“诚信+垃圾分类”的“霅溪经验”。

在霅溪村的居民聚居点、党群服务中心,还可以看到垃圾分类优秀家庭“评一评、比一比”公示牌等设施。通过准确、及时地向村民公布全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情况以及各家各户创先争优的情况,有效地激发起了村民们参与环境保护,比一比、晒一晒成果的决心。

霅溪村每月都会召开垃圾分类保洁员例会,最近一次的奖励比惩罚多。可见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变强,保洁们拿到奖励,也标志着自己工作,越来越受到村民的认可。

“垃圾分类是件好事儿,现在都习惯了,一听见垃圾车的大喇叭声,就出来扔垃圾。”在村口溜达的70多岁村民余德有说,以前路边全是杂草、废瓶子、烂纸壳,现在大变样了,乡村跟城里没两样,出门心情都好。

霅溪村总人口4026人,辖44个自然村,1126户人家错落分布在40多个集中居民点,居住地分散无形中增加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范围和难度。但笔者在村里转一圈下来,只见到门前屋后整洁有序、满目绿意,乡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霅溪村已先后获得“湖州市生态村”、“湖州市魅力乡村”、“湖州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美丽乡村建设已步入成效 。

据介绍,下一步,在村里要培育垃圾分类优秀指导员,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建立相关激励和考核机制,奖励垃圾分得好的是模范村民。真正地把霅溪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做完美,最后成为霅溪村的乡规民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