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间,我们的产品已经更新到第八代,目前处于产业化阶段。” 走进浙江优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数十名工人正在有序组装着设备零部件。虽然注册公司不过短短一年半时间,郦仕云团队研发的组合式生产线智能输送单元(以下简称“U智送机”)已经正式迈向市场化,并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B类项目,填补了国内外细分市场的空白,引领制造业快速开展机器换人,促进了智慧工厂的发展。
创新出机遇 结缘“南太湖”
“科技研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余杭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副院长、智能制造研发中心负责人郦仕云多年来深耕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完成过多项自动化设备、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研发,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接过多项企业委托的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系统的开发项目。说起与“南太湖精英计划”结缘,他表示是源于一次企业间的项目合作。
2017年起,郦仕云团队与长兴博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项目合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团队发现博泰电子当时存在着生产效率不高、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多的典型问题。“车间加工过程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是仍需要人工上下料。”
于是,郦仕云开始思考,能否创新设计出一款机械设备,一步到位解决同工位间物料的转移、自动上下料、设备自动加工等操作,实现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加工——这便是“U智送机”的初步构想。
2019年,“U智送机”第一代样机问世,郦仕云团队和博泰电子持续深度合作,并不断改进设计、更新产品,到2020年4月已经更新到第四代。“解决了博泰的生产需求后,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产品未来是否可以解决其他企业的生产问题?这时候我就萌生了将项目注册成公司、进行公司化运作的想法,并以此形成了‘南太湖精英计划’的雏形。”
一次创新的想法带来全新的尝试,也迎来了新发展机遇。经过了解,郦仕云发现“南太湖精英计划”非常适合像他这样的初创型研发项目,且他恰好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这缘分就这样结下了。”
细分出市场 深耕垂直领域
在大部分人眼里,郦仕云的研究只是垂直细分领域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切口,但他知道,实际上这是对自动化通用机器人工作平台的建设。通过“搭积木”似的连接设备,只要企业拥有自己的加工机器人,就可以完成适配;此外,主控设备也与非标自动化设备不同,采用自主控制。
“只要是自动化加工设备且尺寸在允许范围内,仪器就能完成适配,而且无论产品工艺如何修改,都不会影响我们设备的使用,因为我们生产的设备只是提供了一种物流解决方案。”
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郦仕云敏锐地发现,单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如果他们能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将涉及自动化生产的内容全部囊括在产品范围内,市场将会开阔得多。于是,自去年开始,郦仕云团队开始研发自动上下料设备、自动搬运装箱等设备,作为“U智送机”的配套搬运单元。“U智送机和配套的智能搬运单元”可主从控制,实现托盘与加工、检测设备之间的自动上、下料功能。生产时,还可根据托盘上产品的目标需求和车间设备的加工状态,结合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模块,实现最优调度。
当前,“U智送机”已经更新至第八代,配套的智能搬运单元也在稳步开发中,使用设备可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60%以上、人员配备降低40%左右,预计今年产值可达600万元,明年达2500万元以上。作为一家初创型企业,优智物联是当之无愧的“高起步”。
钻研出成果 永葆学者气质
从一次项目合作出发,到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再到面向市场全面推广,郦仕云凭借的就是一股潜心钻研的学者精神。“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每次走在企业里,员工们总习惯叫我‘郦老师’,说我身上有股书卷气。”郦仕云说,做了几十年老师,“学者”几乎成为了一种标签。但对他而言,“学者”更是一种无二的气质。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日常做事,学者讲究的就是“专”,即专心专注、专业专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我的专业领域,也是我业余兴趣爱好所在,这是一个需要深挖的专业,也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专业,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往里钻才能出成绩。”
简单举例,不少人能发现问题,但只有小部分人能更进一步去解决问题,至于将解决问题到形成一个行业新范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正通过建立智能工厂,加快迈向产业中高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是形成一个自动化智慧车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选择了既定专业和研究领域,就要初心不改、忠心不变、重心不移。郦仕云也将在长兴这片创新沃土之上,与优智物联一起成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