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长兴
当前位置:首页
共享电动助力车来了!
发布时间:2019-10-31 字体:【

与公共自行车融合发展 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共享电动助力车来了!

记者 郭威


    在长兴城区,公共自行车棚红色区域内,一辆辆红黑相间的共享电动助力车整齐停放,不时有路过的行人停下,好奇打量,也有市民已体验过骑车的快感。“速度不快,骑行很平稳,主要是方便。”刚“尝过鲜”的市民杨晓桉是城区某公司的出纳,平时经常要奔走于各大银行之间,想开车却苦于停车不便,骑公共自行车又太耗时费力,共享电助车成了她的“心头好”,“因为是电助车,和平常的电动车是不一样的,需要先脚踩3圈,再轻拧手把才能骑行。”
    这些车是从哪儿来的?又是如何运行的?记者多方了解后得知,这些共享电助车是一家名叫 “小品出行”的公司投放的,由政府提供停车场地和部分技术支持,由该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第一批500辆共享电助车目前已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记者发现,这次共享电助车进城,政府并非简单引入,而是在此前升级公共自行车时,就做好了长远打算,创新推出共享电助车和公共自行车融合发展的思路。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主任孙启平介绍:“一个是场地。我们之前就在有棚的公共自行车区域旁预留了共享电助车区域,整个区域共有红绿黄三色,红色区域专门用来停放共享电助车,绿黄两色专门用来停放两种公共自行车。另一个是定点停放。此前,不少城市出现共享电助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我们想在第一次引入时就规避这些问题,因此将升级后的公共自行车的优点延伸到了共享电助车上,采用无桩定点停放的方式,给这批共享电助车定制了感应撑脚。”不光有固定区域停车,由于有了感应撑脚,所有的电助车保持头尾一致,显得井然有序。
    共享电助车省力方便,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特别是往返一定距离的两个地点之间时,共享电助车更有优势。但在引入共享电助车时,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早在2017年,政府便开始与各家共享电助车公司接触,优中选优,这家公司也是政府再三考量才允许其试运行一年。“首先是车辆的标准,政府要求我们各项性能指标均需严格按照新国标设计生产,车速控制在20~25公里/小时,每辆车都需登记上牌。”“小品出行”公司负责人杜艺峰告诉记者,目前投放的所有共享电助车均为“有证一族”。“其次是要求我们给每辆车配备安全头盔,并在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为骑行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这些共享电助车还有专门的充电工厂,建设有集中充电、分区存放场所,由专人专业管理,并严格落实电池充电和存放分区隔离的规定,降低充电、存放、运输、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共享电助车监管账号和银行管理账户,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可实时监控运行情况,确保用户押金安全、车辆运行可靠。”孙启平补充道。
    据悉,共享电助车试运行以来,系统注册用户已达3752人,骑行用户计2618人,骑行单数3447单,人均骑行1.3次。这样一种以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以“少花钱办好事”的宗旨探索出的“两车”融合模式,是颇具前瞻性的创新做法。“目前试运行阶段共投放500辆,仅分布在原先67个有棚的公共自行车停放区,若反响良好,会考虑增加点位、增加投放量。”孙启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