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李家巷镇妇联加快实施群团改革项目
发布时间:2018-04-11 字体:【

2018年,李家巷妇联紧紧围绕我镇群团改革总体思路,以区域化妇联组织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凝聚巾帼力量,助力垃圾分类”为重点工作,以全域家庭素质提升为工作目标,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注妇儿维权保障、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多方面出发,全力实施“区域化妇建格局、项目化公益服务、社会化协同机制、特色化活动载体”的“四化”改革。

一、积极实施基层妇联组织结对共建

2018年一季度,主要实现7个村级妇联(会改联单位)分别与两个企事业单位妇妇联、女工委或两新企业妇联结对,每组结对由一名镇级妇联执委联系,并出台了实施方案与工作制度。主要如下:一是要求每组结对单位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活动,每次活动前制定活动方案,报送镇妇联,每季度报送活动台账资料;二是要求由联系执委牵头,每年至少召开1次妇女工作交流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并制定下阶段结对活动安排;三是结对单位妇联每年与村级妇联共帮本村困难妇女儿童不少于3人,开展慰问活动不少于1次;四是每年村级妇联须为结对的两新企业妇联解决关于妇女儿童方面的难题至少3个。五是村级妇联与结对单位共同制定带动发展1个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特色项目,打造“一村一品”(有条件的村可以申请,不对每个村作要求)。

一季度以来,结合“元宵节”、“三八节”、“植树节”以及妇女维权、垃圾分类、平安家庭、“两禁”等宣传,各村妇联与结对单位积极谋划合作途径与方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合活动,一季度以来共计开展活动18次。青草坞村、刘家渡村上报年度妇女儿童创新项目各1个。通过一季度的结对共建工作,为区域化妇建打开了新局面,有效整合了各级妇联组织的资源与力量,大大提高了妇女儿童服务的覆盖面,扩大了妇联工作的影响力,加强了妇联与妇女群众联系的紧密度。

二、巩固提升“妇女之家”阵地建设

以建设“1+1+2+N”为总体思路,即“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条104国道党建(妇建)示范带、两个妇儿活动中心(镇级“妇女之家”与小学“一家亲乐园”),以及米索家居、旗滨玻璃、长兴丝绸等N个妇建示范点。

目前,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已完成方案设计,进入土建施工阶段。镇级“妇女之家”已完成墙面布局设计,下一步修改并进上墙。在村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设立妇联办事窗口,标准化改造并提升村级“妇女之家”品质。在青草坞村文化大礼堂设计方案中融合妇联元素。

三、发展壮大妇女儿童民生项目承接载体

改变过去妇联送服务、送关爱的陈旧方式,通过服务项目化、社会化、专业化,探索社工+专家+巾帼志愿者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同时有公益资金作为项目实施保障,增加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连贯性、科学性。

一是要做好已申请公益微创投项目的收尾工作及项目后续延伸工作。以镇妇联副主席李梅为项目负责人,以学校老师、李家巷村巾帼志愿者及社工、教育专家为团队的“石城青葵园”女性社会组织成功入驻县社会服务中心,申请的“小候鸟”项目于“三八”节成功完成了汇报展示,在新居民家庭中反响较好。

二是村级妇儿服务工程逐步实现项目化。加强妇女小组的特色化建设,每个村级妇联至少保证1个长期活跃妇女工作微信群与3个功能小组微信群。为了促进接对共建单位的合作机会,有条件的村级妇联与结对单位共同申报并实施一个本年度妇女儿童创新项目,目前刘家渡村、青草坞村分别申报了扶贫帮困、垃圾分类两个项目,资金以结对共建单位1:1配套为主,镇级妇联给予一定奖励补助。通过结对单位的资源、人力与资金注入,逐步解决妇联“缺人员”、“缺经费”、“缺场所”的问题。

四、全员投身“助力垃圾分类”重点工作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深化全科网格化层级式管理,构建“全域覆盖、全员下沉、全网联动”的工作模式,妇联以此做好结合文章。以片区、自然村、承包组等为单位组建网格型妇女小组,将村级妇联干部分片包干,同时,为了发挥“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1位村级妇联执委+1名“最美家庭”妇女代表或1名“十星级文明户”妇女代表+2-3名妇女小组长,联系一个片区妇女群众的联系制度,带领片区内妇女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剿劣治水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反馈妇女群众各类诉求。每个网格每天上午、下午各开展一次常规垃圾分类宣传、检查活动,每周二、四“固定下村日”开展2次集中活动,并做好相应检查记录与台账资料。2018年一季度,共参与巾帼志愿者500多人次,服务妇女群众1800多人次,开展垃圾分类培训10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