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和平镇最美家庭故事: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便民桥村柳霞家庭
发布时间:2016-12-31 字体:【

  柳霞,30周岁(1986年11月),长兴县和平镇便民桥村后村自然村人,目前与丈夫在和平和西街开早餐店——明霞生煎。

  提起柳霞一家,远近村民无不竖起拇指,说一声“好人家”,“好人家”好在哪里呢?老人们说她们一家孝老爱亲,对自家和街坊四邻的老人没得说,还经常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们,把他们当成自己家人一样呵护。孩子们说柳阿姨一家常年做公益慈善,帮助过很多家庭困难的孩子,花钱花时间陪伴他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同龄人说这家人从不张扬,总是默默做许多事情,时常能看到他们志愿服务的身影,柳霞本人更是在2014年签订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书》,主动提出无偿捐献身体器官,很多人都觉得她疯了,这样的举动恐怕在全县都没几个人。柳霞本人却说自己的一切决定都来源于家庭的无条件无私支持,自己能力有限,做一点有正能量的小事也算对社会的回馈。

  在这家人看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是融在血液里的家族家风传承,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柳霞本人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初中时便辍学了,这件事成为她一生的遗憾,说起做慈善的最初动因,她说:“我不忍心看到好学上进的孩子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辍学,虽然自己开早餐店日子并不富裕,但只要我能劳动的一天,一定要帮到这样的孩子,帮他们有机会改变命运”。当然,做慈善并不仅仅是捐钱捐物那么简单,在柳霞一家帮助过的孩子们中,不乏有因家庭原因造成的性格孤僻,冷漠,易怒,抵触他人等不良行为,柳霞总是想各种办法来纠正这些孩子的心理行为,为此,她加入了湖州“爱心飞扬”公益社会团和长兴“春蚕公益”,经常带着孩子们来参加公益活动,在做善事,结善缘,识善人的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善这些孩子的行为方式。也许她没有过多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她用自己无私的爱让这些孩子变得更加善良平和。

  除了孩子,敬老院的老人们也是柳霞一家的牵挂,尤其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宁可早点关店,也要提前准备好各种食材,大盆小包带过去,为老人家们做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就发动亲戚朋友全赶过去帮忙。“最累的是包饺子,提前准备敬老院数百人的食材,然后老公或朋友帮忙用电瓶车或私家车送去,半天擀皮1000多张,再包起来,胳膊酸麻甚至有时手掌起水泡,但看到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老人们吃起来开心的像孩子一样,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他们幸福满足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柳霞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别人,善言善行虽小,只要日积月累,持续做下去,就会影响带动周围一大群人,会改变整个社会环境”。

     多年来,柳霞一家默默行善,相互扶持,早已形成牢固的默契,他们总能知道对方所思所想,老公会贴心的对柳霞讲“你资助的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孩子,不管多难,我们一起扛”,公公婆婆也积极参与并支持着这一对年青人的善举,稳定着整个大家庭的“后方”,正是好心,好话,好事,好人的流转延续成就了这一“最美家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