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兴县煤山镇新槐村提起郝泉根、许水娥一家,几乎没有人不知晓。人们敬重这对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夫妻,培养三个儿子全部考上了重点大学,个个事业有成;人们羡慕这个家庭,亲情浓郁,融洽和睦。全家11口人有3人从军,4名党员。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关心爱护子女,子女尊重孝敬父母,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最美家庭。
一、目光远大,注重孩子教育培养
郝泉根、许水娥夫妇从小都非常喜欢读书,成绩也很好,但因为那时家里太穷无力负担,不得不中途辍学,他们不愿意自己童年的不幸再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虽然当时家境依然贫寒,但他们发誓:“只要孩子愿意读,即便卖房子,也要让孩子读书”。为了孩子教育,每天做工回来,母亲承担了所有家务,由父亲专心辅导孩子功课。郝泉根在煤矿上班,哪怕在矿井下做工再苦再累,回家仍坚持辅导孩子,从不懈怠。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他的“读书经”中完成的。为了教育好孩子,他坚持读书、看报,甚至学习孩子们的课本。大儿子郝建强二年级因手臂扭伤引起败血症休学近一学期,学校要他留级,郝泉根坚决不同意,硬是靠他自己把儿子的功课补上了,还使他成为班里的学习尖子。在当地学校,郝家三个儿子读书用功、成绩好是出了名,很多教过他们的老师都会举他们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儿子都先后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儿子郝建强考取了解放军理工大学,二儿子郝建忠考取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三儿子郝建国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全家人在学业上不断有新的追求。郝建强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了研究生;郝建忠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也考取了研究生;郝建国获得电力工程师资格后,又靠自学获得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受家庭影响,已在军校任教的大媳妇又攻读了研究生。在医院工作的二媳妇、三媳妇也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先后获得大专文凭,二媳妇完成大专学习后,又参加了本科自考。二个孙子、一个孙女在学校也都是全优学生。
二、以身作则,互敬互爱珍惜亲情
郝泉根、许水娥夫妇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处理家庭事务时,互相通气,共同商量,求大同,存小异。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许水娥还非常注重处理好婆媳关系,她对三个儿媳就像亲生女儿一样关心体贴,儿媳怀孕时,她经常问寒问暖,并早早地为她们准备好了婴儿用品;儿媳生产后,她不辞辛劳,细心照料。她善于沟通,婆媳间总有说不完的话,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当儿子们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家里时,为支持他们工作,老俩口都会主动去帮忙。儿子、媳妇们对父母也非常孝顺和敬重。住在父母身边的三儿子和三媳妇,照料老人日常生活无微不至。小俩口一个在杭州工作、一个在人民医院工作,不仅工作忙,还都要值夜班。有时老人身体不好,小俩口经常下了夜班顾不上休息,就忙着照顾老人,很辛苦,却毫无怨言。居住在南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两家也始终心系父母,经常问寒问暖。几年前,三个儿子还专门为父母建造了二层小楼,让已过惯农村生活的老人颐养天年。
在这个家庭中,大儿子是一个特别顾家的人,从小就有孝子的美名,大学毕业后,自己为数不多的一点工资几乎都贴给了家里和两个还在读书的弟弟。即使他成家后,夫妻俩还照样在经济上扶持刚刚踏入社会的弟弟。有大哥、大嫂作榜样,兄弟、妯娌之间也互帮互爱,从来没有红过脸,更不用说争什么你多我少了。
三、勤奋工作,热爱祖国回报社会
郝泉根在村里工作时,就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到煤矿工作后,曾担任采煤队队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现已退休。许水娥是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年青时就以能吃苦、积极肯干出名,二十多岁就当了村妇女主任,参加工作35年先后一直是村、支两委会班子成员,分管妇、文、卫、计生工作,经常被县、乡树为先进典型,还多次被县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湖州市妇女代表和湖州市好母亲荣誉称号,先后数次当选县、乡人大代表和党代表。她是个热心人,经常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纠纷,在村里和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2005年上半年,由于自己感到年龄偏大,为了村里今后工作着想,她主动辞职给年青人腾位子,体现了一名老党员的高尚情操。
四、邻里和睦,乐于助人感化乡亲
现在这社会,邻里关系都存在不相识少往来,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状,人与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可是在许水娥、郝泉根家庭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哪家有个大事小事,都有他们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用一腔热情为他人解决实际的困难。特别是在许水娥退休在家时期,她家后面周国平夫妇平时家务比较忙,还要带孙女,有时候真是饭都搞不到吃的,看到这情形就主动的天天上门帮着带小孩,还顺带着帮周家做做家务,一直到孩子上幼儿园。邻居阿丽家是开饭店的,许水娥夫妇总是每天很早就去帮忙择菜、洗菜等等,从来不收一分钱,他们总说反正在家也是闲着,阿丽做点小生意也挺辛苦的,帮忙做做反而身体还好些呢。许水娥家庭不仅和周围邻里相处融洽,互相帮助,还很热心公益事业,每次看到有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哪怕是根本不相识的,他们也总是带头拿出一百、两百的捐献给人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邻里乡亲对许水娥一家有说不完的佳话和赞不完的美誉,都为有这样的乡邻感到幸运和愉悦。
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夫妻俩始终坚持教育孩子爱党爱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孩子们考大学时,夫妻俩积极鼓励孩子们报考军校,参军入伍,保卫祖国。他们把大儿子送进了陆军军事学院,把二儿子送进了空军军事学院。本想再把三儿子送军海军军事学院,但由于三儿子眼睛近视未能如愿。儿子们没有让父母失望,大儿子军校毕业后在校任教,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正团职教员、副教授,先后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员,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奖和教育成果奖。二儿子参军后在飞行学院学习飞行,后转行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去年底已转业到地方工作。转业前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团职双拥办公室主任,为促进华东五省一市空军部队双拥工作做出了贡献。他热心公益事业,曾参与98抗洪组织工作和灾区希望小学援建工作,先后10次献血共计2400毫升,被军委空军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三儿子以前是长广电厂的中层干部,参与了电厂二期工程筹建和多项技术改造,是电厂的技术骨干,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往杭州。三个媳妇巾帼不让须眉,也都是各自岗位上的业务能手。
正如郝泉根、许水娥夫妇给三个儿子取名强、忠、国所期望的那样,这个最美家庭,永远忠于祖国,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